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全国网络媒体江苏教育网上行专题 > 正文

2004年江苏省教育工作情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13:14 中国江苏网

  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年巩固率均接近100%,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98.8%和97.9%。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4%。此外,学前教育普及率达78%。

  高中阶段教育持续发展。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4.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普通高中招生49.5万人,比上年增加3.2万人,增长7%;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46万人
,比上年增加8万人,增长20%。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48.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比例进一步趋于合理。

  高等教育继续稳步发展。全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11所,招收普通本专科生31.4万人,比上年增长22.4%;在校学生106.3万人,比上年增长16.5%,其中招收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2.7万人,比上年增长23%,全日制在校研究生6.8万人,比上年增长25.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9%。全省成人高校招生10.8万人,与上年持平;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8.4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多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总人数达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4.2%,其中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迅速,达37万人,比上年增长55.2%。

  教育经费继续增长。2004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预计超过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以上。省级财政按预算内安排的教育经费(含基建)由年初预算的31.2亿元增加到40.4亿元。围绕教育重点工程,加大省级专项经费投入。今年省安排“三新一亮”工程专项经费0.8亿元,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六有”工程等改善办学条件建设经费近3亿元,“校校通”工程和基础教育等经费1.09亿元,省属高校“211工程”建设1.3亿元,高校基本建设经费5.2亿元,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1.95亿元,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专项0.95亿元。此外,争取中央财政补助我省教育经费达3亿元。教育投入的增长,为教育重点工程实施和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加快建设步伐,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全面完成。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规划目标,全省小学从2000年的19110所调整到目前的6548所,撤并率达65.7%,校均施教服务人口达1.1万人;初中从2000年的2816所调整到目前的2063所,撤并率达26.7%,校均施教服务人口达3.6万人,办学效率明显提高,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

  “三新一亮”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三新一亮”工程共投入4.2亿元,全省累计新增单人课桌凳290.7万套,维修单人课桌凳293.1万套、讲台4.4万张,通电并安装照明设备教室13.2万个。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室里破旧不堪的现象一去不返,农村学校每一间教室窗明几净,课桌凳焕然一新,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普遍赞誉。

  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采用分层、分类、分项的办法逐步推进。厅成立了“六有”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确定了铜山等5个县(区)、209个乡镇为“六有”工程建设试验点,共实施并基本完成“六有”工程建设试点项目1332个,均已在去年底前交付使用。“六有”工程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高校基本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完成投资66亿元,竣工校舍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其中省属高校完成投资40亿元,竣工校舍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加强指导和协调,确保高校新校区功能布局合理,诞生了一批优质的精品工程,拓宽了高校的办学空间,优化了环境。

  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加大。开展了省属高校“十五”“211工程”中期检查工作。对全省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进行了认真规划,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计划,遴选10个实验室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新组建10个省重点建设实验室。继续加强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数量居全国领先地位。

  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围绕庆祝第20个教师节,我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省委、省政府隆重举行教师节庆祝大会,发表《致全省教师的慰问信》,表彰了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省领导到学校、教师家庭走访慰问一线教师,与优秀教师代表座谈,激励了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5000多名师生同台演出大型文艺节目《老师您好》,展示了广大教师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各市、县区都相应开展了庆祝第20个教师节活动,社会反响很好。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举办了以“光荣的人民教师”为主题的师德论坛。教师资格制度实施进一步规范,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5.64万人。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总培训人数达1.3万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选拔和培养引进,评选“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计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00人,优秀学科带头人150人,优秀学科梯队40个。进一步下放高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学科评议权和评审权,全省共有1672名高校教师晋升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务。

  推进改革开放,教育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经教育部批准,南京气象学院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大学,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常熟理工学院。经省政府批准,8所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建校;组建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18所学校被批准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规范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布局趋于合理,结构相对科学,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启动高校老校区置换工作,全省已有5所高校置换了老校区,置换土地面积732亩,所得资金7.48亿元。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有效放大了高校后勤资源。2004年全省有98所普通高中申报星级评估,目前共有三星级高中213所,四星级高中124所,高中教育水平普遍得到提升。51所中等职业学校申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省共有124个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骨干学校建设进一步加强。

  办学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促进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鼓励支持普通高中、职业学校通过“名校办民校”的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全省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17所,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9所,民办二级学院33所,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13.5万人,占全省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13.6%。全省有民办中小学469所,在校学生57.7万人。

  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的通知》和《关于建立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的意见》,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进“一费制”,明确了农村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建立杂费使用监督举报制度,推进各地设立中小学公用经费专户。目前,全省81个设乡镇的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调整到位。

  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全省所有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提前一年完成了教育部的推进部署。全面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各项准备工作,制订了实施方案,举办了培训班。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各类竞赛的管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启动南京仙林大学城区域教学联合体共建工作,有效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和高校教学制度创新;大力实施高等院校精品课程、优秀课程建设,共有2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位居全国第二;新遴选省优秀课程200门、课程群32个,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了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新遴选教学成果奖401项,其中特等奖20项、一等奖131项、二等奖250项,充分展示了我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四所本科院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两所高职院校也顺利通过了首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试点评估,均取得较好成绩。积极开展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宗旨的各类竞赛活动,获奖成绩继续位居全国前列。遴选研究生研究创新项目80项,评选省优秀博士论文51篇、优秀硕士论文100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7篇。积极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

  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新的突破。去年新增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32家,全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137个,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首次组织“江苏教育之旅”,扩大了我省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全年来我省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达8000多人,聘请长期外国文教专家1200人,短期400人。成功地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和昆士兰州举办了教育论坛。与英国机构合作建立海外教师培训基地,开创全国教育系统海外培训基地建设的先河。邀请12名美国总统奖优秀学生访问我省,推动了中美两国教育的合作交流。与港澳台教育交流有新发展,接收来自港澳台地区学生313人,在校生已突破1000人;首次开展了江苏与澳门大学生互访活动,增加了两地学生的互相了解和友谊。

  强化服务功能,教育贡献力度进一步加大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新的成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深入研究新时期我省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推进理论创新。苏州大学的“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课题被教育部批准为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年度重大研究项目。首次探索试行重大研究项目招标制度,实行跨学科、跨学校的招标试点改革,提高研究工作组织程度。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文明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和能力,完成了4个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成功组织了第七届全国推普周江苏省系列宣传活动。

  推进高校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引导高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全省高校科研总经费超过30亿元,创历史新高。高校全年申请专利数达1200多件,为历年之最。省属高校有9项成果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居全国之首。组织27所高校参加“高校校长苏北科技行”活动,促进高校与苏北各市的全面合作,与沿江七市正式签订合同项目1047项,合同金额达3.3亿元。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步伐加快。研究制定了江苏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方案,25所中职学校被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共推荐17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研究工作,3所高职院校被批准为国家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高水平、示范性、共享型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目标,认真落实专业基地建设规划,明确专业基地建设标准。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效显著。全年教育系统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10万人次;完成转移农村劳动力31万人,其中转移回乡初高中毕业生22万人。举行“教育富民强省、真情服务三农”活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咨询、实用技术指导与服务。社区教育实验不断深化,新建了一批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组织了第二届长三角社区教育论坛,有力推动了学习型江苏的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进。认真贯彻中央8号、16号文件精神,制定了实施意见。组织全省教育思想大讨论,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等各种主题系列活动。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专题学习研讨和滚动调查。开展大学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征集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形势政策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强“两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探索符合青年学生特点的教育形式,组织“民营企业家走进大学校园”系列讲座活动,充分利用航天精神、奥运精神和创业精神等开展教育活动。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国55周年江苏省大学生军训成果汇报大会,组队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并取得优秀成绩,继续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了学生文化生活。

  扶贫助学工程积极实施。全面启动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全年发放助学贷款1.38亿元,实际贷款人数2.6万人。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助学活动,共募集资金8000余万元,资助在校学生21.3万名;省安排义务教育助学金1100万元,为5万名贫困中小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全省1.3万名残疾儿童全部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安排2000万元专项经费,资助1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省政府奖学金从2003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4000万元,资助2万名贫困大学生。

  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圆满完成。2004年全省参加高考人数为40.5万人,有910多所高校在我省累计招生31万人,录取率达76.5%,圆满完成了招生任务。首次承担普通高考9门课程的自主命题工作,顺利完成这一特殊任务,社会反映良好。高考期间,全省未发生一起试卷泄密、失密、受损、被盗事件,普遍反映考务工作好于往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新的进展。2004年我省共有高校毕业生22.43万人,比上年增加6.1万人,增长37%。各地各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对2003年就业率达不到60%的31所高校采取重点管理的措施,使这些学校的就业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发挥了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全省高校共举办校内毕业生双选活动3600多场;省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全年免费为毕业生举办招聘会70余场,进场招聘单位超过4500余家,提供岗位超过13万个;就业信息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实现了省网与高校就业网的贯通和连接。全省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达93.9%,比去年提高5.29个百分点,其中毕业研究生就业率97.38%,本科生就业率96.82%,专科生就业率90.55%。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全省教育系统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八次会议精神。召开了全省第十三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就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制定了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考核基本标准,加强和规范党建考核工作。以完善校务公开和高校教代会制度为抓手,推进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建立高校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联系交友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高校爱国统一战线。妥善处置影响高校稳定的突发事件,切实维护了高校稳定。

  依法治教工作取得新进展。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切实做好教育系统干部的学习培训及有关法规的清理工作。积极做好预备立法项目的制定准备工作。加强教育行政干部和教师的普法教育,组织市、县教育局长和民办学校校长认真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普法考试。认真处理行政申诉、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应诉事务,有效地维护了教育各主体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调查研究之风更加深入。为全力筹备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围绕建设教育强省,组织了8个调研组,加大对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和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入调查和课题研究;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了系列研讨活动,召开教育形势分析会,广泛征集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起草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主文件和10个配套文件,进一步摸清了情况,理清了思路,研究了政策措施。组织全省高校领导、市教育局长赴浙江考察,研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省教育发展,拓展了工作思路。

  教育科学研究不断加强。积极整合各方面的教育科研力量,加大教育科研工作力度。省教科院成立以来,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方针,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评审中,课题总量和国家级课题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研究编写《江苏教育改革发展报告》。基础教育教材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省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地方课程教材建设基地。

  教育收费进一步规范。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江苏省教育乱收费党纪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下发。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了治理教育乱收费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了治理工作责任制。会同省有关部门开展了两次教育收费省级督查。全省教育系统共查处各种违规收费5482.3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3.2%;调查处理教育乱收费案件226件,比去年同期下降59.1%;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176人。全省累计受理教育乱收费举报2761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1.5%,人民群众对教育收费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教育审计、督导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开展了省属院校、厅直属事业单位、民办高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的审计。全年各级教育审计部门完成审计项目15691项,审计总金额518亿元,核减基建工程款5.97亿元,查出违规金额9803.7万元,加强了对高校新校区建设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显现。加强教育督导,累计组织了省督学和有关人员210人次,对6个市、54个县(市、区)集中开展了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义务教育阶段控制辍学工作的专项督查,受到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关专题:2005全国网络媒体江苏教育网上行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