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战争与和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12:43 国际先驱导报 | |||||||||
【作者】平客 林嘉澍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8月1日的《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手持蘑菇云黑白相片、面容憔悴的日本老妇人赫然纸上。在这张泛黄相片的左下角,记载着她的遭遇:“Kinuyo Watanabe,82岁,在1945年8月6日失去了全部亲人。”妇人的左边是这期封面故事的标题——“广岛目击者”。
1945年8月6日早晨8点,广岛。一团巨大的蘑菇云改变了人类历史,也让那句“人类还没有哪种武器被发明而没有被应用”的预言得到了印证。 60年后,《时代》周刊的摄影记者亲临广岛,用老胶片记录下那些广岛原子弹幸存者的现状。60年,他们不仅需要面对核辐射给自己带来的无穷创伤,还必须默默承受主流社会将他们拒之千里的无情。70个人接受了拍摄请求,他们在每张照片的旁边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告诉读者人类面对灾难时巨大的承受能力,同时也用平静地表情无声地呐喊着战争的惨绝人寰。 《时代》历来的平民角度让我们在60年后透过纸张体验那场战争的惨烈,实际上,60年来,地球的硝烟何日停止过?最好的例证就是同一天的《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封面上“五角大楼的秘密反恐战争”的黄色大字标题配上美国大兵的“国际脸”,让我们闻到了继续弥漫的“9·11”的烟雾。 这样的搭配当然是无心插柳,可是,摆在一起大有抚今追昔的意味。对比着看两篇文章,一个平民角度,一个解密政客,一个历史,一个当今,世界的格局变了,战争的威胁依然如故。“9·11”撞向世贸双塔的客机就是翻版的“人体原子弹”吧。 难怪先哲早就说过,人是不长记性的动物。老百姓一边看热闹,一边祈祷战争千万别砸在自己头上,这被媒体称为“呼唤和平”。 当然大部分时间地球的大部分地方都还是歌舞升平的。8月1日的美国《新闻周刊》关注的是和平世界的另一场战争,标题“绿金”一语道破天机。“随着油价飙升以及高新科技的投产,生物燃料首次成为石油的威胁。”石油大亨又将使出杀手锏上演美国梦的新版本? 二战期间,最糟的日子里,无论前线还是后方,美国人从来都不会忘记歌舞升平。也许昨晚还在作乐寻欢,转天早晨,就成了炮灰——这就是美国人。反恐的鼓噪当然更是“马照跑,舞照跳”。8月5日的《娱乐周刊》捧出了一大堆爆米花,为暑期院线大战做了清晰的指南。 咱们国内的周刊也是战争与和平交替上场,《三联生活周刊》的“抗战专题”做成了“连续剧”继续推出,据说有很多新史料,成了这本“小资读物”的苍凉转身。《中国新闻周刊》则另辟蹊径,将“寻访”进行到底。而沪上的暴雨台风中,一向标榜“中产”的《外滩画报》终于受不住市场的诱惑,要改版了。他们舍身投入的是另一场战争——残酷的媒体大战。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