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股份市场弥漫着牛粪的味道(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18:10 新民周刊
股份市场弥漫着牛粪的味道(图)

6月10日,流通股东参与投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控股股东就自然而然成为市场庄家。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里,必须尽快制定控股股东股份的流通细则,否则,将来在股票的二级市场上留下内幕交易等等问题要远比过去、现在严重得多!

  撰稿/杨艳萍(记者)

  6月20日,中国证监会公布第二批42家股权分置试点的名单,长江电力、宝钢股份、上港集箱等大盘蓝筹品种赫然出现在名单之中,试点规模之大、力度之强,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对于这则期盼已久的消息,沪深两市以指数的大幅上涨,做出积极回应。

  当日开盘,上证指数重新站上1100点整数关,沪综指报收1115.62点,涨幅2.76%,深成指收于2868.04点,涨幅2.77%。两市共有26只个股涨停,共成交184亿左右,成交量比上个交易日明显放大。市场热炒全流通概念股,成为大盘上涨的主要动力。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第二批试点名单推出的时间,原本应该在6月10日前后。6月8日的行情暴涨,使得有关部门不得不将出台时间向后延迟。”

  在一家证券公司的大户室中,职业股民刘非告诉记者,6月8日刚开盘那会儿,看到十多只大盘指标股竟然齐刷刷站在涨停板上,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今天交易所的系统怎么出故障了?连续4年低迷行情,早已使他这个有10多年股龄的老股民变得意兴阑珊。这么多只指标股同时涨停,怎么可能?

  这种情况在刘非炒股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他目瞪口呆地看着盘面,一时无法判断真假。刘非发现开盘后不久,股指出现微幅下滑,K线图也在窄幅波动,说明开盘后的交易是真的有效,他这才醒悟到眼前的情景竟是真的,连忙下单开始跟进。

  刘非说,6月8日的市场表现方式,说明了一种可能,那就是了解内幕消息的大机构大资金抢先入场。“在整个大盘阴跌4年、市场信心严重受挫之际,敢于一开盘就把10多只大盘股拉到涨停的位置,没有一定的内幕消息,是不敢走这一步的。不过这样做反而使后面的利多不敢轻易出台。”第二批股权分置试点名单的推出以及当日市场的反应,印证了刘非的观点。

  对于6·8行情,刘非觉得这一次的上涨与过去的所谓反弹或翻转都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他的嗅觉中,已经闻到了一股“牛粪的味道”。

  刘非很直观地判断,当市场跌到1000点,再继续下行就会威胁到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不仅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遭受损害,政府部门也会感到压力难以承受。对于后市的操作刘非的想法简单明确:只要有信心,市场不怕没资金。但是在市场信心真正确立之前,股指会继续窄幅波动,他所要做的就是选准股票,相机行事。

  解读“三大利好”

  进入2005年,随着沪深两地指数不断破位下行,政策救市的迹象也越发明显,见诸报端的利好消息层出不穷。遗憾的是中国股市积弊已深,从机构到散户对此反应淡漠,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上,多空双方出现严重分歧。当首批4家试点方案出台后,由于具体解决方式与市场预期相距过远,上证综合指数一度击穿千点大关,股民信心再度遭受严重打击。

  在6月8日两地出现暴涨行情前后,市场风传最盛的有三大利好消息,首先上市公司允许回购股票,这一消息在随后的6月17日得到兑现。当日国资委下发《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第五条规定,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一定时期后,国有股东所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最低持股比例可以调整,必要时,国有股东可以从资本市场增持公司股份,以保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的顺利实现。

  其次是国家将给试点券商提供再贷款的传闻,这个消息不久也得到了部分证实。6月13日晚,央行发布公告,为支持证券市场稳健发展,推动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正在请示,拟对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两家证券公司给予再贷款支持。一些证券类媒体的报道称,央行针对40多家试点券商的再贷款规模,预计超过600亿人民币。市场对此的理解是,政府通过加大对券商的扶持力度在“曲线救市”。

  其三是1200亿人民币的平准基金的入市,这一传闻监管部门已在多个场合一再否认,但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市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股民,依然对此抱有厚望。

  面对这样的“三大利好”,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黄复兴博士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这三条消息对市场都不是实质性利好,6·8行情能拔地而起,它们也不是关键性因素。

  “在6月8日,上市公司可以回购股票的消息还只是预期利好。即便在17日已经兑现,但是了解中国国情的人都知道,我们现在的上市公司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多,这些国资背景的企业,持有大约50%-60%以上的非流通股,而在市场上交易的股票大概占到40%多。这些企业是无可争议的大股东,它的控股比例已经足够大,是否回购一般情况下对它无关大局。”

  黄复兴认为,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从道理上对市场应是利好,例如股票跌到一定程度,公司进行回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股价,同时增加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信心。不过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控股股东是私人企业的情况下。比如搜狐的张朝阳,搜狐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初期,由于业绩不佳几近停牌的时候,张朝阳公开宣称低位买入搜狐股票,这对广大搜狐公司的投资人无疑是一种激励,同时他对公司的掌控也变得更为牢固。

  对于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有了钱可能更愿意买条生产线扩大再生产,作为持有绝大多数股权的大股东,他们对股票的价格并不关心,曾经有媒体报道,在对一些国有大型上市公司的老总采访时,他们竟然不知道自己公司的股票价格。这样的公司在市场低迷时,也不大可能会有回购公司股票的动力。

  第二个利好为券商提供数百亿的贷款,对于在2004年出现全行业亏损的中国券商,目前也只能解决它们不会被清盘,对整个市场还是于事无补。至于1200亿的平准基金,即使存在也是预期性利好,“推出平准基金,首先要由国务院拿出说法,要出台相关规定,否则仅凭某些管理者的意向,没有具体的实施规则,市场对这一利好的接受度就相当有限。”黄复兴说。

  股权分置逆转市场

  在黄复兴看来,要使中国股市行情出现逆转,目前唯一的方式就是制度创新,即要大力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但是类似于清华同方以公积金的形式进行配股,推出这样的方案,其实是对市场信心的又一次打击。清华同方将左口袋的钱装入右口袋的做法,对流通股股东再次造成了损害。尽管它要10送10,在股民的眼中仍旧是垃圾股,所以它的方案会被股东们一举否决。

  国有股和法人股流通,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棘手的问题。黄复兴说,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弄清楚一些问题:

  第一、国家是国民意志的综合体现,“国有资产”是国民资产的一种存在形式,国有资产如果是通过公平、公正、公开和合理的方式转移到国民手中,就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只是国有资产在货币形态或实物形态之间的转化。

  第二、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得到最大多数人的衷心拥护,并通过它来操作国家机器和管理政府,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国民经济合理、快速、稳定发展,使国民财富达到最大化。决不是以拥有资产的多少来控制国家机器或管理政府。

  第三、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主导地位,这就意味着国家质上和量上都要对国民经济拥有绝对的控制地位。

  “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司,比如能源、金融、交通运输、基础建设等行业的公司,由于盘子大权重大,在市场中大多充当着指标股的角色。如果要保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对于这类股票的控股权,国资委是不会放手的。即便它们参与股权分置改革,并推出国有股的流通方案,一般情况下它也不需要变现。”

  黄复兴说,如果把这部分不可能流通的公司剔除掉,真正可流通的国有股在这个市场中大概只剩下1/3,股权分置的改革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政府从战术上,可以明确长期持有的承诺,这样绝大部分的国有股份都不会在短期内在市场流通。不要把未来或有的利空因素拽到今天来影响人们的信心,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轻人们对市场扩容的心理压力。在这个大前提下来解决中国证券市场遗留下来的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就相对容易。

  股权分置后的监管力度

  “中国的证券市场走到今天这一步,与股权分置有关,但不是根本因素,最为关键的是我们的监管不到位。”

  黄复兴说,不管是大股东大量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随意制造虚假的公司财务报表,还是经营者转移公司资金为个人所有;不管是恶庄吕梁,还是德隆系;不管是郑州百文,还是新疆屯河、银广夏的财务造假;也不管是南方证券,还是闽发证券出现的巨亏,其违规金额少则几亿多则上百亿,所经过的违规时间跨度有的好几年,连一般市场人士都很清楚的事,监管者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

  “我们不能肯定监管者和违规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关系,但却可以肯定他们没有尽到应有的监管责任!”黄复兴说。

  中国股市经历了“消灭”大户、“消灭”庄家、“消灭”券商等几个大的阶段,在这几次大淘汰中,无数的市值灰飞烟灭,“没有谁挣到钱”竟成为这些年来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

  截至2004年底,沪深两地开户数已超过7185万户,约占13亿国民总数的5.5%。7185万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制度的反应与认同程度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与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伴随着市场的发展,城镇居民投入到证券市场的金融资产有2万多亿元,同时,证券公司达到了130多家家,营业网点2900多个,总资产约5700多亿元;基金管理公司30多家,证券投资基金80多只,基金规模超过近3000亿元,而各种企业投入证券市场的资金达1万多亿;企业从证券市场直接融资额已达1万多亿元。

  但是,近4年来的低迷状态,使广大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从2001年6月14日到2005年6月3日,上证指数从顶峰期的2245点一路跌到1000点,累计跌幅达近55%。据有关数据测算表明,每个股东账号平均损失约2万元人民币,这其中还不包括交易成本的支出。

  “整个社会的资金,是极其宝贵的资源,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圈钱’,之后不是认真经营公司,给社会和股东应有的回报,而是对圈进的资金大肆侵吞和随意挥霍,这是非常恶劣的犯罪行为。”

  黄复兴说,如果查阅中国证券市场这10多年来制定的政策法规就会发现,从数量上它并不比美国少,所有法规涵盖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看到的违规行为,都是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这只能说明我们的监管有的时候是无效的。监管不力甚至内外勾结,这正是中国证券市场为什么在国民经济发展良好环境下,却连续走了4年的熊市,并一度向着崩盘的边沿逼近的要害所在。

  “人们都把市场的萎靡不振归咎于股权分置,但是,试想如果实现股权分置后相关的监管没有及时跟上,则问题将会更为严重。”

  黄复兴不无忧虑地说,现在的上市公司的控股大股东所持有的股份都不能流通,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控股股东就自然而然成为市场庄家。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里,必须尽快制定控股股东股份的流通细则,否则,将来在股票的二级市场上留下内幕交易等等问题要远比过去、现在严重得多!

  “只要制度存在漏洞,就没有人会放弃寻租的机会。”黄复兴说。-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