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周毅平:姚家岱血战中主歼日军中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6:44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老兵档案:周毅平,1927年出生,祖籍泰州市口岸镇,十二岁参加革命开始抗日,1940年参加了郭村战斗、黄桥决战等,1941年在叶飞司令的率领下参加了姚家岱战斗,粉碎了敌人的七路大扫荡,俘获了3名日本鬼子,首创苏中抗日根据地俘虏日军的记录。之后参加了抗大五分校的学习,抗大毕业后在南通、东台等地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调到南京军区,1962年到1965年在西藏军区任职,1965年以后在边防五十二师政治部工作,1970年到1982年调到成都军区任职,1982年之后回到了苏州。
一曲《松花江上》刻骨铭心 周毅平,1927年出生,祖籍泰州市口岸镇,十二岁就参加了抗日救亡的斗争,15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位亲人相继死于抗日战争中。提到当年抗战的往事,79岁的周老仍记忆犹新,尤其是年少时发生在他家乡的那段抗日历史,对他后来参加革命斗争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依旧印象深刻…… 1937年,“八·一三”事变在上海爆发,11月上海沦陷。之后不久,一批自称是于学忠部队的东北军从江南逃到了泰州江边乡间的口岸镇一带,人心惶惶。一个年青的东北军官对口岸镇一带的老百姓说:“同胞们,日本鬼子于1931年9月18日出兵东北,抢占了我们的东北三省,烧毁了我们的家园,杀害了我们无数的父老兄妹,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们,必须团结起来,坚决抗日呀!”对于日本鬼子的凶残,不消灭他们就要灭亡的念头第一次深入到周毅平的心中,那个东北军官教唱的一曲《松花江上》,更是唱出了当时不少老百姓的心声,许多少年都跟着学,当时周老才11岁,也跟着学唱,时隔了六十多年,至今周老还能唱上个七八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爹娘啊!爹娘啊!……”没过几天,东北军离开口岸去了徐州,但那渴望抗日救国的歌谣却永远地留在了周老的心中。 为避日军烧杀躲进地洞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扬州动乱不安,周毅平的哥哥周礼失学回到家中。为了寻找抗日救国的工作,1938年初,哥哥就离开了口岸镇去了县城。这年,周毅平的姐姐因病去世,他被接到口岸镇西乡五圩外婆家住。此时,日寇的军舰已经停泊在龙窝口与洋湾的交界处,封锁了长江要道,白天常听到枪声,夜晚军舰上就向岸上打探照灯,附近老百姓都提心吊胆害怕鬼子上岸烧杀。许多老百姓就自发在自家屋后挖地洞,作为临时躲避日军烧杀的场所。一个地洞大概有两人深,一次能躲避五六个人。周毅平还记得一次他还在睡梦中,突然听到有枪声,外公外婆就把他叫醒,用被子包着身子飞快地带着他躲进地洞,直到天亮也没有敢合眼,不时听到地洞外面有枪声。 堂兄人头被挂在树上示众 1938年冬天,由于内奸告密,驻扎在四圩龙王庙里的抗日自卫队在一天夜里遭到偷袭,除了一个人躲在佛像背后幸免于难外,其余的三十个抗日自卫队队员均遭日寇杀害,周老的二舅和堂兄也在其中。据领尸人回来说,那些来不及持枪反抗的队员,都被鬼子用刀活活地杀死,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血泊中,有人身体还被刀砍成了几段,惨不忍睹。自卫队的队长也就是周老的堂兄,人头被鬼子用刀割下吊在庙门前的树枝上示众,周老的二舅被刺了十几刀,肠子都被捅了出来,衣服被鲜血染得通红。一个月后,周老的外婆由于伤心过度去世了。失去亲人的痛苦让周老更加牢记日本侵略军的罪行,明白只有打倒日本鬼子,才有生存之路,要抗日的决心不断涌上心头。 父亲弃商从军组织游击队 1938年春,周毅平已经12岁,进入了乡间高小读书。这年因日寇封锁长江,周的父亲不能去江南做生意,在目睹了日军的暴行之后,他觉得只有抗日才有出路。于是在民间自发收集了日寇散落的十几支枪,又制作了十几把单刀,组成了三十余人的抗日游击队,在口岸镇乡间一带活动。此时国民党鲁苏皖游击总指挥部的一个营驻扎在口岸镇的三官殿,经常与军舰上登陆的鬼子火拼,但是对于日本鬼子“要钱、要粮、要花姑娘”的行为不闻不问,暗地里与日本人和平相处。周的父亲觉得这支队伍抗日不彻底,就秘密去县城找了周毅平的哥哥。这年秋天的一个夜里,哥哥和父亲突然回家,连夜收拾东西,把周毅平叫到小房间里对他说,这次回来主要是动员游击队到李明扬的三纵队八支队,去参加一支坚决抗日的队伍,今晚就走,你就和我们一起去抗日吧。于是周毅平就收拾好简单的行装,跟他们和在外面放哨的两位士兵一起,在黑夜里穿过几个村庄,到了李家祠堂。游击队的三十多个队员已经在那里整装待发,半小时侯后,他们一起神不知鬼不觉的穿过玉米地、高粱地,向东北方向前进。天亮时到达了泰兴的大泗庄,直到傍晚终于到达了三纵队八支队的所在地———丁家桥。周毅平的哥哥此时已是警卫连一排排长,父亲被任命为支队部副官,在这里他感受到了浓重的抗日气氛,不久就学会了很多战斗歌曲,《大刀进行曲》、《八百壮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 姚家岱血战 主歼日军中队 1940年,周毅平14岁,在部队的大半年生活让他经常听到新四军许多英勇杀敌的故事,作一名军人上战场杀敌成了他一个莫大的愿望。6月底,周同新四军一起边打边开进江都,参加了郭村战斗,还戴上了“N4A”的臂章。接着被调任为团首长的警卫员,参加了青年突击队;尔后跟随陈毅、粟裕指挥的大部队东进,半年里参加了黄桥决战等十多次战斗。 1941年1月,日本鬼子分七路向抗日根据地进攻,新四军在泰州地区投入了反扫荡的斗争。叶飞司令采取与敌人“兜圈子”的战术,在抗日根据地与敌人周旋。一开始派三团、独立支队伪装成主力,在靖泰南线向孤山、老庄等地发起进攻。叶飞司令则率一、二团秘密出现在泰(兴)黄(桥)公路上,包围了日寇和伪军的姚家岱和石梅两个据点。 当时姚家岱据点有日寇一个中队三十余人,驻扎在姚家岱东头的一座庙里,伪军两百多人驻扎在村子里的老百姓家中。4月17日这天夜里,一营攻打庙里的日寇,二营三营负责围攻伪军。下半夜4时左右,云层遮住月色,伸手不见五指,侦察参谋带一个班走在一营前面二百公尺远,忽然听到对面拔刀的声音,刀面在空中闪动着微弱的寒光,我军意识到这是日寇夜间巡逻的指挥官,于是将上膛的机枪举起向他发射,侦察员们也跟着射击,只听到对方一声“叭咯呀噜”,双方就对打了起来。日寇的一个小队长被周毅平打成了重伤,日军还边打边退,在据点里慌乱地向四周乱射击。二营三营则迅速把村庄里的伪军包围起来,并割断了与日军之间的联系。一营飞速把日寇固守的庙包围起来,敌人用重机枪与我军相持了一段时间。接着我部调整了进攻方向,并组织了突击队,以停止射击来迷惑敌人。突然我军吹响了冲锋号,全团发起总进攻。枪声、迫击炮声、手榴弹声划破夜空。我军突击队迅猛地由东侧爬上了日寇防守的屋顶,揭开瓦片,向屋里猛甩手榴弹,使鬼子慌了阵脚,直到天亮战斗胜利结束。 此次战斗全歼日军一个中队三十余人,伪军二百多人。其中击毙了日军中队长(泰兴城防司令)加姻养义,俘虏了3名鬼子,首创苏中抗日根据地俘虏日军的记录。同日,二团也全歼石梅据点伪军三百余人。叶飞司令乘胜再战,又连续攻克十余个敌据点,粉碎了敌人的七路大扫荡。缴获重机枪一挺,弯把子轻机枪三挺,小钢炮两座,三八式步枪二十支,指挥刀两把,望远镜一具,黄呢军大衣、军帽各一件,还有五个黄色布条做成的护身符,上面有日文:为天皇而战,保平安(中文译文)。 姚家岱战斗胜利后不久,周毅平就被派到抗大五分校参加学习去了,接着开始了边战斗边学习的生活,先后去了南京军区、西藏军区、成都军区,为保卫祖国的和平与安宁付出了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当年抗战的那段少年往事,成为了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永远地留在了周老的心中……(王娟)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