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特型演员的特色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15:00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龙曦作为特型演员,他们将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领袖、革命家再现银幕,塑造了让人难忘的伟人形象;作 为平凡人,他们却享受到一些“特殊”的待遇,也经历着常人无法想象的遭遇。有人说,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型演员”终将 消失,成为历史名词。

  2005年7月2日,著名特型演员古月,因突发心肌梗塞,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去世。自1981年,在电影《 西安事变》中第一次塑造毛泽东形象,20余年中,古月扮演了84次毛
泽东。

  在中国有一些像古月这样的演员,他们大多在文革之后,活跃于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天生的一副“领袖 相”,能使其以假乱真地在银幕上塑造出不同时期的伟人形象。而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一生只演一个角色,一生只能让人们记 住一个形象,因此也被人们称作“特型演员”。

  特型演员的诞生

  如何在银幕上塑造领袖人物形象?早在新中国成立17年的电影创作中,这个问题就被提了出来,但一直悬而未决。 上个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领导人相继去世,1977年,国务院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出了《关于挑选 特型演员的通知》。

  1979年,43岁的傅学诚正在参与拍摄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一部影片。一天,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林农找到 了傅学诚,希望他能在《大渡河》中扮演刘伯承。后来,傅学诚成为了中国第一代特型演员之一。

  “当时很多单位都在找特型演员。尤其是八一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派出了很多小组到全国去找,古月就是那个时期被 发现的。”傅学诚说。

  古月生前在接受《鲁豫有约》的采访时,曾回忆起这样一段历史:那时总政文化部副部长、著名剧作家胡可视察古月 所在的军区,领导指派古月跟随他。胡可回北京后,将古月和另外两位演员的照片一起送到叶剑英元帅手中,叶帅看完后便在 古月的照片上圈了个圈,于是古月调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

  经过层层政审,古月成为了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1978年,古月出演了《西安事变》。该影片在1981年公 映,当即引起轰动。回忆起第一次看到古月在银幕上亮相的情形,许多观众至今仍然十分激动,“以为那一刻真看到了毛主席 。”《延安日报》当时刊登了一篇新闻报道,标题为《“毛主席”又回到了延安》。

  被改变的人生

  “叶帅这一圈阅,我就改变了后半生。”古月在《鲁豫有约》中说。

  和傅学诚聊天的时候,这位年近七旬的刘伯承专业户也忍不住向记者感叹,“我真的不知道,如果我不演刘伯承,未 来的生活会怎么样。在《大渡河》中扮演刘伯承,是我后半生的转折点。”

  北京军区空军文工团撤销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转业了。然而,在首长的指示下,演刘伯承的傅学诚没有脱下军装,而 是调到了空政话剧团。这种领袖的光辉“照耀”了傅学诚的后半辈子。

  不过,对于话剧演员出身的傅学诚来说,他希望自己能够塑造各种不同的角色。“说真的,当时林农来找我的时候, 我真不想演。担心这一演,就下不来了。”虽然当时国内还没有特型演员的先例,但傅学诚似乎已有了某种“先见之明”。

  “正如我当时所担心的一样,还真下不来了。”傅学诚略有些无奈地笑着说。而且,由于刘伯承在大多影视作品中戏 份不重,傅学诚这片“绿叶”一当就是20多年。

  作为一个专业演员,傅学诚一直想着要“突围”,扮演一些不同的角色,希望能打破刘伯承专业户的形象,但终究没 有成功。而另外一些特型演员,如扮演周恩来的王铁成,扮演朱德的王伍福等,则一直都只演一个角色。

  “我感到非常孤独、寂寞。”在2004年金鹰节颁奖晚会上,获得了“最具人气男演员奖”的周恩来特型演员刘劲 说。

  谈起当时的感受,刘劲告诉记者:“我们是站在伟人肩上的人,他们的伟大成全我们的高大。但我确实也感到非常孤 独、寂寞,而这种感觉在心里积蓄了近十年。观众对你越认可,你就越没法演别的角色,只能重复一个形象。对于一个职业演 员来说,这种痛苦、心理疲劳是观众所无法了解的。”

  2001年,刘劲在《欲望的代价》中演了一个反派,结果遭到了朋友、观众的严厉批评,“请你以后别再演这些乱 七八糟的角色了。”

  傅学诚和刘劲都想过激流勇退,但却被伟人角色“锁”住,欲罢不能。“和普通演员不同的是,我们已不只是一个演 员,而是领袖的代言人。”刘劲说,这种“光辉形象”,从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金鹰节后,有一个好本子找我拍,那角色我特别喜欢,片酬也高。但抗战胜利60周年到了,一批战争题材影片上 马,把我这两年的时间都排满了。”刘劲说,“革命战争题材影片一般都在一些很偏僻、艰苦的山区拍摄,说实话我们的工作 真的很累,但是片酬却很低,比一些商业运作的片子低多了。我只有自己给自己做工作,告诉自己肩负了多少人的期望。”

  “这时候要讲牺牲,讲奉献。”傅学诚如是说。“不能在生活中与电影里是两张皮,要学习领袖的精神。”

  中国人的特型情结

  和别的影视演员一样,特型演员也往往拥有一大批“追星族”。不过,“追星族”们寄托在特型演员身上的,却是一 种对领袖人物的特殊感情。这种感情,对特型演员们来说,也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

  刘伯承诞辰110周年之时,傅学诚和邓小平的扮演者卢奇去了四川开县。当地的群众知道这个消息后,纷纷赶来看 两位“领袖”,街道上挤得人山人海。“有一天两个青年人拿着筐礼物来招待所看我。原来年轻人的父亲曾经与刘伯承谈过话 ,很想念刘帅,觉得我特别像刘帅,想来看看我,但自己已经动不了了,所以特意喊儿子来。”

  刘劲也给记者说了一件让他特别感动的事情。有一次在火车上,刘劲和一位老人聊了很久。中途老人下车,在站台上 拉着刘劲说,“在我们心目中,周总理就像父亲一样,对他我们有一种亲情。你演周总理演得很好,希望在你身上能把这种亲 情延续下去。”“当时他的眼泪都要出来了,我也特别感动。”刘劲说。

  后来,刘劲给女儿取名为“来恩”。“一方面是因为我演周恩来演出了感情,另一方面,是希望把观众寄托在我们身 上对总理的感情延续下去。”

  刘劲笑言,因为在生活中要考虑“总理形象”,再也不能穿拖鞋、大裤衩去纳凉了,失去了一些自由,不过也“沾了 不少总理的光”。

  “有时候去逛公园,工作人员就说,‘嗨,您还买什么票,您来就行了。’这票肯定是要买,不过心里还是很高兴。 ”刘劲还回忆起,某次开车时,因为一个路标不清而不小心违章,被警察给拦了下来。“交警同志一看我,就乐了,说小平同 志刚走,总理又来了。原来卢奇的车刚刚过去。结果是我们都没被罚。”

  傅学诚也有过类似的交通违章经历,警察不但没有罚款,还再三嘱咐岁数大了的傅学诚开车要小心。

  领袖形象与时俱进

  2001年,电视连续剧《长征》登上荧屏的时候,观众一下子愣了。影视作品中满口方言的湖南人毛泽东、四川人 邓小平,在该剧中忽然说上了普通话。而蒋介石的扮演者更是让人大跌眼镜:既不是蒋介石专业户孙飞虎,也不是其他特型演 员,而是性格演员陈道明。

  而出人意料的是,该剧的反响非常好,刚开始无法接受的观众,也看得渐入佳境,认可了一些“长得不太像”的人物 形象。《长征》之后,姜文又演起了陈赓大将,据说还有人想请葛优扮演张学良、蒋介石,而正在拍摄的电视剧《国母宋庆龄 》中,马晓伟更是正反一肩挑,既演毛泽东又演蒋介石。

  很多评论认为,近年领袖人物扮演者选择上的变化,已宣告中国的影视艺术走出了特型演员独霸特型角色的阶段,领 袖人物的塑造从以往的形似走到了神似。

  “以往拍领袖人物,最讲究的是镜头、角度、方言。一定要说方言,尽量捕捉最像领袖真人的角度。”刘劲说,在《 长征》的形象塑造中,虽然可能一些演员看上去没从前的特型演员那么像,但他们却进行了大量观念、思维上的探索。

  “如何对人物进行解释,还原到什么程度,能不能真正的生活化,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外化出来,我们运用 了大量的细节,力求把人物拉回到他成为伟人之前的平凡人形象。以往周恩来的形象往往是平和、和蔼可亲的,但在《长征》 中,他会愤怒、痛哭,也会因为高兴而醉酒。”刘劲说。

  马晓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现在的化妆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外形上解决特型角色是非常容易的事 情了,而我们应该明白的是特型并不是简单的模仿秀,他需要演员用各自的积淀去拼演技、拼神似。”

  然而,给许多特型演员做过化妆、造型的著名化妆师王希钟却认为,人物的基本轮廓,以及与领袖人物相似的丰采、 气度都是必须的,不能完全抛开外型要求。

  “光神似当然不行,自身得具备一定的条件,不能说一点都不像。即使给特型演员化妆都很费工夫,更别说没基础的 人。”王老爷子还和记者调侃到,“你说让我去演毛泽东行不行?恐怕化妆技术再高观众也不认可吧。”

  在成功出演了《长征》中的毛泽东后,唐国强一度被媒体称之为“最神似的毛泽东”。不过,对从形似到神似的说法 ,唐国强却有些不以为然。“不论是特型演员还是我,在艺术创作上大家走的都是一条路子,那就是形神兼备。这是基本要求 ,不能脱离这一点去谈。”唐国强说。

  特型演员会消失?

  随着古月的去世,及一些老的特型演员逐渐淡出荧屏,人们有了特型演员后继乏人的担忧。不过,在第一代特型演员 傅学诚看来,特型演员面临的问题不是后继乏人,而是这种说法迟早要消失。

  “‘特型演员’这种说法,是从前苏联引进的。那时候从中央到各部门都非常重视银幕领袖形象的塑造,革命历史题 材的影片也非常多,‘特型演员’可以说是那个时期的产物,而将来可能会成为历史名词。”傅学诚有些伤感地说,“记得看 《开国大典》时,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可以乱真,现在再也看不出那种感觉了。像我们那样一批人,再难找了。”

  而特型演员们面临的一些无奈,也让一些年轻的演员对“特型”光荣避之不及。一位演员“私底下”谈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说现在演领袖也不是什么政治任务了,不用太担心被捆住,但如今是市场经济,演‘领袖们’的报酬也就和别的电视 剧的小配角儿差不多,还得冒很大的舆论风险,挑战前面的那么多‘高山’,太难了。”

  即使是周恩来专业户刘劲,也直言自己不想再说“特型演员”这个词,他希望作为演员的自己,能有机会诠释更多的 角色。

  “从影视作品的创作上来说,对伟大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赞颂高潮也过去了,我们那一代特型演员也算是过去了。”傅 学诚如是说。

  前苏联的特型演员

  鲍·瓦·史楚金

  扮演人物:列宁

  代表影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

  特型点评:形虽不似,神却甚似。

  鲍·瓦·史楚金是第一位扮演列宁的演员,虽然外型不具备相似的优势,却有着极强的形象捕捉能力,最终以出神入 化的演技塑造了列宁,因而也成为最受观众认可的银幕列宁形象。

  米哈伊尔·格洛瓦尼

  扮演人物:斯大林

  代表影片:《难忘的1919 》、《宣誓》、《伟大的曙光》

  特型点评:“都是特型演员惹的祸”。

  米哈伊尔·格洛瓦尼是前苏联扮演斯大林的特型演员,不光外型酷似,模仿斯大林的格鲁吉亚口音也惟妙惟肖。但斯 大林时代结束后,他却因为改不掉伟人口音,最终被迫退出银幕,1956年底,在寂寞中死去。

  精彩的类型演员

  和特型演员不同的是,有一批演员非常擅于在影视作品中扮演同一种类型的角色,被称之为类型演员。他们那难以复 制的气质和出色的表演,也让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种类型演员多出现在港产影视剧中,堪称香港银坛奇葩。

  搞笑类型人物:李健仁

  经典角色:如花

  代表影片:《九品芝麻官》、《唐伯虎点秋香》、《大内密探零零发》等周星驰系列电影

  经典造型:身高一米八、满面胡子茬的“如花”,在周星星的电影里常穿女装扮美女,并配以挖鼻孔的招牌动作。

  英雄类型人物:周润发

  经典角色:小马哥、许文强

  代表影视剧:《英雄本色》系列、《上海滩》、《喋血双雄》等

  经典造型:气质英雄是如何造就的?风衣围巾墨镜双枪牙签,一个都不能少!当然,也只能配在唯一的男主角发哥身 上。

  憨厚类型人物:郑则仕

  经典角色:肥猫、食神

  代表影视剧:《肥猫寻亲记》、《食神》等

  经典造型:体重达130多公斤的郑则仕并没有把自己的身材当成负担,他在《肥猫寻亲记》中扮演的迟钝、善良、 憨厚的轻度智障者“肥猫”,令观众忍俊不禁。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