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三联生活周刊专题 > 正文

三联生活周刊:自由贸易时代的中欧纺织品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14:01 三联生活周刊

  无论在布鲁塞尔的街头集市还是服装商场,“MADE IN CHINA”的标签都随处可见,而这些十几欧元一件的服装成了很多普通欧洲人的选择。谈及欧盟对中国纺织品的“特别保护”,这些欧洲人并没表示出太多的拥护和好感,对消费者而言,他们显然更关心今后是否还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中国服装。

  “我们对消费者们的情绪非常了解,即使不做调查也能知道他们的反应。但是消费
者关心的只是自身利益,而不会关心整个欧洲的纺织行业,行业里的生产商以及失业状况。而我们代表的是整个欧盟,更为关心的是成员国和生产商的利益。”对于欧洲消费者们的情绪,欧盟的一位高级官员对记者表示。

  除了这些远在海外的消费者,在欧美“特保”大棒下直接受伤的当然是国内的纺织企业,江浙、重庆等很多地区的纺织企业已经出现产品积压,织布机一台台停机,工人开始轮休甚至下岗。

  在中欧这块土地上,纺织品贸易争端已经开始对很多普通人产生负面影响,当然,得益者也是显而易见。

  步步紧逼

  今年4月24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布鲁塞尔宣布,他要求欧盟委员会授权其对中国进口的九类纺织品发起“特别保护”调查,其理由是今年第一季度欧盟从中国进口的部分纺织品出现了“大幅度上升”,其中有九类纺织品的进口额均进入欧盟针对中国纺织服装进口的“特保”措施中规定的“预警区”。这九类纺织品是指T恤衫、套衫、男裤、外套、袜子、女外套、胸罩以及亚麻织物等。

  5月17日,曼德尔森以今年第一季度欧盟从中国进口的T恤和麻纱增长过快(欧盟的统计数据显示,和去年同期相比,前四个月来自中国的T恤进口量增长了187%,亚麻增长了56%),且以扰乱欧盟市场为由,建议欧盟授权其与中国方面进行正式磋商。按照有关规定,如果磋商未果,欧盟会对这两类纺织品实施“紧急特保”措施,将其今年进口量的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与美国立即启动“特保”程序不同,欧盟对于“特保”的启动显得相对谨慎。美国在5月13日对中国三类服装重新设限之后,在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声中,5月18日再次对中国4类纺织品启动“特保”,相比之下,欧盟的进程则显得“温和”许多。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在纺织品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很有可能和人民币汇率改革相关,而欧盟之所以在“特保”问题上显得相对“温和”,除了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一贯奉行的自由贸易政策、中欧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都是个中因素。

  “我们和中国是朋友,而不是对手,我们都不想打败对方,更不想挑起一场贸易战。”在布鲁塞尔,不止一位欧盟官员向记者作出类似表述。

  面对欧美的“特保”威胁,中国也作出了积极回应。5月20日,国务院宣布自2005年6月1日起对74种纺织品提高出口关税税率,多数纺织品的税率提高幅度超过4倍。消息一出,沪深股市上的纺织品公司股价均大幅下挫,并导致上证指数创下6年来的新低。然而,对于中国主动调整关税的措施,欧盟的贸易官员并不认同,“调整关税是一项具有不确定性的措施,其效果微不足道,提高很大的关税才可能起到一点作用。我们向中国清楚表明,只有控制出口数量才是惟一措施。对于条款中规定的7.5%的增幅,我们可以对此做大幅度的让步。中国政府从原则上接受了限量的要求,但是如何执行是一个问题,目前双方就是卡在了这里”。

  5月24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抵达布鲁塞尔,和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为首的欧盟代表团谈判,开始了双方的“非正式磋商”。操一口流利法语的高虎城受到欧盟的欢迎,美联社对此报道说,“曼德尔森用一杯绿茶招待高虎城,试图顺利解决中欧纺织品争端”。

  由于双方的会谈具有“建设性”,欧盟将非正式磋商的时间延长至5月31日,如果双方能够达成解决的办法,欧盟将不会启动“紧急特保”,否则,将启动WTO框架下的“正式磋商”。

  “特保”有理?

  欧美对中国纺织品挥舞“特保”大棒,其依据来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签订的《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条。该条款规定:“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2008年12月31日,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一旦给进口成员造成威胁并形成市场扰乱,该成员可以提出磋商请求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在收到磋商请求后,中国应主动控制相关产品的出口数量,保证年增长率不超过7.5%,如磋商不能达成一致,则上述限制应继续,但实施期不得超过一年。”

  虽然欧盟的“特保”有242条这样的合法依据,但是反对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

  “特保”启动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证明中国纺织品在进口国造成市场扰乱,并威胁阻碍这些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规定,欧盟官员在和记者交流时也承认242条的有些规定显得含混不清。正因为如此,欧盟在正式启动特保之前需要一个调查期,以证明中国的纺织品给欧盟市场造成了威胁并形成市场扰乱。

  欧盟目前的统计来自一季度的海关数据,而该数据来自10年配额期突然取消之后的特殊时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证明中国纺织品的威胁显然需要大打折扣。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曾表示,今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是由扭曲贸易的配额体制向自由贸易回归时出现的必然现象,与自由贸易情况下的激增是不一样的。前三个月出现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国家未能在过去10年根据WTO纺织品与服装协定,逐步放开市场,把70%的配额保留到最后一刻,同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增长也被夸大了。

  对于欧洲人耿耿于怀的T恤和亚麻,事实上,我国每年也从欧盟进口亚麻纤维,金额大概在2亿美元左右,而每年出口到欧盟的亚麻纱不到2000万美元,欧盟对于亚麻进口增长过快的理由也并不充分。

  反对的声音不仅来自中国,欧盟内部对于“特保”也分歧严重。

  按照WTO的《纺织品与服装协定》,WTO成员自1995年1月1日起,在10年过渡期内分4个阶段取消进口配额限制,也即意味着今年1月1日起,纺织品的配额制寿终正寝。对于欧洲纺织企业,10年过渡期也即10年保护期和10年产业结构调整期。在此10年中,有些欧洲国家如德国、瑞典做了很好的调整,在纺织品高端市场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力。但是有些国家并没有利用此时进行很好的调整,比如法国、波兰等国。对于那些已经做过结构调整的国家,当初进行调整时,已经付出了一次改革成本,如果这次面对“特保”,对于进口商和消费者而言,再次付出成本,对这些国家并不公平。

  纺织品问题是否被夸大?

  “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中国和欧盟的纺织品问题如此频繁出现在报纸的头条”,一位欧盟官员告诉记者。的确如这位官员所说,在曼德尔森和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谈判的前后几天,《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国际先驱导报》等主流媒体的头版都出现了中国纺织品的大幅报道。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欧的纺织品贸易之争有夸大之嫌。2004年,中欧纺织品贸易额为125亿美元,仅占双边贸易的7.1%,今年一季度经过所谓的贸易额激增,也仅为40亿美元,占双边贸易的8.6%。对于一项在双边贸易中分量不足10%的行业,欧洲对此似乎给予了过度的关注。

  在一定程度上,纺织品问题甚至被政治化了。在欧盟25个成员国之中,法国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在此次中国纺织品问题上,法国也是“特保”最积极的推动者,对欧盟以及奉行自由贸易的曼德尔森施加了极大的压力。

  法国国内近年来失业率居高不下,高达10%,对于受到失业率困扰的法国,中国的纺织品“入侵”是一个很好的转移压力的借口。对于欧盟而言,在全欧洲共同关注的欧盟宪法进程中,法国的投票尤为关键。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已经相继投票通过欧盟宪法,而法国的全民公决形势极为微妙,调查显示多数法国人反对欧盟宪法,如果欧盟能够在纺织品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无疑将增强法国人对欧盟的信心和依赖。在此意义上,中国纺织品的命运甚至和法国的全民公投息息相关。记者◎谢九(发自布鲁塞尔)

  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

    声明:本稿件为《三联生活周刊》独家提供新浪网,如需转载请与《三联生活周刊》或新浪网联系。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