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全国网络媒体首次携手聚焦江苏教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10:27 中国网 | ||||||||
6月1日下午,由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互联网新闻中心共同主办的“全国网络媒体江苏教育网上行”专题采访报道的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国网、新华网、人民网等14家网络媒体记者近50人出席了仪式。6月2日开始,他们将前往南京、苏州、无锡、泰州、扬州等城市对江苏教育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成就进行为期6天的深入采访。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祭在启动仪式上介绍,近10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
启动仪式上,网络媒体代表江苏省互联网新闻中心常务副主任贾桂林、东方网采编中心总监高国营致辞。 江苏省互联网新闻中心常务副主任贾桂林 贾桂林说,近年来,网络新闻的独特魅力不断展现,成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越来越注重的新的传播方式。可以说互联网在教育界的普及和应用,是这一新兴事物影响全球文明进步的先导。在我国,网络传播专业在各高校的迅速扩展就是有力的证明。就中国江苏网来说,已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合作共建了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和网络传播教学基地,主办了“全国首届网络传播学年会”,可以说始终高度重视与学界的合作。因此,新闻网站把目光聚焦在教育事业上,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宣传了别人又推广了自己。 记者团代表,东方网采编中心总监高国营说,江苏省这次利用网络媒体,大规模的宣传本省的教育资源,教育成就,在国内还是第一次,相信这一前瞻性的举措,必将带来丰厚的回报。 据悉,参加此次采访活动的网络媒体还有中青网、光明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千龙网、东方网、北方网、浙江在线和中国江苏网。如此多的重量级网络媒体参与联合采访报道江苏教育,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武越明) 背景新闻:授人以渔 江苏教育立省从根本减小贫富差距 江苏省是中国最富庶的省份之一,连续多年生产总值居全国前列,居民存款余额达763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66.48亿元,均列全国第二位。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如何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均衡性,在这次江苏教育网上行活动性活动的开幕仪式上,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祭彦加明确表达出了教育立省的明确观点,就是对经济较落后地区和弱势人群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政策,这样不仅能根本性的帮助个别家庭摆脱贫困,更加能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真正使江苏省经济大省的地位稳固而坚实的保持下去。 教育缩小城乡差距 近年来,江苏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农村教育为目标,全面启动了推进农村合格学校和均衡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在协调教育资源配置上狠下工夫,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全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一是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省用两年多的时间,安排7.5亿元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同时,通过地方政府配套、减免规费、社会捐助以及盘活闲置资产等途径,累计投入危房改造资金20多亿元,保障了危房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到2002年底,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全面消除了中小学危房。 二是大力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2001年江苏省全面启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全省统一规划,要求完全小学校均施教服务人口达1万人左右,初中校均施教服务人口达3万人左右。到目前为止江苏省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有效地提高了基础教育资源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是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三新一亮”工程。针对苏北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破课桌、破板凳、破讲台、光线暗”的“三破一暗”现象,我省于2003年启动了以“新课桌、新板凳、新讲台、电灯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中小学“三新一亮”工程。全省共投入4.2亿元,农村中小学教室里破旧不堪的现象得到彻底改观,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深得民心。 四是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卫生设施条件,从2004年开始,江苏省计划用两年时间,实现全省每一所农村中小学校有整洁的校园、有满足卫生需要的食堂、有冷热饮用水、有符合卫生要求的水冲式厕所、有安全宿舍,寄宿生一人有一张床。这些已在今年被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将连续两年每年投入3亿元资金支持“六有”工程建设。 五是大力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是落后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 教育缩小区域差距 根据江苏省区域发展现状,苏北五市不仅经济发展滞后,教育基础也比较薄弱。“十五”以来,江苏省大力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努力促进苏北教育均衡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指导,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了教育厅领导联系苏北教育基础薄弱县制度,省教育厅负责同志每人定点联系苏北一个县,定期实地指导苏北11个联系点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布局调整、危房改造、教师队伍建设和控制流生等工作,帮助他们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2001年起,省教育厅调整支出结构,筹措资金重点扶持苏北农村教育的发展;每年增加的基础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苏北农村中小学建设。4年来,除中小学教师工资专项转移支付外,省补助苏北五市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经费13.28亿元。2005年省财政还安排10亿元解决苏北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助津贴不平衡问题。 三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为切实减轻苏北农村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江苏省根据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制订了不同的“一费制”收费标准。同时明确规定,严禁任何部门、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平调或挪用,确保苏北农村学校的正常运转。 四是组织和协调苏南五市对口支援苏北。除市对市外,县和大多数学校也结对帮扶,苏南地区除向苏北农村学校提供资金支持、派出骨干教师支教外,还捐赠了大量教育教学设备。 五是大力开展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职业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仅2004年,苏北地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0余万人次,转移输出劳动力20余万人次。去年,苏北五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9.03%,比2000年增长了22.16个百分点,苏北教育迈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步伐,区域教育呈现均衡化发展态势。 教育缩小贫富差距 长期以来,江苏省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和优秀生助学金、奖学金制度,不断加大扶贫助学力度。 一是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免费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从2004年开始,对全省在特殊教育学校(班)就读的3.22万名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全部实行免费教育。 二是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力度。建立并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2000年以来,江苏省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近4亿元,省和地方财政支付贴息资金2500万元,累计资助近8万名高校贫困大学生。2005年,安排省政府奖学金8000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建立健全对家庭困难中小学生和优秀生的助学金、奖学金制度,采取适当减免学杂费、书本费、寄宿费等办法,减轻困难家庭的负担。近三年共安排省级义务教育助学金2900万元,使近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阶段扶贫助学面。2005年,我省安排专项经费1亿元,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和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是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江苏省设立了职业教育助学金,资助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并由学校负责推荐就业,努力做到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帮助一户家庭脱贫。按照计划,2004年已安排职教助学金2000万元,资助1万人,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2005年安排4000万元,资助2万名学生;2006年拟安排6000万元,资助3万名学生,以后每年稳定资助3万名学生。 四是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目前,江苏省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主要集中在苏南5市,大约有30万人左右,入学儿童占60%左右。江苏省研究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强化当地政府的责任,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吸纳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入学。苏南各地将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教育纳入当地义务教育的整体规划,采取暂缓撤并部分学校、扩大乡镇中心校规模、向公办学校下达招收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计划、减免入学收费、加强教育宣传等措施,尽量扩大现有公办学校吸纳程度。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对少部分社会力量举办的专门学校和少数民工子女学校的管理,规范办学,确保质量。为此,2004年省政府安排专项800万元,资助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 相关专题:2005全国网络媒体江苏教育网上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