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中国“红色一代”渐行渐远 已知天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12:29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新加坡《联合早报》 肖静 周兆呈

  生于50年代,看上去什么都经历过的“红色一代”现在已知天命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王童以自己能出生和成长在那个变革的时代而自豪。他始终认为,时代给了他一生享受不尽的财富。

  1951年出生的王童,和中国千千万万个那个时代出生的人一起被人称为“红色的一代。”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

  中国的中年人对“知天命”的理解却复杂不已。

  他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少先队、共青团、共产党是成长唯一的正确道路;他们经历过“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还有改革开放、下岗和市场化;

  他们对左派右派、意识形态耳熟能详,对麦当劳、星巴克却食不知味;他们不去关心《头文字D》周杰伦的是是非非,却非常在意对周恩来历史地位的评价;

  他们对“奉献”“理想”“组织”有过深厚的感情,对“跳槽”“同居”“纹身”曾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他们习惯于集体主义的生活方式,对现今流行的一夜情、网络交友深感惶恐陌生;

  他们经历过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却发现自己对未来方向的认知和掌握越来越弱,直到他们怀疑:究竟是自己出了状况,还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

  其实,他们自己也已经出现分裂。那些如今已是大腹便便、西装革履、位高权重的中年叔伯,在高档的夜总会里温香满怀时,尽管还是爱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或在酒酣耳热时跳“忠字舞”自娱自乐,但走出怀旧的虚幻后,都已经能熟练而游刃有余地玩弄理想于股掌之间。

  而那些被时代多次戏弄,又失去理想支撑、为生活奔波疲累的一群,只能在怀旧中回味曾经的理想。

  中年人的两极演化、与年轻一代的区隔,是一种必然,却又有些不应全然如此的遗憾。

  咖啡店里舒缓的音乐让人感到很舒服。王童停下他的话题,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显得很兴奋。

  “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有理想、有信念、有韧性,从不言败,心理承受能力强。而这些,是今天的一些人所没有的。”王童说:“今天经济的繁荣,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下一代,教我们的孩子该怎样面对苦难和磨难。”

  王童在17岁的时候,从北京到河南省通许县一个离县城几十公里远的小村做“知青”。他在那里呆了5年。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他和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为一名真正的农民。那个时期,对他一生的影响很大,他在那个时候就习惯了什么叫艰苦。1973年他从农村返回北京,做过服装生意,开过饭馆,现在家安心享受生活。

  有时他的孩子在受到挫折而抱怨时,他就教育他的孩子说,该满足生活了吧,看看你老爸是怎么过来的。

  不过,王童说,今天他们这一代快老了,他们的孩子也都有自己的生活价值观念,他们的话,孩子们都不愿听了。

  望着窗外年轻的一代,王童说:“他们比我们会享受生活,也比我们会创造财富。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绝对没有我们这代人强,他们对政治缺乏敏感与对经济的狂热不太和谐。我担心没有经历过磨难的一代会在挫折面前迷失方向。”

  不过,他走出咖啡店后,又说了一句话:“年轻的一代比我们强,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