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择校费投射的不公正是最大隐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11:15 中国经济时报 | |||||||||
作者:杨涛 又是“择校费”惹的祸!尽管可能实际上并不需要10万元钱,然而,据介绍,尽管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但现实中许多家长往往要付出多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费用。在各地,公办学校按照“一费制”的收费政策执行,而依托公办学校举办的民办学校和按民办学校机制运行改革的实验学校则高价收费。如果通过考试能够上这些集中当地优
“择校费”的背后,则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在各地都是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于少数的几个学校,于是各个学校就分成了三五九等,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自然就是好学校了,也自然让学生家长们趋之若鹜。一些地方,是公开以权力来分配这些教育资源,如河北沧州东光县实验小学就曾经违规将今年招生对象限定为“县城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干部职工子女”;更多的地方就是公开收取高额的“择校费”,以财富来介入分配教育资源。 然而,无论是以权力介入分配教育资源还是以财富来介入教育资源的分配,都是一种不公正。因为,教育是社会起点公正的保证,每个人的出身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可能不同,但是如果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就可能凭借自身的力量改变命运,教育使得社会阶层的流动成为可能,也因此能大大地缓和社会矛盾。因而,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必须将教育资源平等地分配给每一个受教育者,让每个人在人生的起点享受到公正,才能培养对社会的信心,这种“人之初的公正”是非常重要。 如果“人之初的公正”得不到保障的话,就会给接受教育的学生幼小的心灵投下难以磨灭的阴影,一种对社会的公正不信任的阴影。弱势的学生中,一些学生如同秀秀一样,以自杀等极端方式婉转地表达自身的不满,另一些人可能就是长大以后自暴自弃,报复社会;而依托权力或财富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则从小就经历了用权力与财富可以改变公正规则的体验,在其长大后就可能将这种意识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社会公正带来极大创伤。这种由教育不公正,而投射给孩子心灵中的阴影也许是最值得我们担心的事情,但愿秀秀的事件能给我们敲响警钟。 如今,一些专家呼吁,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教育券”制度,由学生自己来挑选学校;而在一些地方,也在努力地探索使教育资源平等分配的措施。如徐州市委书记徐鸣在其辖区内推行“无差别教育”,不支持把优质公共教育资源转变成高价民办资源。希望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正、合理,这类悲剧不再再三重演!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