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高考专题 > 正文

评论:高考移民与科举时代的冒籍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6:44 金羊网-羊城晚报

  昨日本报《焦点新闻》版报道了海南“高考移民”在当地引发的震荡,使“高考移民”这一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现象再次引起人们的思考和辩论。

  所谓“高考移民”,是指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确定录取名额和划定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政策,各省区
之间高考录取分数线存在巨大差异。长江中下游等中等教育发达省份,高考录取分数往往比西部各省区高出几十甚至上百分,形成“高考高地”,如此,就导致了“高考高地”考生的不公平感:都是中国人,考出相同的分数,在某些省份可以考上大学,甚至名牌大学,而在本地,可能连大专都上不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不少教育发达省区“聪明”的考生前往内蒙古、新疆乃至西藏等地应考,并且大部分获得了不错的回报。有一个极端例子是,长江中游某省重点中学,多次学期考试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同时考上清华大学,原因是第一名在本地考,而最后一名在西部某“高考洼地”考,结果老同学在清华大学胜利会师。近年来,各省区间的分数差距更为明显,导致社会上形成了一股“高考移民”潮。

  “高考移民”潮的到来,又产生了作用于“高考洼地”的考生的受侵害感,他们说:指标本来是国家分配给我们的,你们来分摊,这公平吗?

  事实上,“高考移民”问题并非我们这个时代独有,在我国历史上施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史上存在的“冒籍”现象与“高考移民”现象在发生机制上十分相似,可资参照。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矛盾(即古代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问题),是一个自宋代以后就争论不休的千古难题。宋代,欧阳修与司马光引发了中国科举史上有关南北举额分配的首次争论。到了明初,洪武三十年,会试发榜,共录取52名贡士,无一不是江南的考生,北方举子统统落选。如果听任这种情况发生,全国按统一标准取士,势必使国家政治生活完全由少数几个教育发达省份的士人垄断,则国家政治基础岌岌可危,基于此,明太祖开始了南北分卷取人制度。清代统治者为了统合南北差异,以均衡各地的科名数额来达到政治势力的合理分配、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对乡、会试中额的地区划分越来越细。会试中额初承明制,分南、北、中卷,顺治十二年(1655年),将中卷并入南、北卷。此后中卷屡分屡并,有时甚至在南、北、中卷内再分为左、右分别录取。或者专取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四省各编字号,分别取中。人文水平较高地区的士子为了减少竞争,增加中额机会,纷纷冒充边远地区籍贯参加考试,这被称为“冒籍”。当时,“冒籍”现象已大为猖獗,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了维护科举考试的区域公平、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政府只能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来防止“冒籍”事件的发生。然而,只要地区间存在文化教育水平的差距、实行区域定额录取制度,“冒籍”就不可能完全杜绝。

  如今出现的“高考移民”现象,产生的原因与科举时代的“冒籍”现象十分相似。一些边远省区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教育水平相对滞后。因此,国家才出台了一系列灵活的高招政策,目的在于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在全国的配置。跨省高考无疑破坏了高考分省区定额录取的“游戏规则”,但它合理与否,在社会上有着不同的看法。

  目前,对“高考移民”靠强制性的封堵政策虽能取得一时之效,却非长久之计。并且,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用另一套不合理的政策来修正。政策的制定应该多一些全面的、整体的考虑,不能顾此失彼。“高考移民”的存在客观上会造成政府的压力,在分配教育资源时加大对边远地区的教育投入,同时也会促进高考制度的改革。

  废止全国统一高考的呼声此起彼伏。取消全国统一高考与分省定额的录取制度,的确可以使“高考移民”问题消失。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废止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显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国家之所以运用政策杠杆将分数向教育落后地区倾斜,本来就是在综合各方面因素后作出的相对公平的抉择。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差异巨大的国家,省区之间的文化教育水平差距还会长期存在,“高考移民”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彻底解决,而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应该让广大的民众了解这是一个两难问题,不可能有十分完美的解决之道,只能渐进地加以解决。(樊本富)

  相关专题:2005年高考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