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三联生活周刊专题 > 正文

两岸关系中的人与事:蒋经国的旷世之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20:49 三联生活周刊

  两岸关系:机会与曙光

  人民大会堂。当胡锦涛将手伸向从海峡对岸过来的连战与宋楚瑜,即使最克制的描述也是,“在过去这一个月来,真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大变化”(宋楚瑜)。

  将两岸民众情绪一波一波带向高潮的这一连串事件,从中国大陆民众的角度观察,始
自今年1月29日国航那架CA1087号波音737型飞机。“相隔56年,大陆民航首次依正常途径往返台湾”。海峡两岸包机直航的新闻景深,媒体聚焦的是蒋孝严。2002年,当时仍名为章孝严(中国台商协会理事长)的他提出次年春节期间“直航包机”,结果促成了2003年台湾航空业者单飞和单向载客。“这是一小步”,它促进了今年的“双方对飞,双向载客”;这仍然是一小步,台商陈启安说,“希望将来能将包机扩展至清明节、中秋节……”媒体的疑问——《人民日报》说,“包机落幕,‘三通’还有多远?”

  对于中国大陆航空公司,经济的动力至少不是此次“包机直飞”惟一的因素。国航宣布将包机的全部收入捐献给今后致力两岸交流的有关各方,而海航则将把首航往返航班及空中义卖的收入,捐献给台湾慈济基金会的骨髓干细胞中心。今年1月15日,大陆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副理事长浦照洲与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乐大信,在澳门凯悦酒店宣布春节包机直飞时,他俩的身份定位被广泛忽视了。仍是《人民日报》给予了解释,“为了避免两岸政治分歧干扰协商,大陆方面提出由民间业者就春节包机有关技术性、业务性安排直接沟通,达成共识,做出安排,各自执行。”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朱磊撰文披露,“谈判并未签署任何文件,仅写下一纸共识备忘录”。

  “包机直飞事件”更具价值的新闻景深被忽视的结果,当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3月28日抵达大陆访问时,路透社甚至报道说,“(这是一次)历史性访问”。对比这样有足够强度的用词,国民党新闻发言人张荣恭在接受本刊记者长途电话采访时,给出的是界定清晰却出乎意料的描述,“关键的是他(江丙坤)亲耳听到了贾庆林主席‘我们欢迎并邀请连战主席访问大陆’。”江丙坤返台不足一月,就有了宋楚瑜的感叹,“天翻地覆的大变化”。“这一趟来得并不容易”,连战在他与胡锦涛会见的答谢辞里,除了感叹还有感慨,“所以我说,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支持连战这份感慨是,除了大陆巨变现实,还有一层因素,连战在北大的演讲中说道,“周日我们出来之前有一个民调,66%的人认同支持两岸和谐对话”。

  被中央电视台称为最早建议连战访问大陆的赵怡博士——这位台湾东森文化基金会的董事长在长途电话那端告诉记者,“2001、2002年我们就建议连战去到大陆访问”,可是涉及到是否真正决断大陆之行时,台湾的政治现实,“如果你要去(大陆),民进党就会指责你‘卖台’。”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曹景行向记者解释说,“卖台,(这就是)台湾的‘红帽子’。”有意思的是,连战访问大陆回台,即使有相对广泛的民调支持,同样被李登辉戴上了“卖党求荣”的“红帽子”,连战“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回应说,“我卖的是水果,卖的是风景,卖的是旅游。”

  在曹景行的观察里,“红帽子”不再那么可怕,开始于去年年底,“真正的变化就在这半年时间里”——其基础性事件是台湾“立委”选举。此次选举,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泛蓝阵营的“立委”席位已超过半数——这一结果使陈水扁辞去民进党主席一职。新华社引用台湾政治大学中山研究所教授邵宗海的分析,“这次选举可能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人民对陈水扁与民进党一连串追求‘台湾正名’与‘去中国化’的措施的反弹与否定。”

  基于这样一种判断,曹景行分析说,“自李登辉开始‘台独’方向,现在民意或许开始回落”。佐证这一观察的另一层事实是,“台独”反对《反分裂国家法》而发动的“3·26”大游行,号称100万人游行,结果,台北市政府“新闻处长”游梓翔向媒体坦陈,“只有27.5万人参加”。这其中,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盛治仁还分析说,“民进党通过公权力动员了3800辆旅行巴士,组织20多万人”。与此次游行对应的事实,甚至被专业人士认为更具“事件”价值的是台湾奇美集团创办人许文龙,选择这一天发表了他的退休感言。这位与李登辉、陈水扁关系密切台湾重量级人物称:最近胡锦涛主席的讲话和《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我们都很关注。我觉得这个讲话和法律,我们心里踏实了许多,因为敢到大陆投资,就是我们不搞“台独”,因为不搞“台独”,所以奇美在大陆的发展就一定会更加兴旺。稍后,台塑董事长王永庆向媒体表示,他相信许文龙“说的是真心话”。

  在民意开始变化的这层现实里,来观察连战与宋楚瑜访问大陆,曹景行说,“或许能真正发现有价值的事实”。在北大演讲结束后回答听众的提问时,连战引用了西方的一句话,“你不能加快、加速历史的脚步,历史的脚步方向往往不是真正以个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在提供这一说法的同时,连战解释自己,“因为我看到历史的一个潮流,我很高兴在历史转移的时刻,我已经搭上了这一班的巴士(北京之行)”,“整个的历史过程,方向只要掌握住,一步一步走,我们大家成功在望”。——这一系列说法,要回答问题是,“请您预计一下50年后的历史教科书上将会如何评价您这次北京之行?”

  台湾民意是否真正开始变化?原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唐树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还需有一段观察的时间”。有意思的是,“九二共识”时他的谈判对手、原海基会秘书长邱进益向记者表示,连战与宋楚瑜访问大陆的效应,“今年秋天便会显现”。唐树备观察“真正的政治家”,“是能够抓住机会并改变格局的人”。

  很难说连战与宋楚瑜访问大陆不是一个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连战离开大陆前夕,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委托,中台办、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在上海宣布,“扩大开放台湾水果准入并对其中十余种实行零关税”,同时,陈还宣布,“大陆同胞向台湾同胞赠送一对象征和平团结友爱的大熊猫,大陆有关方面将于近期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连战在大陆访问时曾解释说,农业对整个我们的GDP贡献不到3%,但从另一方面,台湾农业人口还有几百万人——按台湾“行政院”的统计数据(2003年),目前农业总产值只占台湾GDP的1.8%,而农户有78.7万户,农业人口574万人。“他们是真正的弱势人群”,赵怡解释说。台湾农产品能进入大陆市场,对台湾的农业人口来说,当然“是个重大的好消息”。台湾省农会理事长古源俊这样告诉新华社记者。关心台湾农民利益,这是一方面——邱进益向记者解释台湾社会的结构,台南以农业为主体,农会的势力强大,“当然是各种选举里的票源基础”,当他们体会到中国大陆的善意,无论行政当局是否接受,“今年秋天台湾的县市长选举,其效应就会反映出来”——民意会被善意重新塑造。相对于显得弱势的农民与农业,经济专才出身的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描述的台湾经济,“年消费对台湾经济的贡献,占GDP六成以上,只要消费增长1%,对GDP就有0.6%的贡献。如因此带来观光、特别是大陆游客来台,会带动更多消费”。最新出版的《2003~200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提供的数据称,“2004年上半年到台旅游者累计为139.37万人”。赵怡说他去西安,“一座城市一年就有1000多万游客,如果能有300~500万到台湾,会是什么样子?”对比香港,2003年内地市场“个人游”实施后,2004年1~5月,内地去香港的游客再创新高,达480万人,超过访港旅客总数50%以上。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开放能够真正实施,“影响的可不仅仅是旅游一个行业,能够带动交通、酒店、餐饮、纪念品……”邱进益说。

  比较“九二共识”的两位谈判对手,邱进益更乐意跟记者讨论具体的政治战术,而唐树备思考的是战略。对胡锦涛与连战、宋楚瑜之间跨越50多年时空的历史性握手,唐给出的思考与解释是中国在整个世界格局里战略选择与途径,而具体到双方达到的“体认”与“促进”,唐请记者注意的第一点是胡锦涛与宋楚瑜会谈新闻公报的第一条,“这是第一次完整地将‘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公告出来”。历史不是一个突然的结果,“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当“九二共识”成为此次历史性会见最为核心的用词时,邱进益对它的价值判断非常直接,“给了一个改善两岸的空间”。唐树备的答案是,“它是一个阶段性共识。或许这个阶段还很漫长。”从1949年海峡两岸对立开始,已经披露出来的史料表明,双方的接触,按前中共中央台办主任杨斯德的说法是,“两岸的根从未割断过”。从最早的张治中(大陆)与李次白(台湾),到后来的李宜山(台湾)、曹聚仁(大陆)、章士钊(大陆)……双方不仅维系着沟通的管道,还不断努力尝试达成一些共识,而这些,见证三代领导人对台决策过程的杨斯德说,“仅仅是公开了的”。

  自1949年始,通过长长的历史甬道,到达现在这个“天翻地覆的大变化”的时刻,对应台湾国语“愿景”一词,唐树备精心选择自己的用语,“曙光”——“可以说,我们现在看到了和平的曙光!”-主笔◎李鸿谷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

    声明:本稿件为《三联生活周刊》独家提供新浪网,如需转载请与《三联生活周刊》或新浪网联系。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