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社会记录:大毒枭刘招华(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16:29 央视社会记录 | ||||||||
冰毒 刘招华被抓获 大毒枭刘招华 央视《社会记录》播出节目《毒枭》,以下是节目内容: 主持人阿丘:这两天高考的成绩就要出来了,很多考生屏住呼吸,等待自己十几年寒窗苦读的结果,就像以前我们做的高考节目中说的,很多人,希望依靠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今天,我要给您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通过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只不过,这个改变,最终把他送上了刑场。
影像:西安街头的繁华外景 主持人阿丘:也就是1999年11月4日,云南和广东警方在广州破获了一起海洛因毒品大案,在查获地,警方意外发现了另外一个可疑的仓库,这个仓库里,有554个纸箱子。在广东查获的12.36吨冰毒,绝大部分纯度在99%左右,如果卖到美国,价值可达55亿美金。据警方对于冰毒的了解,一般制毒都需要麻黄素,而国家对于麻黄素是严加控制的。如此多的冰毒,不可能是用麻黄素制造。那么这些冰毒究竟是谁,用什么方法生产的? 主持人阿丘:1996年,西安交通大学一位已经退休的教授接待了一个好学的青年男子,这个男子自称来请教教授一个化学问题,他说是为了研制一种减肥药,将苯丙酮合成甲基苯丙胺,男子说,他对合成中其他流程基本掌握,但是结晶这个环节上却不顺利,所以来求教高人,教授查阅了有关资料,确定甲基苯丙胺的确是制作减肥药的一种成分,然后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教会了该男子结晶工艺。男子欣喜之下,马上奉上人民币五千元,在离开西安之后又专门给教授汇了五千块钱。1997年,也就是12.36吨冰毒大案发生的两年前,福州市警方在福安破获了一个地下冰毒家工厂,在这起案件中,警方共查获了15公斤的冰毒。这个冰毒加工厂引起了福建警方的严密注意。 影像:采访福州市当地的办案人员 (工厂、仪器、小别墅、搜查记录、福建通缉令以及刘招华的黑白照片) 主持人阿丘:警方调查发现,在这个工厂中,不法分子制造冰毒的方法不是使用麻黄素,而是用市面上随处可以买到的原料,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这起案件不久后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后,那位西安交大退休教师马上意识到,制毒人就是曾经登门讨教的青年,也就是该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刘招华。可惜的是,在福安的案件中,警方没有抓捕到刘招华。从此,这个掌握了先进制毒工艺的刘招华销声匿迹。直到两年后的11•4大案,12.36吨的冰毒让刘招华再一次现形。12.36吨冰毒让刘招华名声大噪。一张搜捕刘招华的大网在全国铺开,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主持人阿丘:故事说到这里,我也应该把给刘招华的称谓改一改了,9年前那个所谓虚心好学的化学爱好者,显然已经在大量毒品的生产中渐渐强硬和傲慢起来,他生产的冰毒,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全世界被查获的最大毒量,称他大毒枭刘招华,决不危言耸听。1999年,刘招华被全国通缉,但是他始终未被捉拿归案。民间传说也纷纷绕绕:有人说他出国了,有人说他整容了,有人说他带着许多钱躲进了深山老林。 影像:1999年11月4日下午 广州总统大酒店 主持人阿丘:一天广州警方根据可靠线报,获悉刘招华就在广州一个酒店里的818房间。他们迅速前往。在电梯里有一个男子和他们同时上楼,到7楼的时候那个人下了电梯,从步行梯拐到了楼上,看到818房间被打开后转身走下了楼梯。然后骑上了自行车慢慢悠悠地离开了总统大酒店。他就是刘招华。 主持人阿丘:2004年11月24日,广西桂林两个市民向公安机关举报,他们发现了长相很像刘招华的人,只不过此人名叫李森清。此前,他们看到了《焦点访谈》里公安部的A级通缉令。 影像:《焦点访谈》公安部公开悬赏通缉五名重大犯罪分子 刘招华位于首位 主持人阿丘:《焦点访谈》播出后,广西临桂县凤凰林场的工人们很吃惊,为什么?因为那通缉令上排在首位的刘招华,不就是他们林场的投资人,李森青,李总吗?这李总为人谦和,沉稳,在桂林周围几个县投资上千万,说要种红豆杉,还要挖个山洞不知道要搞什么项目,当地的一些领导人还专门开大会给群众介绍说,这李总是请都请不来的大老板啊!我在这里再重复一下,福建97年就开始通缉刘招华,99年全国网上通缉,可就在2000年,刘招华以“李森青”的名字就落户在广西桂林全州县,他安营扎寨,生儿育女,不是悄无声息,而是小有名气。除了能博得当地一些领导的好感,即便是这位李总的邻居,也说他还算和蔼,偶尔小气,活脱脱一个带小市民气息的有钱人!2003年1月24日晚,“李总”夫妇和入室毛贼机智周旋的事迹还成了当地的饭后美谈,上了当地晚报的特别报道版面!您说说,这大毒枭看来还会变脸,手腕高明戏路很广啊,可和他身份一比照,他是不是太嚣张了? 影像:《访谈》桂林两名群众 发现李森清 别墅 比照发现 身份证 主持人阿丘:接到举报后,当地警方立即前往刘招华住所,但是,刘招华再次出逃。精明的刘招华平时总注意各种信息,电视上播发他的通缉令后,他立即离开广西,警方后来发现他躲藏的洞穴,人已逃跑,只留下刘招华的大名赫然墙上。 主持人阿丘:对于刘招华不按照常理出牌,把最危险处当成最安全处的思路,和他较量已久的福建警方已经明了。他们预判刘招华会回到最熟悉的家乡福安。果然,他们发现在2005年春节前夕,刘招华的最后一任妻子李晓青出现在福安,租了一处房子。 影像:1997年始,刘招华在逃九年;距全国悬赏通缉令颁布100天。 主持人阿丘:1997年,那位西安交大的退休教授找到了陕西省公安厅反应情况,因为他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一期节目,其中报道了福州市警方破获福安赛岐的一个地下冰毒加工厂案,这位教授发现,那位虚心好学的男子,正是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刘招华,就在这起看似普通的制毒贩毒案中,发现了许多不寻常的地方。 解说:其实,引起公安人员注意的并不仅仅在于刘招华制毒工厂的规模,而是制作冰毒的工艺。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只有用麻黄素为原料,才能制出冰毒,但是在这个工厂里,那个喜欢钻研化学知识的刘招华,却用市面上到处都可以买到的原料,用普通的化学合成技术,制作出了15公斤冰毒。据警方调查,这个技术,全世界只有刘招华掌握。好在当时刘招华仅仅生产了15公斤冰毒,就被福建警方查获,刘招华闻讯销毁剩余毒品并逃窜,福建警方随即通缉,但刘招华却销声匿迹,无声无息。 影像:记者采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 李玫瑾 李玫瑾教授:你们肯定对我很感兴趣,我可以跟你们讲很多你们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说,他多多少少带有一点炫耀的心态存在。 主持人阿丘: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致力于各种类型的犯罪心理研究。曾对许多重大案件的主犯,如马加爵等人进行心理剖析或心理画像。 李玫瑾教授:这个炫耀是因为他有炫耀的资本,他应该在这个领域算某种成功者。如果就个人得力量对比的话,要按一对一对比来讲,可能这个世上跟他做对手的人并不多,但是他之所以失败之所以像今天这样被捕,是因为他面临一个国家,一个整体,也就是面临正义,所以他本身来讲,最终肯定是这个结果,这一点上他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在研究犯罪心理当中,我们要知道哪些东西是很绝对性的。也就是说对人的行为具有倾向性的,这种绝对影响的东西,是人人往往在幼年形成的一些观念的东西,它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 影像:福建省福安县塞歧镇 主持人阿丘:这是刘招华逃亡中日思夜想的地方,福建省福安县赛歧镇,木楼夹着古道,阁楼里菩萨笑对众生,刘招华在这里度过受到家人恩宠的童年。 影像:央视主持人王小丫现场采访大毒枭刘招华。 刘招华:“我是最小最调皮的一个。” 王小丫:“小时候姐姐对你的照顾很多吗?” 刘招华:“每个人对都我很照顾。 王小丫:“你为什么能得到他们的照顾呢?” 刘招华:“可能是命运中注定。 主持人阿丘:命中注定,对于很多遭遇,刘招华只能用命运二字来概括,他说他相信命运就是在这样等待他,等着在他40岁生日的时候给他一副镣铐,他曾经请人算过命,听说五行缺土。在后来的逃亡生涯中,他给每个名字里都加上木料,逃到桂林,投资林场,开森森公司,给儿子取名叫彬彬,都是为了用“木”平衡他认为自己生命中失调的阴阳五行,因为,失衡的五行,在周易中的解释是,要么,命一直不好,要么,盛极而衰! 影像:福建省福安县街道外景 主持人阿丘:刘招华幼年贫穷,12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长年卧病,靠大哥拉扯。二哥刘招禄性格暴躁,被人戏称为“曹操”。于是刘招华也得了“操弟”的外号。 影像: 李玫瑾教授:他父亲很早去世,首先他在社会榜样这一部分就已经缺少了,我们讲他有一个缺失。其实也就是他在做人做事上如果出现问题的话,是没有人能够给他一个很好的指导,那么这个尽管他成熟了,他很聪明,但是这个我们讲他是一个早年的缺失。 影像:刘招华入伍时的照片 主持人阿丘:家境贫寒,但刘招华成绩优异,他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还在福建省一次中学化学竞赛中,拿了个二等奖。然而,在上高二的时候,刘招华主动找到了当地街道干部,提出家庭经济不好,要求参军入伍,在老师同学还不知情的时候,就偷偷去福建平潭当了边防战士。边防战士的经历让刘招华获得了很多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的机会。当他想要离开部队的时候,他故意在当司务长的时候犯错违纪,转业后分入了福安人民法院当法警,很快就因为出色的才干被市里调到招商引资的岗位上。如果刘招华顺着这条道路继续往前走,也许他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公务员,但是,多年后刘招华谈到自己当时的心态却这么说。 影像:记者采访大毒枭刘招华 刘招华:“我付出已经很多了,该让轮到我自己得到了” 影像:记者采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 李玫瑾 周玫瑾教授:走错路最主要的原因应该说是,一个是他早年家庭这种贫困,那么这种贫困对他来讲应该是一种屈辱,或者是一种耻辱的一种记忆,他特别想改变这种命运。所以我们在研究犯罪心理当中,经常会谈到一种现象,就是人早年的自卑情节,可能会用一生来弥补,就比如说,早年的贫穷,那么人一生到他很富有的时候,他仍然对钱非常看重,为什么?因为他就是早年,曾经有过贫穷的耻辱的记忆,这个记忆使他对钱永远没够。 主持人阿丘:据福安当地人传闻,刘招华在从事招商引资工作时,就已经和一些不正当外来资金挂钩,接触冰毒的加工流程,也许那时起,刘招华开始自己研究冰毒的合成技术,在得到西安交大教授的无意识帮助后,他成功合成了冰毒。不久,刘招华遇到了另一位毒王,陈炳锡,陈出钱,刘出技术,两个人开始合作,批量生产冰毒。 影像资料:央视主持人王小丫现场采访大毒枭刘招华 王小丫:“你跟陈炳锡是怎么认识的?” 刘招华:“我们臭气相投,就这么认识的。” 王小丫:“你们怎么相投呢?” 刘招华:“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 王小丫:“他一共给你投了多少钱?” 刘招华:“三千万吧。” 王小丫:“怎么分成?” 刘招华:“各占百分之五十。” 王小丫:“冰毒给你带来什么?” 刘招华:“成就感。” 王小丫:“什么样的成就感?” 刘招华:“别人难以理解合成技术,我可以。” 影像: 周玫瑾:人只是聪明是不够的。所以历史上很多的,就是包括像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这本书当中,就提到人有四种。那么讲君子圣人,他讲德才兼备为圣人,德圣才者为君子,才圣德者为小人,无才无德为用人个。那么他讲,在没有君子和圣人的背景下,宁可用愚人不可用小人。讲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种光有才,如果无德的人很危险。我认为这个刘招华具有这个特点。 记者:难道他没有害怕过,您觉得他难道丧失了这种恐惧吗? 周玫瑾:我觉得死亡在不到跟前的时候,人们都知道都不会恐惧,这种恐惧只有死亡到跟前的时候才会真正的体验到,所以呢,你看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杀人偿命都知道,但是他还是杀,杀完之后他也说,大不了我偿命,但是真的让他赴刑场之前他才真的知道害怕。 主持人阿丘:李教授说,很遗憾我们的记者没有接着问刘招华一个问题,再给你一生,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我想,这个假设,刘招华心里一定扪心自问过,但是此生已经没有机会。人生也许有很多事情可以重来,可是论及毒品,不管是吸毒的,还是贩毒的,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沾上了,那就是一辈子的噩梦。看刘招华乐呵呵的样子,您相信,他是由衷的欢喜吗?正如李教授所说的,高智商犯罪每每都让人可惜,他的很多能力,我们无法企及,但是他高妙的大脑上长了一颗毒瘤,他有知识,有才华,但却没有方向。因此,最后等待他们的,往往是毁灭和死亡。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周一至周五22:05首播,次日4:40,16:30重播 Email至shehuijilu@vip.sina.com或shehuijilu@vip.sohu.net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专题:2005国际禁毒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