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全国网络媒体江苏教育网上行专题 > 正文

王斌泰在2005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会议上的讲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13:36 中国江苏网

  同志们:

  2005年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二十周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奋斗目标的总结之年。春节前,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工作会议和200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刚刚开过,对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都提出了要求。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4年我省高等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研究分析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部署2005年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和招生工作。刚才,祭彦加同志传达了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工作会议精神。下面,丁晓昌同志还要就招生的具体工作作部署。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2004年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新成绩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教育部、发改委及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和各高校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全省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为早日实现“两个率先”作出了新的贡献。

  1、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2004年全省高校招收普通本专科生31.4万人,比上年增长22.4%;招收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2.7万人,比上年增长23%。高校在校学生首次突破百万,达106.3万人,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全日制在校研究生6.8万人,比上年增长25.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9%,比全国平均高1 0个百分点。本专科生的招生结构比例为53:47;在校研究生占在校本科生的比例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在校本专科生的结构比例为5 8:4 2。全省成人高校招生1 0.8万人,与上年持平。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8.4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多人。

  全省民办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二级学院分别招生2.09、0.8 1和2.9万人,达5.8万人,占全省本专科招生人数的18.5%;比上年增长54.7%。

  2、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效益,经省政府同意并报教育部批准,2004年南京气象学院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大学,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并更名为常熟理工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和徐州工程学院的正式建校工作已经通过教育部专家评议委员会的表决,教育部将在近期批准正式建校。

  根据我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及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的要求和《江苏省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暂行办法》的规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控制,把握节奏,适度发展”的原则,2004年我省继续积极稳妥地设置高等职业学校,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经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考察、评议,并经省政府批准,有8所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建校。至此,我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11所,其中本科院校4 1所(本科高校中“大学”2 2所),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70所。目前,我省普通高校的布局结构调整基本到位,高等教育也将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

  根据《江苏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设置办法(五年制)》,积极引导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各市统筹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布局。到2004年底有19所学校(含1所筹建校)被批准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并作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分院。

  3、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坚持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不动摇,将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全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积极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到2004年底,我省有17所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1所筹建校。全省民办高校有在校学生4.4万人,占地面积共502.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共136.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2亿元。我省已经初步形成民办高等教育和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为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我省民办教育的健康婷展,2004年组织开展了2003年度民办学校年检工作。这是我省首次对民办学校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其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情况,以及民办学校的办学、资产与财务管理等情况。通过学校自检和我厅组织的实地检查,对金省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基本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针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向有关学校发出了整改意见,这对加强民办高校的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促进学校提高办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广告宣传的管理,规范办学秩序,维护教育的良好形象,保障办学者和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2 0 0 4年,我厅下发了《关于实施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广告)制度的通知》,对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广告)的备案范围、招生简章(广告)的内容、招生简章(广告)备案的程序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专门制定了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颁发制度,对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颁发权限、范围、程序、要求等做了详细的规定。已为全省十三个省辖市发放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3000多份。

  为发挥普通高等学校的智力、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2004年有六所高校申请在我省举办独立学院并获批准。这些独立学院分别是: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至此,我省已有独立学院9所,招生8102人,在校生9632人。

  4、高校基本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取得新突破。

  2004年,我省有60所高校正在建设新校区,建设任务之重是前所未有的。受国家经济宏观调控影响,高校征地难度加大、基建经费紧张,建设的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及时向省政府反映情况,争取到高校建设资金3.5亿元,较大程度缓解了高校的困难,有效地保证高校基建进度。2004年全省高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6亿元,竣工校舍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其中省属高校完成投资40亿元,竣工校舍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大批新校舍的建成,为顺利完成招生任务,改善办学条奠定了基础。

  5、高校招生工作取得新突破。

  2004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是在国家综合治理考试环境、加强高考安全保密、严肃考风考纪的宏观态势下进行的;是在我省首次承担高考九门科目自主命题任务的严峻考验下进行的;是在报考人数再次创历史新高,各项工作组织实施面广量大的高强压力下展开的;是在全省坚持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努力探索符合江苏高校招生实际道路的方向下操作的。通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强化管理,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基本实现了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考”的目标。

  2004年全省普通高考报名总数已达40.5万人,比2003年34.1万人增加6.4人,增幅18.7%。共有910多所高校在我省招生,共录取新生31万人,占全省统考生人数的76.4 7%。其中,本科生14.8万人,占47.75%,专科生16.2万人,占52.25%。

  根据教育部分省命题改革的部署,2 0 04年我省首次承担全国普通高考九门科目的命题工作。我省高考命题工作从讲政治和讲大局的高度出发,从国家高等教育选拔人才出发,兼顾江苏基础教育实际,开展高考命题科学研究,同时采取超常规的严密措施,着力做好高考命题安全保密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上百名命题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我省科学、安全、顺利地完成了首次普通高考命题工作。命题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2004年全省共设考点302个,考场1.4万个,监考老师和工作人员7万余人。全省未发生一起试(答)卷泄密、失密、受损、被盗事件,未发生一起考生食物中毒事件,未发现一起大面积违纪舞弊事件。高考阅卷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我省普通高考成绩公布后,接受考生查询一万多人次,无一差错。

  二、200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200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我省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坚持加强内涵建设,坚持加快改革开放,坚持人才强教。统筹教育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高等教育要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加快高校新校区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一流高校、高水平大学、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资源质量;通过不断深化和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办学活力;通过扩大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改造和提高我们的办学层次和水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进一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此,要着力做好“六个相协调”。

  1、高等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协调。从1992

  年起,江苏的国内生产总值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03年江苏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2004年全省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5000亿元,增长14%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00元,合同利用外资350亿美元,实际到帐注册外资120亿美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00元和47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10%以上。根据党的十六大战略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和江泽民主席关于“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左右,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1.4倍左右,人均超过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00美元和1000美元。要努力建设一个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省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把握适当的发展节奏,实现教育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坚持为“两个率先”服务的发展方向。“两个率先”是我省今后发展的总任务和总要求。高等教育发展为“两个率先”服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实现由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的转变;就是要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的优势,为“两个率先”培养人才、贡献科技、提供服务;就是要根据我省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调整专业结构,做好有针对性的服务。要继续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把住发展这个主题,把握发展节奏,保持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协调。根据我省发展速度和今后几年高中毕业生的状况,高等教育年平均增长将控制在10%左右。

  2、高等教育的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相协调。江苏的高等教育经过近10年的超常规发展,已经跃上了新的平台,高教大省的地位已经牢牢确立,高教强省的战略目标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在“九五”期间主要体现在以“扩招”为主要特征的大发展,在“十五”期间主要体现在以征地建校为主要特征的大建设,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将以内涵建设为主要特征,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大提高,促进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相协调。今后一段时期,发展重心要由外延发展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各校要重点加强五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群。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继续实施“青蓝工程”,突出抓好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四是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今后几年,省里将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集中规划建设90个左右的实训基地或专业点。五是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要从精品课程建设入手,建立专业和课程、教材相配套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3、研究生教育与本专科教育的发展相协调。今后一段时期,我省高等教育发展要做好“顶天、立地、中间强”这篇大文章。“顶天”,就是要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一大批能够冲击高新技术的拔尖人才。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是江苏教育的“短腿”,办学规模一直较小,只是近三年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江苏研究生教育的优势在部委属高校,地方高校规模偏小,层次不高。9所国家部委直属高校的在校研究生是省属19所高校的1.9倍,博士生培养主要集中在部委属高校。所以,部委属高校要积极发挥优势,为地方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扩大研究生规模,创造条件,提高层次。发展研究生教育,要与高校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相结合,要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相结合。对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较多的高校要重点支持,对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较少的高校要限制其招生。确保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扩大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抓住全国第1 0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批的契机,争取批准一批新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要加大力度,支持苏中、苏北高校新增博士点、硕士点,扩大他们培养研究生的规模。“立地”,就是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生产第一线急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根据建设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需要和培养急需人才的要求,保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定的发展速度,加强高职院校建设,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新设立的高职院校要快速定位,及时到位,加快实现从中专层次向高职层次的转变。“中间强”,就是要稳定发展本科教育,努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要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为抓手,进一步改善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本科院校要发挥本科资源的优势,逐步取消专科生的培养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力争使我省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在校生比例从现在的1:9.5:6.2,调整到1:6:4。

  4、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相协调。首先,要牢 固树立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并重发展的思想,克服轻视成人高等教育的倾向。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都是高等教育,都承担着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都是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人高等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第二,普通高等学校要统筹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要把成人高等教育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统筹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根据各校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科学合理地确定成人教育的发展规模。要严格限制并逐步缩小成人脱产班的招生规模。第三,成人高等教育要加快资源整合,克服低水平办学的倾向。近几年,我省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越来越少。这不是削弱成人教育的力量,而是通过资源整合,让成人教育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上更好地发展。有条件的成人高校可以通过资源整合,举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自2005年起,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的成人高校必须达到同类型普通高校的设置标准,对办学条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止普通高校的招生。第四,要努力发展各种层次和各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克服单纯学历教育的倾向。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知识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等教育不再是人们学习的终点,而是终身学习的一段过程。一方面,未来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对人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技术的革新与科技进步让新的就业岗位层出不穷,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成为平常的事情。每一次转岗都会伴随着新的学习和培训,这就是终身学习一个又一个的阶梯。终身学习将给人们提供无限的发展机遇,终身学习也为成人教育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分析、研究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不断开辟教育发展的新天地。

  5、规模扩大与条件保障相协调。办学条件的改善是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可用财力的增长,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了经费保障。江苏的高等教育在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办学条件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生师比偏高,生均仪器设备、生均图书、生均公用经费偏少的现象依然存在。今后一段时期,我省高等教育要坚持规模扩大与条件保障相协调。一要坚持基本办学条件,以条件定规模,以条件定速度,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各高校一律不得校外办班,低层次学校不得举办高层次教育。二要加快新校区建设,尽快稳定发展规模。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扶持高校发展的力度。另一方面,各高校要创新投资体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步伐,力争今年有一批学校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全省高校基本完成大规模建设任务。三要加快高校老校区置换,提高办学的集聚效益。推进高校老校区置换工作不仅是优化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提高高校管理效益和办学效益,弥补高校新校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需要。高校都要将新校区作为学校的主校区。凡在政府规划建设中,不是作为商业用地的高校老校区,优先在教育系统内对校区进行置换。凡在政府规划建设中,可以作为商业用地,且地段好、商业价值高的高校老校区,可以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置换。凡积极置换老校区的省属高校,在基本建设资金及财政贴息等安排方面,将给予优先、优惠。四要妥善处理好“硬件”投入与“软件”投入的关系。不仅要在校舍建设、设备投入等方面舍得花钱,而且要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舍得投入。“硬件”建设的周期较短,而“软件”建设的周期较长,两者的发展要统筹兼顾,要做到“软件不软、硬件过硬”。五要大力推进教育资源共享。高教园区和高校集中的地区要推进教师互聘、学分互认、资源共享工作,努力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

  6、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相协调。从总体看,我省公办高等教育基础好、规模大、实力强、优势多。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全省已有17所民办高校,9所独立学院。但是,民办高等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和质量、专业特色、社会声誉等方面,都不能与公办高等教育相比。今后,我省要采取更加积极措施,加快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一要研究制定民办高等教育的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寻找民办高校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最佳平衡点。研究制定民办高校的设置标准、质量要求、发展方向和目标等。明确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各自不同的发展重点,对整个教育市场和教育资源统一规划、通盘考虑,科学合理地调控和分配,以避免两类高校之间的重复建设,促进民办高校健康、有序发展。二要进一步扶持民办高校发展,扩大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省民办高校健康、快速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办出特色。引导民办高校走上规范办学、依法治校的发展轨道。三要继续探索试点高校股份合作办学形式,稳步发展混合体制的高等学校。要研究现代高等学校产权制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治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关系,激发高等学校新的办学活力。四要积极引进民办机制,推进公办学校改革。要逐步扩大按民办机制运行的学生比例,逐步扩大民办机制在公办高校运行中的比重。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增量部分,将主要采用民办机制。要选择有条件的高校进行整体转制的试点,边试点,边总结经验。五要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本着“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扶持和指导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三、关于2005年招生计划的安排

  2005年全省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安排,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招生计划,确保江苏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关于研究生招生计划。2005年我省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确定,国家下达我省博士招生计划1189人,硕士招生计划10900人,招生规模在全国各省名列前茅。地方高校博士生招生计划中,国家招生计划895人,委培及自费招生计划294人,分别占75%和25%;硕士生中国家招生计划8184人,委培及自费招生计划2759人,也分别占75%和25%。安排3所高校师资培养计划170人。我们希望国家部委属高校充分挖掘潜力,扩大研究生招生。有条件的高校要继续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2004年我省地方高校的科研经费9.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科研经费中,政府资金3.66亿元。总收入中,自然科学经费5.5亿元。省里在安排分校招生计划时,主要考虑招生学校的培养能力、科研经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状况。重点支持新增培养单位、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性学科发展;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

  2、关于本专科生招生计划。2005年安排全省地方高校本科招生计划14万人,专科计划17万人左右。在2004年基础上,要继续改进招生计划管理模式,专科计划根据学校办学条件自行确定,本、专科的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均由各院校自主确定,我厅负责办学条件监控。高校应根据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自身办学条件,加强对人才需求的分析、预测,结合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生源情况、招生计划执行情况,做好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依法自主、科学、合理地安排招生来源计划。严格控制本科院校招收专科生。

  3、关于跨省招生计划。江苏地方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江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江苏的人民群众服务。因此,高校在安排招生计划时,首先要满足江苏的人才需求、满足江苏的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在这个前提下,考虑到一些高校的行业、专业特点,扩大高校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允许省内地方高校到外省招收一定比例的学生。本科院校一般控制在招生总计划的5%左右,近年划转到地方的原国家部委属高校可适当放宽比例,但原则上不超过30%。鼓励和支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到外省招生,尽可能在全国招生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2005年安排高校跨省招生计划2.5万人左右,其中本科1.5万人,专科1万人。与此同时,我们希望在江苏的国家部委属高校努力扩大在江苏的招生比例,提高对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欢迎省外的国家部委属高校和地方本科院校扩大在江苏的招生比例。

  4、关于民办高校招生计划。2005年,我省继续鼓励和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进一步改变政府包办教育的状况,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我省各类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有13.5万人,占本专科在校生的13.6%。今后要逐步扩大民办教育的招生比例。2005年仍将对民办高校实行招生计划核准制,根据其办学条件核准其最大招生规模,学校可在省核准的最大招生规模内自主确定当年的招生计划数。招生工作结束后,省里统一向社会公布各校的计划完成情况以及新生报到情况。鼓励和支持我省的民办高校跨省招生。

  5、关于对口单招招生计划。对口单招计划列入高校招生总计划。2005年我省下达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计划2.4万人,其中本科0.6万人。总规模与上年持平。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有利于加强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构建职教“立交桥”;有利于丰富高职教育的内涵,探索新的培养方式和内容。对口单招不仅仅是一种招生方式,而是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对口单招的学生必须单独编班开展教学。我们鼓励应用性特点明显的高校和专业扩大招收对口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单招生源不好的学校,可以少招或停招,把教育资源和工作重点放到招收统招生上来。今年的对口单招,对一般专业上线人数少于30人,艺术类专业少于15人的将进行生源调剂,将生源调到能开得了班的学校。对上年对口单招计划完成率少于50%的高校暂停承担对口单招任务,以便集中精力做好统招工作。考虑到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将其标准适当放宽。同时,单招计划不得转为统招招生计划。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改革选拔方式,增强学校和学生的对口适应性,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6、关于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2005年是初中毕业生的高峰,各市要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领导,力争全省普通高中招生达50万人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达50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85%以上。这是一项艰巨任务,各地要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力争超额完成任务。为此,今年将进一步增加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计划安排9万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各分院,要切实改善办学条件,调整招生结构,适当增加五年制招生比例,但不得校外办班,不得增加办学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可以与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合作实行“3+2”培养模式,后两年必须把学生安排到校本部组织教学。要把“3+2”模式与建设职教集团结合起来,实行相对固定合作,避免随意性。广播电视大学招收的五年制学生,必须安排在系统内,并达到基本办学条件。

  7、关于成人高校招生计划。严格控制成人高校招收普通生,对不具备条件的成人高校,从今年起坚决取消招收普通生计划。在成人教育招生计划安排方面,拟增加成人本科计划5000人,使我省成人本科教育招生计划达到4.5万人,专科计划安排6万人,金省总量与去年持平,使我省地方成人高等教育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2005年,省里安排招生计划主要根据各高校的办学条件、招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并把握一定的发展节奏。招生计划一经确定,各高校要严格执行。特别是有跨省招生任务的高校,必须加强招生计划的管理,计划在省际的增加、调整必须报经我厅计划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招生。不允许任何学校无计划、超计划招生,对违规招生的将严肃处理。

  四、关于2005年招生工作

  招生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我省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已达47.7万人,比去年又增加7.2万人,增幅达17.8%,是我省高考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年。为了切实做好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教育部要求我们认真组织实施好高校招生的“阳光工程”,各级招办、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设计实施方案,狠抓落实。今年招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稳定政策,改进办法,拓宽服务,增加透明”。

  (一)以稳定为前提,认真做好招生办法的改进工作

  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招生考试,就是要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招生考试工作,去年在招生政策方面我概括了“八个不变”。今天拿出来比一比,大部分还是不变的。

  第一,“3+2”的高考科目设置模式仍然不变。在去年高考后,我们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调研和分析,对各种考试方案进行了讨论,经过比较,目前“3+2’’高考科目设置模式还是比较先进的,是经过慎重研究的,是与我们今后的中学,特别是高中的课程改革紧密衔接的。我们也已经向社会承诺,到2008年这个方案保持不变,从社会稳定大局出发,我们也要坚持这一方案。对于2008年的新高考方案,教育厅正在着手进行调研论证工作,也请各高校和招生部门能向社会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第二,江苏自主命题不变。去年我们省承担了分省命题9门课程的任务,是全国命题科目最多的省份,今天看来,这一步棋是走对了。今年教育部进一步扩大了自主命题省份范围,分省命题是大势所趋。我们走得早,经验也积累得早。要坚持研究、逐步形成有江苏特色、反映江苏基础教育水平和高等学校选才要求的命题体制。第三,以五门报考科目的总分划线的原则不变。五门科目分数计入总分,按总分排队划线录取的办法不变。第四,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不变。我们省里已有八所高校自主招生,这项改革很有代表性,还要继续探索,继续拓展,要注意积累经验,形成制度,加强监督,把好事办好。第五,“不在政策之外特批一人,不在政策之外降低一分录取”的承诺不变。这已经作为今年厅里对整个教育工作向社会作出的承诺之一,这种好的原则和制度一定要坚持下去,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考,就是看你能不能做好对人民的承诺。这是五个不变。2005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将在操作层面进行一些改革和调整,主要是两项改革和两项调整。首先是两项改革。 一是改革了填报志愿的传统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征求平行志愿”。本着切实为考生服务,为院校服务的宗旨,为了解决高分考生落榜或部分高校生源断档问题,我省在今年改变以往院校志愿设置方法,对普通类考生在提前批次、本一、本二、本三和专一、专二各批次取消原有院校一、二、三、四等志愿,改为设置“一个平行志愿+一个征求平行志愿”。提前批次及本科各批次的平行志愿可以填报A、B、C三所院校,专科院校平行志愿可以填报A、B、C、D、E五所院校,每所院校下都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提前批次、本科批次的三所院校志愿和专科批次的五所院校志愿都是平行关系,在投档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即从最高分考生开始依次进行,对考生所填的院校志愿,按A、B、C或A、B、C、D、E顺序依次检索,只要考生的分数符合其中一所院校的条件,即向该院校投档。

  二是实行计算机网上阅卷。以前我们都是人工阅卷,今年开始全部采用计算机网上辅助阅卷的模式。去年成人高考阅卷时经过试点,效果很好,外省也有不少正在实施,网上评卷减少了考务环节,提高了安全保障,减少了评分误差,提高了评阅质量,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公正。

  其次是两项调整。

  一是调整了照顾加分政策。我们一直执行教育部的照顾加分政策,近年来,加分项目的照顾幅度比较大,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对此反应较强烈。因此,为了确保政策的公平和录取的公正性,我们作了以下调整。一是减少二级运动员、奥赛和科技创新一等奖的考生的照顾分,由2 O分减少到10分,2006年取消加分。二是取消省级优秀学生的照顾分。三是加强对思想品德优秀学生的审核,由省招委会研究批准。

  二是调整了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录取政策。今年国家一级运动员考生和我省高水平测试一级考生,必须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学校方可录取。2005年文化分不作要求,2006年将对文化分提出适当要求;国家二级运动员专项测试与省高水平运动员专项测试合并进行。没有开测的项目,仍由省招办审查认定。录取时,高水平二级运动员控制在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1%之内,在本科分数线上录取;特别优秀的可控制在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1%的1 5%,按本科分数线的6 0%录取。

  从今年开始,艺术特长生除参加学校加试外,还要参加省统一测试,如两项测试结果不一致,以省测试成绩为准。测试等级分合格和优秀,优秀考生可以直接在省控线上录取,合格考生只能在院校投档线下20分以内录取,如院校投档线接近或等于省控线,只能降10分录取。

  (二)以服务为宗旨,认真做好高校招生各个环节的工作。

  2005年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教育部2005年招生计划工作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从严治招,加强管理,深化高校招生改革,综合整治招生考试环境,使高校招生制度建设继续取得进展,使招生考试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现就做好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再提出几点要求。

  1、实施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是教育部党组科学分析当前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高校招生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举措。实施的重点是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全程公开、信息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各级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要加强对实行平行志愿、调整照顾分和完善体艺特长生录取办法的解释宣传工作,发动广大媒体和中学,确保有关考生和家长都能了解政策,家喻户晓。特别是各种特殊形式招生,要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对外语非通用语种、保送生、艺术特长生、艺术专业、高水平运动员、自主选拔录取以及定向就业、民族预科等招生形式,公开选拔标准和录取办法,加强对测试过程的监管,公示备选资格考生名单和录取结果。阳光工程也是温暖工程,要以考生为本,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升高校招生服务水平。

  2、抓好考试安全和考风考纪工作。安全保密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生命线和首要任务。各地要在巩固去年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常抓不懈,务求实效;确保所有试卷保密室、保管室等安全措施全部达标;要进一步优化考风考纪,加强对雇人代考或替考、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作弊、有组织群体舞弊等严重考试违规行为的防范和打击,使高考违规率进一步下降。

  3、组织好高考命题工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在机构、人员、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必要保障;加强对命题教师的遴选和组织管理,完善命题工作规章制度,确保试题质量和命题安全;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发挥命题的积极导向作用,坚持推进素质教育。高校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命题工作要求,在命题人员遴选等方面积极履行义务。

  4、规范好高校招生行为。高校要全面如实宣传学校办学性质、条件和收费标准等招生信息,不得做任何可能误导考生的宣传和承诺。招生宣传广告须经省教育厅有关部门审查后方可发布。在招生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下达的招生计划进行录取。严禁未经省级招办擅自组织生源、未经省招办核准拟录取名单擅自寄发录取通知书。

  5、建立好招生考试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是本地区、本校招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进一步发挥各级教育纪检监察部门对招生考试工作的监督作用,强化对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时段的监督,严肃查处顶风违纪案件,维护考生和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高校招生和教育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今年高校招生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们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社会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和高校招生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不惧困难,不辞劳苦,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胜利完成2 O 05年高校招生计划和招生考试工作的各项任务。以出色的成绩展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成果。

  来源:中国江苏网

  相关专题:2005全国网络媒体江苏教育网上行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