网上看河南:珍视文化遗产 海南应向河南学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12:39 海南新闻网 | ||||||||
近日参加第四届“网上看河南”采风活动,笔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当地政府对河南悠久历史文化的不遗余力的推介,和河南人对于他们被称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故乡的深厚热爱与自豪。 河南省委宣传部给记者们准备的每份材料,无一不优先推荐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存,然后才到风景区,资源,特产和特色工业。在河南省博物院参观时,记者得知司母戊大方鼎
事实上,整个河南省博物院都是为了保护另外一件无价之宝——“莲鹤方壶”而修建的。当笔者在虢国博物馆参观时,工作人员指着洛阳铲神色黯然地说,就是这样一个铲子,不知道挖走了多少河南的文物,脸上一片惋惜之情。而在老子写下《道德经》的函古关,考古学家从一个土堆旁边发现并挖掘走了两立方米的战国时期的箭矢。河南人就在挖掘点上盖了一个小屋子,把这里保护起来,尽管里面可能只剩下了一堆黄土。许多河南人都说,在河南,最漂亮的就是博物馆了。 一个有信念的族群,永远都是值得尊敬的。就算他们遇到何种的困境,但是只要坚定不屈地守卫着自己的文化和信念,他们就永远有所骄傲,有所希望。 相对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河南,海南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多的亮点。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漠视自己历史文化的理由。被外人戏称为“文化沙漠”,并不单单因为海南在汉武帝的时候才并入中国版图,也不单单因为海南自古以来就是蛮荒之地、流放之所,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海南人对自己遗存的漠视。 三亚市的落笔洞遗址是目前已知的海南岛最早的一处石器时代洞穴遗存,也是我国石器时代遗址分布最南端的年代比较明确、时间最早的一处史前文化洞穴遗存。这样一个记载了一万年前海南远古人类在亘古蛮荒时代与自然相依相搏的遗址,一处具有奇特自然景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区,却屡屡遭到破坏。据媒体报道:“落笔洞洞口当年文化部门设立的文物保护标志牌,落笔洞内铁栏杆和圈围20亩保护区的铁丝已经荡然无存。洞内满地都是塑料袋、香烛包装袋、烟头、食品包装盒、残留的香烛等垃圾。洞内四周石灰岩壁上的有些地方也被人为的凿掉,破坏了原貌。而在离落笔洞不远的一块石头上被红漆胡乱喷着“落笔洞”、“谢××在此××”并署着“2004.12.30”的字样,这与附近古树参天、鸟鸣山幽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破坏了落笔洞的和谐美。” 笔者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事。在海瑞曾经做过官的浙江淳安县,有一座海瑞庙。60年代当地要修建大坝,会淹没这座庙。当地居民不愿看到海瑞庙被淹没在水下,就筹资把庙宇迁到了山上。海南一单位集体去浙江旅游时,经过了山脚下。当地导游力劝大家登山参观一下海瑞庙,并表示“因为他曾经造福过淳安老百姓”。而一车的海瑞同乡,大多数无动于衷。 海瑞墓,多少年来一直冷冷清清,而同为“海南双壁”的丘浚,更是被人们几乎彻底遗忘了。大部分本地人连他的墓在哪里都不知道。 如果我们连同祖先仅有的馈赠都不能好好保护并发掘其文化的内涵,如何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我们把目光盯紧了海南瓜菜,盯紧了十大工程,盯紧了周围广阔的海洋,盯紧了休闲旅游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够把目光投向我们祖先的痕迹,投向他们曾经创造的文化和精神?毛泽东所说:“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同样,我们可以忘记一切,但是不能忘记我们的文化。忘记我们的文化,就是忘记我们自己。记者 张睿轶 相关专题:第四届“网上看河南”采风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