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台风一族:我想站在台风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00:38 竞报 | |||||||||
“感觉真的很爽!” 昨天,随行上海中心气象台追风车进行采访的《新民晚报》的女记者陆梓华,向本报记者这样表述“追风”的感觉。台风“麦莎”裹挟狂风暴雨奔至上海时,上海中心气象台追风车派上了用场。
在对中央气象台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备战与迎战台风,与往年有极大的不同:从6月1日起,中央气象台对进入我国近海的台风定位与气象服务,从以前每3小时1次变为1小时1次的,监测密度从以前1小时内到现在的15分钟内,全部下放到地方气象部门,实时地与地方省台进行可视会商,达到最佳预报。 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风 “因为不能确定麦莎究竟什么时候到达,我们就一直在上海气象局守着,一直守到半夜十二点多。”让陆梓华感到欣慰的是,她的这次坚守没有白费。凌晨一点多钟,“麦莎”光顾上海,上海气象台待命已久的追风车向着台风的方向出发! 陆梓华上了追风车,与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一起体验了一次追风之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风!”她说,“我们坐在车里,感觉车子在晃,人好像在跳,像地震了一样。” “我不光从车里看到了,还下车体验了一下呢。”陆梓华说,她每过一会就下车去感觉一下,“风很大,雨并不大。我的眼睛完全睁不开,手里的伞也根本撑不开。” 记者问她看到天空是什么颜色了吗?她说好像是红的,然后又说不很确定。“我当时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裙子上了。”她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因为出来时太急,没有换衣服,大风一吹,生怕我的裙子飞起来了,我只顾拼命地捂着裙子,哪里还想到去看看天空?” “当时追风车沿着防汛墙的方向行进,浪特别大,感觉真是蛮爽的!”陆梓华重复道。 受电影《龙卷风》启发 追风车是在台风中追着风跑吗?昨天,上海中心气象台副台长杨礼敏笑着说,这是大家对追风车的一个误解。“追风车的真名应该是气象灾害监测车,是用来进行天气监测的。不过,它是移动的,不像我们平时的监测点是固定的。”杨礼敏是“追风小组”的领头人,在追风行动中他感受到一种普通人难以体验的快乐。 “‘麦莎’初到时我们并没有出动,而是等到凌晨时分才行动。因为观测到云系外围马上接近上海。”杨礼敏说,启用追风车是受到了电影《龙卷风》的启发,但他们的追风行动并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激烈,或者哪里风大就去哪里,他们选择时间和地点的原则是证实观测结果。 追风也有危险性 “一路上风很小,雨也不大,但是一到了目标地点奉贤海塘,风也来了,雨也来了。”杨礼敏说:“这说明我们的监测结果是准确的。以前我们没法到达现场,现在事先半个小时就可以把车开出去。以前我们不敢轻易发布监测结果,经过追风车的证实,以后我们就敢报了。” 对于追风行动是否具有危险性,杨礼敏说其实还是有的。“为什么要到奉贤海塘?因为它是上海范围内我们能接近台风的地方,也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有些位置可能更好,但是危险性太大,毕竟,我们的车还是普通的车,只不过是装备了现代的监测仪器和通讯设备罢了。” “紧张的气氛让人窒息” 9日下午,在中国气象中心二楼的会商室,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钱传海,他是台风科高级工程师,从事台风预报与服务已经整整12个年头了。 提到台风,钱工讲述了去年8月12号,“云娜”来临时,他亲临一线进行现场预报与服务的经历,尤其令他难忘:“当时,我就在浙江温州市气象局会商室,‘云娜’是当天晚上7点30分从温岭石塘镇登陆的,我们好多气象专家与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实时地提供最新的监测信息,包括雷达平均6分钟1次的图像,还有10分钟1次的地面加密观测,及时准确地给当地领导;另一方面,要把所有数据给本部门相关人员作参考,同时还有一些最新预报要第一时间上报,当时那种紧张、忙碌、加上热烈讨论的场面,真的让人感到窒息!” 说到台风对人们的影响,钱工说:“那次亲临一线,在返程途中,‘云娜’肆虐过后的惨状还历历在目,沿途有大片良田被水淹没,狂风掀掉的房屋随处可见……台风带来的灾害真的是不可想像,令人触目惊心!”(文/本报记者 刘淑清) 追风·装备 追风车里面什么样? 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2005科学大会正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其中,一辆技术先进的“台风车”尤其引人注目。这辆由北京一家公司生产的台风车学名叫“车载边界层风廓线仪”,主要用于监测风力和风速。 记者看到,台风车与一般越野车外形主要的区别在于,车顶多了一个平板状的设备。据介绍,在平板外壳里安装着先进的相控阵天线。这种天线不需要天线本身进行旋转,而是靠向不同方向发送微波来进行探测。灵敏度和探测精度都很高。最高探测高度可达1.6万米。 打开车门,记者发现整个车“后座位置”上摆着两组半米多高的仪器。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主机,负责处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 天线探测到的信号经过主机处理后就可以实时反映到显示器上。据悉,整辆台风车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开始工作后,根本不需要人员操作。只要电力充足,就可以不间断的工作下去。文并摄/本报记者 施剑松 追风·心态 “麦莎”走了 有人很失落 由于“麦莎”与北京“擦身而过”,一部分渴望一睹“麦莎”风采的市民,心中有些失落。 从事广告业的市民王杰说,他同室的室友,听到有台风掠过北京的消息时,一下子兴奋起来。前天晚上,为了“麦莎小姐”的降临,一直到了凌晨3点钟,才不甘心地睡觉,并唉声叹气:“真是失望,原打算除了抓拍一些精彩画面,还想充满刺激地感受一番真正的台风,结果是耗了精力、费了时间,白搭……” 前晚,在金台路一带,记者看到,路旁有三三五五的市民聚在一起打牌,说说笑笑,全然没有台风即将来临的恐慌。他们说,来就来吧,没什么大不了的。仅在记者周围,就有很多人士表达了对台风“爽约”的遗憾。 现场,也有部分市民提到,从心理来讲,还是有点“怕”的,比如家里的老人、孩子,尤其是这两天,由于自己从事的工作要很晚才能回家,很怕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台风。回到家,心里就踏实多了。 对于紧张备战台风的公交第5客运分公司第6车队值班的屠队长、柳队长一行来说,这场台风真是让他们“虚惊一场”。对于各地不同程度出现的台风“追风族”的现象,气象专家钱传海持中立态度。他说,从对台风这一自然气象的观测来讲,应该是件好事,因为有民众来关注,感兴趣;但是对过于想在台风中冒险的个体或群体来讲,还是应该重视气象科学,不可在没有排除险情的情况下贸然私自行动。(文/本报见习记者 武凤琴) 追风·奇想“台风游”是否可行? 两年前,浙江省气候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陈胜军提出,台风也可以作为景观,开发成为旅游项目。“台风游”的观点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两年过去了,台风多次来袭,台风游搞起来了吗?昨天,记者电话采访了陈胜军本人。 “目前还没有旅行社愿意承揽台风游项目。”陈胜军说,“主要是安全问题,旅游团总是有担心。但是,个人提出愿意去看台风的倒是不少。” 经过两年的时间,陈胜军的观点没有多大变化。他认为,虽然观赏台风会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目前严密的气象监测系统和完善的海岛设施,将把台风带来的危险降到最低的程度。 “台风游”看什么?陈胜军说,有云景、浪景、风景、雨景,台风是除了火山喷发之外最壮观的景观。 同为气象专业人士的上海中心气象台的副台长杨礼敏对“台风游”持保守态度。 “要开发,安全很难做到绝对保证。按照目前的监测水平,还不能在24小时内准确地确定台风到达的具体位置。”杨礼敏说,“即使有人愿意冒险,又有哪家保险公司会为此买单呢?” 不过,有着多年气象研究经历的杨礼敏本人,谈起台风体验还是颇为兴奋。他甚至为自己多年研究台风却没有体验过台风眼而感到遗憾。“理论上,台风中心是没有云的,可以看到太阳,而50公里以外,却是黑云压城,狂风大作。听说海南有人体验过,那里台风比较多。”他说。(文/本报记者 刘淑清 见习记者 武凤琴) 相关专题:台风麦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