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台风麦莎专题 > 正文

浙江124万人大转移防御台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02:50 现代金报

  这次台风来势迅猛、强度大的特点,浙江全面、迅速组织危险地带的人员撤离。台州、宁波等沿海地区危险地段工厂已实行停工,中小学校全部停止各类假期活动,关闭旅游景区、组织游客安全转移,并减少外来人员户外活动。据省防办下午最新统计数据,截至5日18时,全省已安全转移、撤离人员124万,其中,海塘外和标准海塘内15万人,危房内转移48万人,船只回港人员15万人,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6万人,易受洪涝危险区5万人,其他35万人。全省回港避风船只4.13万艘。记者 岳德亮

  台州

  20米海浪中生死大营救

  金报讯 当记者从台州温岭的石塘镇采访出来时,已经是深夜10时,街上看不到一个行人。和刚才热火朝天的场面截然不同的是,只有呼啸的狂风和滂沱的大雨。而就在这个寂静得只听得到风声的小镇里,刚刚完成了数千人的大转移和有上百军警民一起参加的惊心动魄的大营救。

  晚间的海上大营救

  晚上6:30左右,石塘镇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在石塘海边的大坝边,有人落入海中,还有几个人就在附近求救!接警后,正在当地组织群众转移的温岭市公安局局长邱福康和石塘镇镇委书记吴玉林火速率领派出所和边防站的工作人员60余人赶到现场。室外已是风雨交加,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是当地一名养殖专业户因为害怕台风刮起的风浪使他养在海里的鱼虾受到损失,才下海修理鱼排的。结果风浪太大上不了岸。附近赶来救援的3人不但救不了他,反而也被困在大坝那一头回不来了。虽然救援人员穿上了救生衣,绑了绳索,组织了突击队,但由于连接大坝和岸上的小桥正好处于风口浪尖上,扬起的海浪超过20米。营救失败了。

  急中生智,营救人员叫来了当地有名的见义勇为青年———郭文标。闻讯赶来的郭文标驾着他自己的船,从另一边过去,但由于天黑浪大,还是找不到落水者。最后,落水者在另外3名被困群众的协助下上了大坝,但由于“水漫大桥”,他们无法上岸,只得在大坝另一端的修船厂过夜。而救人的郭文标也因为大浪无法将船靠岸,只得舍船自己游上了岸。

  多人被劝服转移

  昨日晚上9时许,当记者见到温岭石塘镇陈庆元镇长助理时,他那件黄色的雨衣已经当成工作服穿了整整一天,手上的公文包也被一支粗大的手电筒代替,“没办法,今天还得通宵穿下去。”

  据介绍,从上午开始,受台风影响可能性最大的石塘镇已经说服了2000多名居民安全转移,这些居民包括危房的居民、地质灾害点的居民以及居住于临时工棚里的外来务工者。“动用的武警边防战士、民警和政府工作人员超过1000人次。”陈庆元介绍说,这些居民都被安置在附近的学校和政府大楼以及亲戚朋友家中。

  据悉,在这次转移行动中,政府各个部门下了很大功夫,不少以前一直不肯转移的群众也成功地被劝服。昨日下午,一名自觉见多识广的某村老村长面对民警的劝说,执意不肯离开他的老屋。直到镇里的干部找来他的女儿做工作,他才默许了边防战士把他和他的4个孙子孙女抱上警车。记者 程超

  绍兴

  精兵强将护省重点工程

  金报讯 由于“麦莎”带来的潮水可能是“百年一遇”,曹娥江大闸的围堰可能受到建成以来最大的冲击,而一旦围堰被冲出缺口,占地2000余亩的曹娥江大闸工地将受到严重威胁。

  “快,所有人员3点钟之前必须全部撤离。”绍兴曹娥江大闸建设管委会主任邵全卯一边挥着手,一边焦急地说道。因“麦莎”来势凶猛,绍兴市防汛指挥中心决定将滨江的2.5万余名群众和工作人员紧急撤离。而作为省重点工程———投资15亿元的浙东引水工程枢纽曹娥江大闸的防护工作也成了重中之重。

  三道工作加固围堰

  为保证曹娥江大闸的安全,曹娥江大闸建设管委会制定了3项措施,加固围堰。

  三道防卫工作以第一道将围堰加高两米最为关键,在8月4日晚上11点接到受命的绍兴某工程队在次日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于凌晨5点开始集结,8点半正式开始加高工作,投入数十辆工程车,百余位精兵强将,从40余里外的地区源源不断地运来石块,再均匀地加高在长达1500余米的江堤上,所有工作在下午4点多就基本完成。

  在8级左右的狂风中巡查

  管委会主任邵全卯昨天几乎度过了一生中最忙的一天,从上午到下午5点,他率领一小分队至少4次赴工地巡查,挨家挨户地检查防护工作和撤离情况。巡查小组在8级左右的狂风中,进行地毯式检查,到下午4点前,除了加高围堰的施工人员外,工地上再无其他人员。见习记者 曹宇震

  温州

  镇长当“保姆”

  金报讯 据温州市气象局发布,“麦莎”将正面袭击乐清,昨天下午4:30左右防汛办已经发布了乐清、永嘉、洞头、温州市区和瑞安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截至昨晚,整个温州市已经紧急转移群众294830人,占预期转移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本报记者于昨日中午赶到乐清蒲岐镇海边,深入一线关注温州市民抗台。

  不愿撤离,强制转移

  昨天下午,乐清各地紧急行动,对易发生山体滑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严密监视,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地点,及时组织撤离转移。记者在位于瓯江口上的蒲岐镇娄岙村现场看到,蒲岐镇专门组织驻村干部和请来派出所干警,对不愿意撤离人员作强制转移。

  “这个学校里的房子,是砖瓦砌的,很牢固,连玻璃窗都密不透风,住这里我们不害怕了。”来自贵州的砖瓦工人家属美花说,上次的“海棠”她就怕得一直不敢睡觉,这次她还是很害怕,不过她说,住在学校里,比住他们海边的砖瓦工棚要安全多了,上次台风过后,她回海边工棚的时候,发现自己家的工棚连顶都没有了。

  镇长当起了“保姆”

  “不要哭,不要哭,你最小也最乖,又漂亮,不能哭。”在蒲岐镇小学一幢教学楼的底层,蒲岐镇长包建武,被大大小小的孩子搞得有点哭笑不得,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起来。由于这个位于瓯江口的小镇上需要撤离人员太多,撤离人员把大大小小的孩子,抱到临时安置点———学校后,又赶紧跑回家转移自己的急需物品去了,于是包建武就成了外来务工人员的临时“保姆”。“主要是怕孩子走丢和被拐骗。”包建武说。

  整个蒲岐镇撤离了1600多人,其中有很多是孩子,包建武只得从这个学校转到那个学校,临时“保姆”的身份一直延续到昨天傍晚。见习记者 曹薇 实习生 叶瑜

  相关专题:台风麦莎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