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鸿忠在深圳成立25周年之际阐释特区新内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09:37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普德法 方常君) 对特区的一系列新动向,深圳更愿意概括成“特区新内涵”,而不是此前一些媒体所说的“新特区主义”。深圳特区成立25周年之际,中央及广东省新闻媒体派出采访团到深圳,在记者见面会上,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明确了这一观点。深圳市市长许宗衡也出席了昨天的见面会。

  特区成立25周年开记者见面会

  1980年8月26日,《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公布,这标志着深圳经济特区的正式诞生,到今年深圳特区已成立25周年。

  记者见面会由深圳市委宣传部长王京生主持,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市长许宗衡,市委副书记李意珍,市委常委、市委

秘书长戴北方出席。深圳市委书记和深圳市长同台接受媒体采访,这是李鸿忠和许宗衡就任之后的第一次,表明深圳对此次记者招待会的重视。

  特区最大优势是改革创新

  对于此前在多家媒体上出现的“新特区定义”、“新特区主义”这一提法,李鸿忠表示不赞同这一提法。按照李鸿忠的提法,深圳是被赋予了更多“特区新内涵”。

  “特区牌子不能丢”,李鸿忠说,“今日之特区与昨日之特区已完全不同。如果还是特殊政策,我们就不能特下去。今日之特是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开放的地区,力度更大,胆子更大,勇气更大。”

  在解释何以确定这一“特区新内涵”时,李鸿忠表示,深圳就是靠改革创新起家的,“改革创新是深圳的别名,特区最大的优势就是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李鸿忠阐释深圳“四新”

  在昨日的记者见面会上,李鸿忠阐释深圳有“四新”:除了明确“特区新内涵”,其它还有“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拓展发展新路径”和“塑造特区干部新风貌”。

  谈及“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李鸿忠说,经过25年发展,深圳面临发展与自然系统的矛盾、发展与社会系统的矛盾两大矛盾,深圳提出建设“和谐深圳”,发展更注重质量、优化结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

  “拓展发展新路径”主要包括“一个策略两个意识”。李鸿忠介绍,“一个策略”是指“半步走”策略,积小胜为大胜。“两个意识”即公民意识和大忠臣意识,敢人之不敢,先人之更先,同时具有敢于牺牲自己的精神。对“特区干部新风貌”,李鸿忠用五个“更”加以定义,即:更强责任感,更加务实作风,更加有

执行力,更廉洁风气,更团结氛围。

  在昨日的记者见面会上,许宗衡介绍了深圳将在政府改革方面采取的多项举措,并表示年内将组织政府代表团赴港访问。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