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内蒙古女警在高墙内架起一座“通心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15:33 内蒙古晨报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姜向锋 通讯员 王立文)这几天,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三监狱服刑的顾健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他知道该怎样面对并教育自己的孩子了,因为女警施教中心的贺警官告诉他:“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犯过什么错,你仍是孩子的父亲,父亲的责任永远不会变。”

  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11岁的女儿,是顾健从去年4月份入监以来的问题,他一直憋在
心里,有时看到身边的男警官,他却欲言又止,总觉得没法说而且也说不出来。直到今年5月份,他第一次坐在电脑前,与屏幕上的女警官“面对面”地谈出了他心中的困惑。经过与女警施教中心的女警官几次谈话,他的心里不再有负担了。

  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三监狱女警施教中心从去年9月份挂牌成立以来,已有1000多名服刑人员通过网络接受了谈教。女警施教中心不仅为他们答疑解难,排解思想上的一些困惑,还为他们请了法律专家,使服刑人员对法律知识有了更多了解。

  春风化雨树新碑

  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三监狱共有70多名女民警。由于工作性质,过去她们一直未能直接参与监狱的管理工作,只是在机关、警卫队或者在内勤做一些工作,而且,因为该监狱是男监,按照有关规定,如果女民警要进入监区,必须有两名男民警陪同,这也使得民警的工作效率受到了一定制约,长期以来,造成了女民警资源闲置。

  如何有效利用这一资源,让女民警充分发挥其情感细腻、耐心等特点,真正站到男干警不可取代的位置上,成为自治区监狱管理局相关领导和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三监狱领导思索的一个问题。

  去年,由自治区监狱管理局相关领导和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三监狱副监狱长韩万平带队一行人到山东等地进行考察,借鉴外省区先进经验,回来积极筹备并组建了区内首家女警施教中心。通过公开选拔,3名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热爱此项工作并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女民警于去年4月份成为了女警施教中心的首批工作人员。2004年9月份,女警施教中心正式挂牌。

  敞开心扉迎希望

  现在,女警施教中心有女民警4人、主任1人,下设有心理咨询专家指导组、心理咨询工作室、网络谈教工作室、希望之声广播室和法律援助工作室。通过双向可视计算机网络谈教设备开展此项工作。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运作,女警施教中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上半年,共有500多人次通过网络接受了女民警的谈教。

  一位名叫赵金的服刑人员曾经情绪波动很大。他对记者讲,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因为家里人没人管他,自己刑期又太长,所以很苦闷。自从有了女警施教中心,他通过网络向女民警谈出了心中的想法,女民警告诉他外面有很多事要做,家人也都在企盼着他们。赵金感觉到了一丝轻松,他说:“她们和朋友一样的谈话,让我触动很大,我没想到她们会给我们亲情般的温暖。从开始的不了解到现在的主动去谈话,我会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她们的说法去做,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赵金最后对记者说:“人生本来就有坎坎坷坷,为了她们(女民警)的工作,我也要早日出去!”

  女警施教中心成立以来受到了广大服刑人员的好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一位服刑人员在向希望之声广播室投稿中写道:“通过简单的操作,我看到了屏幕上的贺警官,且不说她那英姿飒爽的神态,就说她那亲切的话语足以让我感动,她的一字一句都透露着一个大姐姐般的关爱,此时此刻,又有什么能比说上几句暖心的话语更为重要呢?”

  不仅仅是服刑人员有很深的感触,女民警也有了很深的体会,女民警贺蒙栗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感想:“从前只是从犯人的档案中了解一点情况,但对他们的思想、生活却了解甚少,在他们与我们之间总隔着一层什么东西,现在的感觉就是我们都是人,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会尽力去感觉他们,了解他们,感化他们。”

  干警与犯人之间要从单一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再有所进展,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因为犯人从前没有倾吐对象,使他们对民警信任、认可并真正地倾吐心声有一个尝试的过程,经过试探与逐步了解,绝大多数犯人对民警已经打消了疑虑。贺蒙栗向记者谈到,女民警们在做一项非常人性的工作,有时是他们的朋友,有时又像是长辈,而有时则像亲人。她说:“虽然他们是犯人,但同时也是处于困难时期,也需要家人的亲情与温暖。”在工作中,民警贺蒙栗常对犯人说一句话:“我们不认可的是你的罪行,并不是否认你的人。”她说有时并不需要对他们说什么,只要用心去听就行了,有时只要说出他们的优点,鼓励他认可他,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与犯人交流的过程中,女民警们也有了自己的收获,贺蒙栗说:“每一个犯人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经历,而对另外的人都是经验教训,通过与犯人谈话,我也给自己总结一些经验,比如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等。而且,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需要足够的尊重与肯定。这一点尤为重要。”

  任重而道远

  目前,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三监狱新入监的犯人都要与中心的女民警谈话,而女民警再拿出“思想动向报告”并参与狱情分析会,提出一些管理的建议与措施。

  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工作职责就是要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罪犯进行心理测试,分析罪犯的心理状况,预测罪犯的行为表现,甄别罪犯的危险性倾向,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变罪犯的不良认知结构,疏导其不良情绪,恢复其健康心理,健全其人格,从而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稳定监管秩序发挥积极作用。

  因为此项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女警施教中心的李主任向记者说出了目前面临的困难,“目前我们苦于专业人士较少,需要更好地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并要不断加强学习。”

  目前,为了搞好这项新的工作,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三监狱除专门培养了少数民警外,还邀请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心理学教授、内蒙古第三医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等专家共同研究和指导矫治罪犯心理异常的工作。此外,还邀请了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专家进行法律咨询与法律服务。

  据李主任介绍,下一步女警施教中心将积极引进社会资源,使此项工作不断健全与完善,将女警施教中心的工作人员扩展到6至8人,不断发展壮大这支队伍。通过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工作,帮助罪犯有针对性地矫治各自的犯罪心理,克服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里的各种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经常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人生,改造自己。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