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归国精英主导兵工阵营 患难中铸就国产步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2:54 重庆晨报

  简陋中打造优质机枪

  董炎是当年随金陵兵工厂一起西迁来的制枪老技师,主要负责马克沁机枪的制造工作。

  “马克沁机枪的生产量不大,月产只有几十挺。因为生产设备简陋,在向外国购买的
同时,我们也要对现有旧设备进行修复使用,而造这种枪的工人厂里仅有两三百人。”

  谈起当年造枪的场景,董老很是自豪。“当时生产的7.9mm马克沁重机枪是根据德国1908式马克沁重机枪图纸仿造的,射程3500米,射速600发+分。但生产工艺很落后,只是一种高级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工艺,除了样板由样板车间负责外,其他生产用的刀具、夹具都是工人们自己做。当时每个生产车间外都有一个火炉,工人把铁烧红了之后,自己做刀具、夹具。对使用的刀具、夹具,也无任何的技术要求,连工艺图纸也只有个尺寸要求。”

  “当时我们的负责人是李承干,他喝过洋墨水,对我们制造马克沁机枪的技术要求相当高。尽管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但我们的机枪性能优于日军九二式。”董老如是说。

  患难中铸就国产步枪

  黄焕章和王志光两位老人曾参与过21兵工厂中正式步枪的研发与制造工作。在那血火年代中,他们对该种步枪抱以了极大热情,倾注了一腔心血。至今,中正式步枪都还在二位老人心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中正式步枪口径7.9mm,射程2000米,其最初的雏形是湖南巩县兵工厂(第11兵工厂)试产的德国毛瑟1924式标准型步枪。中正式是中国自制的第一把步枪。它操作简单、结实耐用、火力强大,而且还有毛瑟步枪的特长。正因为如此,所以中正式步枪成为了当时中国军队用得最多的步枪。”

  据介绍,当年因湖南巩县兵工厂在转移时,机器设备散失,不能继续生产,所以兵工署就在1940年8月令21厂筹措生产“能提供给抗日前线的自产步枪”。10月,21兵工厂主任赵国才和工程师施正楷,以汉式步枪设备为基础,以德国九八式毛瑟步枪蓝图(全套图纸约2万张)为参考,花了3年的时间,终获成功,并于1943年10月10日开始量产中正式步枪。施正楷等人因此受到政府重奖。

  归国精英主导兵工阵营

  离休老干部路国玺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21兵工厂参加工作。路老介绍说,当时21厂的兵工技术非常强,这主要得益于一大批渴望“以科学救国”,并投身兵工事业的海外归国知识分子。

  “李承干(时任厂长)是留日学生,俞濯之(李承干后接任厂长)是留英学生、吴世泽(时任八所迫击炮所所长)是留美学生、葛庭之(四所的主任工程师)也是留美学生……”

  在这批精英的带领下,抗战期间,21厂先后生产出马克沁重机枪18068挺、捷克式轻机枪10151挺、启拉利式轻机枪342挺、82迫击炮7611门、中正式步枪86500支、汉式步枪206864支、82迫炮弹3212252颗、82黄磷弹17.17万颗、黄磷手榴弹31.15万颗、120迫击炮49门、120迫炮弹3288颗、TNT药包2061334个以及其他产品若干。

  140道工序造一枚子弹

  当时有近6000工人的20厂是兵工署重点子弹厂,主要承担着7.9毫米步枪子弹的生产任务。

  “别看一颗子弹个头不大,它的制造成型却要经过140多道工序。”据当时做子弹的老技师梅松回忆,子弹的外材料是用铜皮做的,然而,当时国内战事连连,生产用的材料根本跟不上大伙的生产进度,但厂里的领导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到敌区运铜皮。

  “材料一到位,职工们就拼命赶工,最长的一次我们连续工作了14小时。尽管工作条件不好,但我们很高兴。听主官说,子弹送上前线,战士们划开白铁皮包装箱,见是我们厂产的子弹,就要击掌欢呼。前方将士欢迎我们厂的子弹,我们的职工工作起来都特别上心!每月都有七八百万发子弹源源不断送往前线。”梅老说。(本报记者戴宇 实习生王果)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