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舆论监督一刻也不能放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09:48 北京青年报 | |||||||||
作者:潘洪其 经过新华社等媒体连续多日的报道和批评,7月18日,天津向外地车辆收取“进津费”的问题似乎出现了积极变化:京津塘高速杨村站已停止收费。此举引来途经杨村站的司机纷纷叫好,一些媒体也以《“进津费”停收了》为题,及时将这一喜讯公诸于众。人们都在心照不宣地期待一个结果:从杨村站停止收费开始,天津高速公路所有收费站的“进津费”不
假如人们的期待如愿以偿变成现实,则天津取消“进津费”无疑将成为一桩地方政府从谏如流、闻过则改的美谈,人们从中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舆论监督在推动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方面大有可为。然而,无情的事实很快给了众多媒体当头一棒:新华社记者最近调查发现,原来京津塘高速杨村站只是由于技术设备方面的原因暂缓收费,一旦技术问题得到解决,“进津费”将立即恢复,而其他收费站的“进津费”一直照收不误,从未有要停收的迹象。原来,由杨村站停止收费引发的天津“进津费”将被叫停的期待,不过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媒体以为自己的舆论监督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也纯属一个“美丽的误会”。 这段时间媒体上连篇累牍的有关报道和评论,已经将天津收取“进津费”的不合理之处揭示得淋漓尽致,但天津方面除个别人士做了一些解释外,权威部门始终未对舆论监督作出正面回应。与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提出的质疑相比,个别人士的解释既不全面,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比如,批评者指出,收取“进津费”违反了国务院办公厅2002年4月15日发布的《关于治理向机动车辆乱收费和整顿道路站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今后,除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明文规定外,任何地方、部门和单位均不得再出台新的涉及机动车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集资和政府性基金项目;严禁将车辆通行费平摊到所有车辆并强制收取……”等规定,对此就未见有任何解释。“批评由你批评,收费绝不含糊,任你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有关方面这种视批评如无物的态度,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在收取“进津费”的问题上,他们是不是下定决心,一定要赶一回“顶住舆论压力”的时髦? 之所以说“顶住舆论压力”是当下的一种时髦,实在是因为此类“逆舆论而动”的现象屡见不鲜。问题在于,一些决心“顶住舆论压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人,自己总以为是在“坚持真理”,但结果却常常被证明是在坚持错误。而且在有的时候,他们即便已经知道自己坚持的并非真理,但或出于爱面子“不好意思”立即改正,或由于在利益格局中陷得太深不能立即改正,于是仍然要咬紧牙关硬着头皮继续坚持下去,只有等到最后实在坚持不住了,才不得已放弃“顶住舆论”的努力。 舆论监督若能像《焦点访谈》的一些节目那样迅速奏效,固然令人倍感振奋,但在更多的时候,舆论监督更需要坚持“韧的战斗”,需要与那些决心“顶住舆论压力”者打持久战。所以,只要收取“进津费”的故事一天还在上演,媒体的舆论监督就一刻也不能放松。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