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专题 > 正文

环保总局今日公布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环评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21:34 经济信息联播
环保总局今日公布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环评报告

圆明园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晚上好,欢迎在9点准时收看经济信息联播。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几个月来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围绕这项工程是不是破坏环境正方两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开展近一个月的环境影响评价之后,今天国家环保局终于对这个备受争议的工程作出了明确的结论。

  记者古峻岭:从今年3月31日国家环保总局紧急叫停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3个多月了,今天上午国家环保总局终于发布了《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
响报告书》。

  报告称:圆明园防渗工程没有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全面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造成水生生态系统严重破坏;而防止过度渗漏是圆明园节水措施之一但必须进行比较选择,决定具体形式。圆明园缺少对湖底防渗工程合理性的充分论证;原防渗工程给环境影响评价造成了极大困难,现有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后续工程改造所带来的损失,是由于工程没有按程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造成的;而报告书推荐的综合改进方案是以工程实施现状为基础,以“实事求是,因湖制宜,全面统筹,整体优化”为原则,兼顾短期影响和长期效果,综合考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家:环评报告支持防渗工程

  正文:环评报告推荐的改进方案是以工程实施现状为基础,专家认为,这意味着环评报告支持了圆明园防渗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姜文来:整体上(报告)还是支持了圆明园的防渗工程。只是在支持的基础上根据各种情况对这个工程进行不同方式的改进和调整。

  圆明园防渗工程现在仍处在停滞阶段,有关方面表示,在等待环评有了最终结果后才能决定下一步工程实施方案,专家认为,新工程实施方案应广泛听取民意.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姜文来:这个报告只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一个基础,最终的决策应该召开一个既有广泛民意的听证会。

  今日圆明园:水景干枯

  正文:自从国家环保总局向圆明园下达停工通知以来,三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圆明园现在有哪些变化呢?

  由于防渗膜工程早已被勒令停工,圆明园中原本有水的景点,现在已经全部变成干裂的土地,就连公园地上的野草也因为缺水大面积枯死。

  外地游客: “我是从长治来的,听人说圆明园很美,可一看根本不是啊,除了有点树和草什么也没有,一点水都没有,有水才有灵气嘛。看了跟没看一样。”

  北京游客:“我是办了年票的,每年都来,今年每想到变成这样了,你看这些地方本来都是一片水池,现在都干了。早知道这么热的天就不带孩子来了。”

  记者:在圆明园绕了一圈,我们才在这个荷花池边发现了一点水,不过在这个原本应该荷花盛开的季节里,您可以看到,这里的部分荷花已经枯萎,只有池中心的一片荷花打着花骨朵,池水已经降到桥墩底部,水体也变得很浑浊。”

  眼下,正是北京市的旅游旺季,但前来圆明园游玩的游客数量比往年明显减少,很多热门的旅游景点如今也成为摆设。

  游船售票员:“没有水哪来的船?当然没有人了”

  公园售票员:“损失当然大了,现在我这班一天只能卖几百张票,现在正好是旅游旺季,正常每班至少应该卖几千张票啊。”

  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来龙去脉

  正文:现在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圆明园防渗工程环评事件的由来。

  从今年3月份开始,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的做法,引起了包括工程建设、环境、文物保护等方面专家的置疑。3月31日,国家环保总局叫停了这个项目,责令圆明园依法补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4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为此召开专门的听证会。

  听证会后,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寻找环评机构为工程做环境影响评价,但由于圆明园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在先,原来表示要为圆明园做环评的北京师范大学考虑再三,最后还是拒绝了圆明园的邀请,致使圆明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搁置到5月中旬。5月17日,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斡旋下,清华大学接手了这项工作。在经过40天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6月30日圆明园管理处正式向国家环保总局递交环评报告。而环境影响评价的一拖再拖,使昔日湖渠纵横的圆明园水系在炎炎夏日里依然是湖底朝天。

  相关专题: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