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四川出现猪链球菌病专题 > 正文

四川资阳每年病死猪两三万头 大部分被农民分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0: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四川资阳每年病死猪两三万头大部分被农民分食
  第一批出院的吴代勋看上去恢复得不错,但自己觉得“身体还是有点软”。新华社发

  7月29日上午,卫生部部长高强赶到疫情最集中的资阳进行调查。高强在调查中指出,农村地区的应急防疫方面确有薄弱之处:“我发现基层防疫有薄弱环节,14日CBD接到报告后,反应快,从24日到29日工作很有成效,但14日以前,其实农村基层就有了这个病,但基层没有人发现。”

  据了解,资阳市是四川省的生猪产业大市,在当地农村,千家万户都有养殖生猪的传统,每年病死的猪大约有两三万头。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患者均为农民,发病前大多有非法私自宰杀、加工病死猪的经历,而且他们手上均有伤口。此外,资阳农村在严防病死猪肉流通环节上,也存在一些空白点……

  目前,死亡人数的上升幅度已经减缓,17位病人已经治愈出院,还有很多病人度过了危险期。

  据新华社、央视《经济半小时》

  医院探营 普通感染者不会有后遗症

  四川省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科主任江南,是省卫生厅派到资阳指导抢救的专家。之前记者曾多次要求采访,但她都没有时间,7月29日,她终于有时间接受记者的采访了,因为很多病人都度过了危险期。江南对记者说:“我觉得比前几天轻松多了。”

  脑膜炎型病人曾被迫绑在床上

  江南教授带着记者看了一些从危险期抢救过来的病人。其中有个病人是脑膜炎型,在感染链球菌的病人中属于比较严重的。江南说:“病人来时整个情况不好,但现在能自己吃饭了。”

  这位病人叫唐兴文,7月24日入院的,由于神志不清,有过激的反应,医生不得不把他的手脚绑在床上,记者见到他时,绳子已经取掉了。唐兴文的妻子说:“没有人民医院的老师,这人早没了。”

  采访中,记者还看到了一位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他叫李合昌,当时送进来的时候情况就很危急。由于病情比较重,李合昌的喉管已经被切开。照料他的护士说:“7月26日送进来时,有可能要死亡,现在我们正在全力抢救他。”

  记者问:“能抢救过来吗?”现场的一位医生表示:“我们会尽力,病人血压、心跳各个方面生命体征都比较正常。”

  猪链球菌病完全可以防治

  据介绍,尽管很多人都在康复,但还没有完全达到出院的标准,因为疾控中心内部制定了一个比较严格的出院标准,四川省卫生厅应急办公室主任苏林解释,这也是为什么只有12个患者出院的原因。

  对于出院病人是否会有后遗症,苏林认为除了脑膜炎本身会产生后遗症外,普通感染猪链球菌的患者不会有后遗症。

  医生告诉记者,链球菌种类很多,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水、尘埃、动物体表、消化道、呼吸道等都有存在。这次引发疫情的猪链球菌病,主要经过损伤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临床一般呈败血型、脑膜炎型和关节炎型,是完全可以防治的,不必恐慌。

  现在,来自北京等地的医学专家,正在资阳协助当地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性治疗,因为已经确定了病因,因此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前几天,17位病人已经治愈出院。

  疫病探源

  养猪 今后再也不敢“刨”死猪了

  家住资阳市郊区的吴代勋是第一批感染猪链球菌的患者,也是第一批于7月26日出院的患者。记者找到吴代勋时,他刚从村里回来,大病初愈的他显得很憔悴。他告诉记者,“身体还是有点软”。

  带着伤口“刨”了头死猪

  谈及当初患病的前前后后,他记忆犹新:“7月8日早晨,我弟弟吴代彬家的一头肥猪忽然死掉了,便喊我去帮着‘刨’猪。当时我手上有一处结了痂的小伤口,谁知‘刨’猪时在热水里一泡,痂掉了,我也没在意。第二天下午3时多,我睡醒午觉后便觉得头昏眼花、四肢无力,走路都是‘飘’的。当时以为感冒了,但是到村里的个体诊所输了两瓶液后,还是没有好转。一看不行,我兄弟他们赶紧把我送到市三医院了。”

  记者问:“明知是病死猪,你咋还敢‘刨’呢?”“哪个晓得嘛?这么多年,村里哪家人死了猪都是‘刨’来吃掉或卖掉,从没听说有人‘刨’死猪‘遭’过。”一旁的吴代勋的弟媳申根菊插话说。

  赤着脚就在猪圈里走

  但是,这次患病的经历对吴代勋教训太深了。他说:“为了一头病死猪而得病,治病花钱不说,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太不值得了。”

  记者了解到,养猪在当地是补贴家用最有效的方法,吴代勋患病前就养了3头猪。但在他弟弟家的猪圈里,光线昏暗、不通风、很闷热、气味也很大。而且我们发现,在这样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他弟弟一直是光着脚在猪圈里走。一直到现在,他弟弟都觉得吃死猪是很正常的事。吴代勋很可能就是因为居住在这样不卫生的环境里,因为传统的生活习惯而感染上猪链球菌的。

  卖猪 知道是死猪还推到街上卖

  除了养猪,在流通环节,也有可能感染上猪链球菌。7月25日,来自资阳市宝台镇拱城村的患者杨辉仙被送进了资阳市第一医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杨辉仙是因为吃了从市场上流出的病猪肉才感染的。

  村民:病死猪卖一头算一头

  7月18日,杨辉仙的丈夫看见同村村民杨宣清推着两头死猪去市场,就花15元买下了其中一头。这头花15元买的猪重六七十斤,一家人吃了好几顿,最终是杨辉仙被确诊患上了人-猪链球菌病。根据她提供的线索,记者又找到了出售病猪的杨宣清。杨宣清承认卖的是死猪:“我只知道它是死了,就把它弄到街上,卖一个算一个。”

  杨宣清家里一共养了3头猪。18日那天突然死了两头,他舍不得扔,于是运到市场去卖,结果一头在途中卖给了杨辉仙家,另外一头则卖给了猪贩子,“具体是谁不知道”。资阳有关部门也曾调查过那头病猪的去向,但没有结果。杨宣清的妻子还告诉记者,她家剩的那头猪19日也突然死了,这次她没有再去卖,而是请亲友吃了一顿。

  检疫:没出事就没人来管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在养殖中病死的猪,很多当地农民的处理方式就是两种:多数是自己屠宰、分食;小部分出售给非法商贩。一位村民认为:“猪死了吃也没什么,从盘古开天辟地没听说过猪肉有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因病死亡或不明原因死亡必须实行无害化处理。但村民告诉记者:“以前没有人管,没出事就没人来管。”

  在资阳市畜牧食品局,记者见到了连续忙了半个多月的局长安维宁。安维宁承认,农民私自宰杀病死猪的现象确实存在,这也是当地多年的做法,管理部门也长期进行宣传教育,但效果很难保证。

  贩猪:每年数万头病猪成隐患

  对于记者提到的病死猪肉进入市场的现象,安维宁则表示,这个情况目前还没有掌握。而就在杨辉仙家采访期间,村民们告诉记者,在当地有人专门收购病死猪肉。

  记者了解到,资阳作为畜牧业大市,2004年生猪出栏量500多万头,病死率为百分之零点五,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死亡率,但由于养猪基数大,每年病死的猪大概在两三万头,而这些病死猪肉的流通,成为导致这次疫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防疫 “挨家”通知了还有人吃病猪

  记者在资阳农村了解到,基层防疫也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有一位叫孙翠菊的患者是7月25日收治的,直到住进医院她才知道,自己是3天前吃病猪肉得的病。

  村民刚刚知道禁止吃病猪

  据记者了解,7月20日,资阳就向全市发出通报,禁止宰杀食用病死家畜,那为什么在这之后孙翠菊还会食用病死猪肉呢?记者找到了她所在村的负责人张高忠。

  张高忠向记者表示,孙翠菊染病只是偶然的一个疏忽。21日他挨家挨户通知了,但当时孙翠菊在山上,去通知的时候就没找到人。事后镇里给了他党内警告的处分,他自己觉得很委屈。但孙翠菊的邻居说,她也是刚刚知道有禁止吃病死猪这回事,而且是听旁人说的,并不是村里的领导告诉她的。

  “可能在宣传上有薄弱环节”

  这次因为防治不力而受到处分的,不止张高忠一人,在雁江区委,记者看到了一份东峰镇镇委书记魏贵成的免职文件。在东峰镇镇委,记者见到了魏贵成。

  7月22日晚上10时资阳发出紧急传真,要求所属辖区不得在23日以后出现私自屠宰的病死猪肉,但事情却偏偏发生了。据魏贵成说,23日凌晨3时,东峰镇一位农民家的猪死了,9时多,这位农民请了一个邻居帮忙杀掉吃了,邻居和他本人都知道通知的内容,但都抱有侥幸心理。

  魏贵成也认为自己很委屈———农户知道镇里的紧急通知,可就是没照办。但是面对躺在医院的村民,他觉得自己还是负有一定责任的。魏贵成说:“我反省过,可能在宣传上有薄弱环节。”

  防疫不力要追究一把手

  据新华社电

  四川省对防疫不力的地区和部门,将追究一把手的责任。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出的紧急通知提出,各地、各部门的行政一把手是本地、本部门应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的第一责任人,对因渎职、失职、工作不落实和瞒报、漏报、迟报疫情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损失的,要追究一把手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通知强调,要阻断疫源,加强生猪疫病防治,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预防为主,实行市包县、县包乡、乡包社、社包户的责任制,进行生猪疫病的拉网式普查,全面开展预防性消毒工作。对接触病死猪的人员,要进行一次普查,逐个进行体检,并进行预防性用药。要主动搜救病人,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媒体让农民挖病猪拍照

  本报讯

  据《重庆时报》报道,资阳疫病引起许多媒体关注,但个别媒体为了一张图片,居然造假。7月28日,某境外媒体为了拍一张当地掩埋病死猪的照片,竟然到一个村里,花钱请不明就里的农民将刚刚掩埋掉的病死猪挖出来,然后再找村民重新掩埋,以便其拍摄照片。资阳市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对这家境外媒体这种可能让病毒二次传播的做法当场制止,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来源:广州日报)

  相关专题:四川出现猪链球菌病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