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暑期少年犯罪揪人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11:36 内蒙古晨报

  学校放假,学生回家,在暑期中,众多的学生家长犯难:这50多天的假期,孩子的学习、生活该如何管理?万一管理不善,孩子流入社会“学坏”了怎么办?家长们的担心不无道理。近日,记者在包头市公安局友谊大街派出所采访时了解到了这样3起案件。

  ★案件一:三少年持刀持枪去抢同龄少年

  这起案件中,作案的3少年均为十六七岁的少年,除了金姓少年是包头某校在校高二学生以外,另两名姓武和于姓的少年均为包头市昆区某技校在校生。

  侦办此案的友谊大街派出所民警刘蒙蒙向记者讲,这3个作案的少年与被抢姜姓少年1个月前在昆区一家游戏厅玩游戏时“认识”。姜姓少年“出手大方”引起了这3个不良少年的注意。姜姓少年在玩完游戏出门时被盯梢,随后,姜姓少年被这3个不良少年劫到了附近的一家饭店。到了饭店,3个少年又电话叫来两个朋友,在饭店里饱餐一顿后,让姜姓少年把手机押在饭店,回家去取现金付账。

  这顿饭花了200多元,姜姓少年付帐后赎回了自己的手机。可是手机号码却被三少年记了下来,同时姜姓少年被恐吓:不许向任何人讲今天的事,不然会打死他。

  7月18日,三少年为缺钱犯愁时便接通了姜姓少年的手机:“今天下午7时在包钢25小见面。”姜姓少年在约定时间带着自己的一位好友赶到了“接头地点”。

  “我们缺钱花了,你回去弄点,你的同学和你身上带着的手机先押在这儿。”三少年不容姜说话,掏出一把弹簧刀逼住二人。

  姜姓少年回家筹钱时被父亲发现,在父亲的问询下说出了实情,姜父闻讯立即向警方报了警,向辖区的友谊大街派出所求助。民警刘蒙蒙、关枫带领三个巡防队员一鼓作气将3少年拿下,同时缴获了其所持的枪和刀(后验明此枪系仿真枪)。

  ★案件二:少年盗窃性

保健品

  同样是7月18日这天,凌晨1点,少年邢某骑车回家,经过包头市昆区友谊19#2区付1栋时,一楼性保健品店进入了他的视线。他随即停车撬开这家店门下面的铁皮挡板,钻进屋内入室行窃。

  可是,事不凑巧,少年刚钻进屋内便被包头市公安局巡逻防暴警察支队二中队的巡警发现。

  邢某见门外警灯闪烁,便佯装是屋内的人,从正门开门出来,一推门便和巡警打了个照面。“你在干什么?”巡警盘问。“我是这家的人。”巡警忙扣门核对,而这家男女主人还不知屋内刚刚发生的事情。到存放物品的房间一看,见地上散落了一堆

避孕套。巡警见状忙去追赶邢某,但邢某却从眼前消失了。巡警一直追到这栋楼的顶层(六楼)也未见邢某的影子。后来,细心的巡警在垃圾道口发现了吊在一边的邢某,将他拉了上来,并移交到友谊大街派出所。

  ★案件三:配钥匙盗窃同学家

  “我家的门锁完好无损,窗户也关得十分严实,怎么就丢了

小灵通和充电器?”包头市昆区的何先生7月10日到友谊大街派出所报案时,对昨日家里失窃的事儿心中疑虑重重。在民警的追问下他联想到去年8月15日家中丢手机和充电器的一幕,也是这样蹊跷——“是不是邻居家的孩子?他和自己的孩子是同学,关系十分要好。”

  邻家的孩子被民警叫出来后,这个15岁的赵姓孩子很快承认了是自己所为,民警从其身上搜到了何先生丢失的小灵通和充电器。

  在民警的教育下,赵姓孩子交待了自己盗窃的过程。去年,他和何先生的孩子在一起玩时见同学的家门钥匙在车把上,便以借同学的车子为名将同学家的钥匙偷配了一把,揣在身上。去年8月15日,见同学家没人,便开门进去拿走了一部手机和充电器,他将手机给了一个朋友。今年他故伎重施,是想拿何家的小灵通自己用。

  ★办案民警:孩子们缺少关爱和法制意识

  暑期刚至,在校青少年以身试法,办案民警刘蒙蒙心情十分沉重。

  他十分痛惜地讲道,“没想到这几个孩子是这样开始他们的暑期生活。暑期结束,有的孩子已不能重返校园了……”

  刘蒙蒙说,这3起案件不同于以往办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以往的案件中,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居多,可是这3起案件中,这些孩子都成长在完整家庭中,有的家庭条件还不错,有的孩子学校反映也不错。

  究其原因,孩子们法律意识淡薄,家长对孩子缺乏必要的关心和爱护。

  刘蒙蒙说,在他办理上述第一起案件时,不禁联想到了他的一位朋友的孩子。那个孩子有段时间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不爱和家人讲话,回到家也常常是把自己关进屋里,很少出来。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他的朋友的关注,他的朋友主动找孩子一次一次地谈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孩子被几个高年级的不良孩子恐吓并控制,那几个不良孩子连续一周要自己的孩子交纳“保护费”,并恐吓孩子:不许对家长讲,否则就要打死他。自己的孩子受此威胁已一个星期没有吃早点了,把钱交了“保护费”。他的朋友听完孩子心中的委屈后,把这一情况立即向相关部门反映,并帮孩子解除了烦恼,后来孩子的情绪也很快好转了。

  “现在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在一起沟通,所以遇到问题很容易封闭自己,不愿和家长交流,所以家长一定要多关心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们遇到类似的事情时,80%的孩子由于内心恐惧不敢反抗或求助于家长和有关部门。”刘蒙蒙说,孩子们遇到危险时,一定要先和家长沟通,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把问题向学校保卫部门和辖区派出所反映,辖区派出所会加大周边巡逻力度,以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暑期法制教育要行动起来

  记者向包头市其他几个派出所了解,暑期青少年犯罪是各个派出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据了解,一些学生从紧张的学校生活中“解放”出来,一下子无所适从,加上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便流落于社会,上网、玩游戏通宵达旦,一些学生还聚在一起下饭馆、去舞厅。而这些地方也是暗含危险的地方,一些单纯的学生在这些地方常常被坏人引诱拉下水。所以警方提醒暑期中的学生:还是尽量远离这些场所,寻找一些有益健康身心的活动。

  “学生在校时忙于功课,对法制教育这块偏废了,所以在暑期走入社会时,对接触到的事情缺乏甄别和判断,往往会涉入误区。所以针对这一薄弱环节,我们这些法制副校长要利用暑期学生放假的时间,把这块儿的教育补上来。”可喜的是,在记者采访的友谊大街派出所、乌兰道派出所等几个派出所有干警兼各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在问题初露端倪时,已着手开展对暑期学生的法制教育。

  乌兰道派出所在包二十九中,率先开展“育时代法制英才,创校园美好未来”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副所长兼包二十九中法制副校长刘伟、责任区民警赵胜军针对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特点,就如何预防犯罪和被侵害案件的发生及发生后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结合一些案例进行了生动的讲述。这次贴近学生的教育活动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从这次教育活动中,学生们归纳了六大要点,作为自己暑期牢记的“方针”:

  一、主动学法。学法是前提,只要具备了法律知识,才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进而学会用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要提高辨别能力。在社会活动中对接触的人和事认真分析,切莫轻信陌生人,遇有无法辨别的事时,要请教老师或请民警帮助,特别是单独在家时,不给违法犯罪人员以可乘之机。

  三、养成文明、守法习惯。小偷小摸,易导致选错方向,毁弃人生。

  四、发生被侵害案件时,必须报警。

  五、热爱生命,远离毒品,不同吸、涉毒人员往来。

  六、同学间文明礼让。出门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辖区派出所的暑期法制教育活动可谓用心良苦,而暑期中的孩子们更需要社会伸出关爱之手,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有意义的假期。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