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黑龙江突发洪水逾百名学生遇难专题 > 正文

黑龙江沙兰水灾手印照片引发争议(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9日17:18 金羊网-羊城晚报
黑龙江沙兰水灾手印照片引发争议(组图)

据称这是学生挣扎时的手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黑龙江沙兰水灾手印照片引发争议(组图)

据称这是学生试图横向移动的手印


黑龙江沙兰水灾手印照片引发争议(组图)

幸存者赵明星现场讲述失踪同学在水中挣扎留下手印的过程


黑龙江沙兰水灾手印照片引发争议(组图)

网上最早贴出质疑手印的帖子,画出位置和颜色两大疑问


  “是惊鸿滑过还是焰火奔腾,无声的震颤,凄绝的美丽,是求生的绝望还是生命的遗迹,沉重的印痕,最后的图画……”

  这是怎样一张令人心悸和感动的照片?!大水过后教室墙上,四个黑手印,遇难小学生在墙上留下最后手印,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在跳入眼帘的那一刻,每一颗读者的心都受到了猛烈的撞击。但很快,该照片受到了其他媒体和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质疑,有人高喊
出“手印”打假的声音。一场有关该照片真实性和记者操作是否恰当的争论也随之掀起。

  黑白对比强烈,技术处理嫌疑?

  手印位置、墙壁颜色、何人留下都被提出疑问

  连日来,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遭受的特大洪灾牵动人心,各地媒体纷纷聚焦洪灾,6月14日,《新京报》和《新闻晨报》都独具匠心地采用一幅照片为头版主打,照片显示:大水退后教室斑驳龟裂的白墙上,有四只乌黑、细长的手指印并列排开。图片说明是,遇难小学生求生时在墙上留下的最后手印。

  确实,黑手印与白墙强烈的黑白视觉效果对比,拨动了每个人心头最脆弱的神经,没有人不被深深震撼。

  在这张照片被广泛采用的第三天,6月16日,《新文化报》刊登了题为《独家报料:洪灾黑手印不是孩子留下的》的独家报道,质疑各大媒体所发遇难小学生最后手印照片的真实性。记者在报道中称:“墙上的黑手印应该不是在洪水中挣扎的孩子留下来的,而是事后前来找孩子的学生或者家长在搜救中留下来的。”并随文刊登了由该报记者拍摄的对比照片。不同的是指印的右边多了一只大人的手。姑且把手大手小的问题放在一边不谈,但有一点是十分明显的,两张照片都显示,墙上的手印是黑色的,而且是很黑。但很多读者和业内人士怀疑,如此黑的手印有经过技术处理的嫌疑。

  新浪等网络媒体随即进行了转载,波澜由此掀起。“通过两家所持观点相左、拍摄时间前后不一、拍摄地点相同、所选对象相同的照片对比可以推测,最开始刊登的图片利用特殊影像技术处理的可能性不大。尽管不排除个别报社对照片的色彩做了一定夸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拍摄照片前墙上的手印是黑的,也就是说不管真假,那四个手印是存在的。”在新华社干过多年摄影记者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电系陈老师表示。

  6月16、17日,此事波澜再起。在“西祠胡同”网站上,以《新闻晨报》记者郭翔鹤名义发表了《关于黑龙江学校手印的原始图片出炉实录》和《黑手印作者再次回应“手印打假”报道之谬》,这两篇文章讲述了图片的出炉过程,回击了对假手印的质疑。

  郭翔鹤采访了幸存学生赵明星,现场讲述失踪同学在水中挣扎留下手印的过程,文章写到:“当时我看到12岁的刘洪达跌进水里,冒出水面后浑身是泥,他扶着墙想站起来,手在墙上不断扑拉着,在墙上留下了这两个手印。没顶后,他还不停地用手扒着墙想往上爬,但是站不起来,后来人就不见了……”按这篇文章的说法,其中有一部分手印是孩子在水中挣扎时留下来的。在另一篇文章中说到,编辑在看到照片后,对照片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并打电话到前方询问,当得知“是武警告诉他教室里有不少学生的手印”时,编辑也就信了。

  初始难有污泥,家长事后擦手?

  摄影记者大讨论,有人认为不能以“有用论”误导读者

  就在同一时刻,各大网站也针对此事展开了讨论,引得跟帖无数。而焦点当然是:手印到底是谁留下的?

  是洪水中遇难的小学生吗?从图片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手印是在洪水的水位线以下的。《新京报》和《新闻晨报》的说法自然是手印是在洪水中挣扎的孩子留下的。这一说法不少网友提出反驳。

  经验:洪水带来沙粒少有淤泥?

  他们做出了仔细的分析:“因为浮力的原因,教室的小孩子们将漂浮在水面上,因此孩子们即使留下手印,也只能留在洪水线上。”“即使洪水爆发时孩子们在照片中所示的位子留下手印,但因为当时墙上还没有洪水带来的污泥,因此手印不可能是‘洪灾遇难学生留下的最后手印’”……

  这种说法得到了有洪灾采访经验的暨南大学广电系陈老师的认可:“根据多年的生活经验和采访洪灾的经历,洪水只会有细小的沙粒,而不会有什么淤泥,因此手印是孩子在水中留下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手印是家长的?《新文化报》的记者在文章中写到,“洪水过后,许多家长来教室里找孩子,那时教室里遍地都是孩子们的尸体,家长们在淤泥里翻来翻去,希望找到自己的孩子,找到后,抱走,而一起翻泥的亲人们,就在临走前,在墙上抹手。”但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又有多大?按当时的情况,当时的心情,家长是留不下如此规则的手印的。

  揣度:幸存学生粘满泥巴擦手?

  是幸存下来的孩子留下来的?赵明星是洪水中的幸运儿!因为洪水中的那个窗台帮了他。会不会是这些幸运儿无意中留下了这些手印呢?有网友揣度:“当洪水退去以后,这些已经不知所措的孩子从窗台上跳了下来,看着自己昔日好友倒在了淤泥中,他下意识地想去拉他,但却发现他再也不能醒来了。可能自己的手上粘满了泥巴,旁边有墙,那就在墙上擦吧。”

  广州一主要媒体摄影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天大家都在探讨该话题,“根据我们多年的采访经验,手印基本上难是孩子的,但到底是不是假照片现在也很难定论,至少说明,记者调查过程中或者有不严谨,编辑可能也有漏洞。”他表示,现在有一种“有用论”的声音,比如说只要是对解决灾情打动人心有用,即使不是那么回事或者就是摆拍也可以,其实这样的报道迟早会使媒体失去公信力。

  辨析手印有意义 事实是啥就是啥

  “有那么多孩子在洪水中丧生,这是最残酷、又必须面对的事实。相对于这些死去的花季少年,在这里争论墙上手印的真假没有多大的意义。难道这手印是假的,就能够减轻我们的痛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张昆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沉痛地说。“从感情上讲,我宁愿这照片是真的,毕竟是这场惨祸的证明呀!但是如果这张照片反映的不是真相,那它不正是在我们的伤口上撒盐吗?”

  是的,在这张真假莫辨的照片面前,我们更多的是无语。相比那些已经逝去的幼小生命而言,真真假假无非是个毫无意义的哲学假命题,它并不能止住黑龙江流血的伤口,不能告慰忧伤的父母,也无法给含恨的孩子一个公道。

  “记者对一个现象感兴趣,一是因为这个事件确实有价值,很感人,值得写、值得拍,二是社会的需要读者的需要。”在谈到手印时,陈?老师说,“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事件都能拍到现场的,像此次洪灾,没有一个记者能够目睹孩子所经历的一切。在事后的图片中,难度于是加大了———可能会有震撼的图片,也可能会有未必反映事实的照片。”

  “因此,从新闻职业的角度来看,辨析手印的真假,却有着重要的意义。记者的天职是通过报道提供客观的事实,为此,他的采访必须到位,对于得到的事实及相关线索,必须反复核对,做到准确无误。新闻就是要将事实予以还原!”张教授说。文/本报记者 余颖 实习生 廖杰华

  链接

  水印改血印电脑成工具 法院不给拍编辑成导演

  其实改照片的事情在国外都时有发生。如1997年11月17日,36名瑞士人在埃及卢克索惨遭杀害。美联社记者拍摄的一张水洗后的卢克索庙前的台阶照片,被瑞士《一瞥报》和瑞士、德国电视台在发表时用电脑修改,照片上的水印变成了鲜红的血印。1919年,美国一个富翁以其妻是半个黑人为由提出离婚。律师要被告裸露上身,以提取证据,但法庭不许拍照。于是纽约《傍晚画报》编辑就在办公室导演了一个法庭场面,请演员扮演当事人,然后把法庭上拍到的真人头像加工上去。

  相关专题:黑龙江突发洪水逾百名学生遇难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