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22:12 焦点访谈 | |||||||||
焦点访谈8月30日播出节目《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 翟树杰: 大屏幕画面上的莽莽群山,座落在黑龙江省东宁县。然而就在这看似宁静的植被下面,却埋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当年侵华日军挖空了大山,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的军事要塞,
解说: 这里是东宁县老城子沟北山,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大小小的坟包布满了整个山头。当年修筑东宁要塞的劳工被日本兵杀死后就集体埋葬在这里,当时老百姓把这片土地称作“万人坑”。前段时间我们采访到一位幸存劳工,他叫李广文,曾经在东宁要塞给日本侵略军干活。 李广文: 早上起来不亮天就走,下黑黑天才回来,你眼睛不管事,那(日本兵监工)来了,逮着啥使啥打你。 解说: 为了防止修筑核心工事的劳工泄露军事机密,残酷的日本兵会在工事修筑完毕的当天,把劳工统统杀掉。多数时候是在饭菜里下毒,有时也会采取活埋和集体枪杀等灭绝人性的手段。当时李广文老人并没有参加核心工事的修筑,才免遭日本侵略军的杀害。 徐占江,专门从事要塞问题研究,通过多年的调查和取证,他发现了一个从前鲜为人知的劳工群体。 徐占江 特邀研究员: “战俘劳工”主要就是说在抗日战场上,把抓获的八路军、国民党士兵、战俘,运到要塞区修筑要塞。 解说: 这是一份保存在吉林省档案馆的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档案。报告中详细记录了一次劳工集体暴动的全过程。今年84岁的张思问就是当年参加过暴动的一名劳工。老人被俘时化名张世文,曾经是八路军第十团四连的战士,他现在就居住在河北省新河县的寻寨村。 张思问: 我跟着八路军打仗,那会儿是一天记不清打几回,我就用枪打死过日本兵。 解说: 老人告诉我们自己在一次战斗中受伤被俘,随后被日本兵装进闷罐车运往东北。当时整趟车装载了五千多人,由于车箱密不透风,又不给吃喝,光在路上就死了八成。 张思问: (战俘)死了以后,(日本兵)就把(他们)拉着就给仍了,就仍在铁道上了。 解说: 后来张思问被送到东宁当地的小乌蛇沟要塞修炮台,受尽了日本兵的虐待。1943年9月11日,他和一起干活的42名劳工策划了一次暴动,当天晚上洗过澡,他和另外一名劳工照例到翻译官那里点卯。 张思问: 趁报名的工夫,我跟王昆把那个翻译官打死了,打卫兵的时候就往屋里挤着他们(日本兵)用膀子扛。遇着一个(日本兵)就往里拽(一个),拽进来了就砍死。 解说: 张思问和同伴杀死日本兵看守,缴了他们的机关枪,从照片上的这条土路逃出要塞,趟过冰冷的界河跑向对岸的苏联。虽然张思问逃离了日本兵的魔爪,但是在要塞干活时落下的病痛以及逃跑时双脚被严重冻伤,使得他后半生再也无法向正常人那样工作和生活。 张思问: 日本人最可恨了,你侵略中国,中国怎么你们了,你侵略中国。 解说: 这是一张通过GPS定位系统绘制的侵华日军的要塞战略图,对此前的历史研究中一直被忽略的三处要塞进行了直接展示,它们分是阿尔山要塞、孚奴耳要塞和富锦要塞,连同史料中记载详实的其它14处要塞,所谓的“东方马其诺”防线南起珲春,北至海拉尔,由八万个永备工事组成。要塞群的修筑工作从1934年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共分三个阶段进行,除了1934年到1940年包括东宁、虎头在内的第一期八处要塞,1940年到1944年包括瑷珲、孙吴、孚奴耳在内的第二期工程全部修筑完成之外,1945年开始的第三期工程伴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全线退败而宣告破产。 当年日本侵略军正是想通过修筑这样的筑垒防线,完成对中国东北的守备。与此同时,他们打算把要塞群作为进攻利器实现进攻苏联,最终吞并整个东北亚的侵略野心。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东宁要塞成为17个守备基地中的头号阵地,在战争中充当了侵华日军进攻和扩张的桥头堡。东宁县武装部原政委韩茂才,从1997年开始考察研究东宁当地的各处要塞,和黑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合作出版了《要塞风云》。 韩茂才 时任黑龙江省东宁县武装部政委: 东宁要塞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它距离俄罗斯非常近,当时存兵是十三万多人,那么当时东宁县全县的人口才不足三万五千人,所以看出关东军当时的野心是非常大的。 解说: 在韩茂才的引领下,我们深入东宁要塞,被看到的一切所震惊。 这是要塞中的炮弹运送铁轨,当时的日本兵就是通过这里,用装满炮弹的小车向炮台输送弹药。 由于要塞修筑在挖空的大山里,排水和蓄水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为此侵略军专门修筑了蓄水池和排水渠。 要塞中的房间和甬道多数由水泥灌注,包括作战指挥部、军官休息室、士兵寝室、士兵储粮房在内各类房间,划分十分精细。 为了防备生化武器的侵袭,日本侵略军还特别在要塞中修筑了厚重的防毒门,最厚的部分将近有一米。 因为要塞中居住了大量的日本官兵,伙食问题自然十分重要,我们在灶事间里看到了很大的锅台和炉灶。 想要达到保证要塞内空气流通的目的,侵略军还特别修建了天井和通风口。 史料记载,要塞驻扎的日军兵力最高峰时达到了三十几万,要塞群的火力装备也是整个关东军中最强大的。显然,这样的军事规模、功能和部署,远远超过了法德边境上的马其诺防线。然而,这样的防线却是由将近120万中国劳工的血肉铸成的!今天,受害者的尸骨已经融进要塞的土地,“万人坑”和“劳工坟”正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犯罪的铁证。 除去被残害致死的广大劳工,更有大批无辜的妇女在侵华日军要塞群的修筑过程中,沦为日本人的性奴隶,惨遭迫害。《要塞风云》一书对1938年4月陆军省兵务司发布的《关于招募慰安妇的文件》有着详细的记载:每到一地首要的任务便是征集妇女,辟室觅屋,快速地建立合法的服务场所――慰安所。 这幅照片真实记录了当时驻扎在要塞里的日本兵排队等候着进入慰安所的场面。照片上这三名年轻妇女在遭到日本兵奸污后被当众拍裸照。 日本军国主义者作为慰安妇制度的始作俑者,把有血有肉的妇女看成战略资源,给被迫害的妇女造成了永远都难以愈合的伤痛。 不久前,记者采访到一位朝鲜族老人,她叫金淑兰,曾经是东宁要塞的一名慰安妇。 金淑兰: 当时根本没有工作时间表,什么时候都要做,又不通语言,还要做那种事,每天都要化装,要是不好看就会被打,还会被灌辣椒水,死了好多人。 解说: 1945年8月,侵华日军全线退败。在中国抗日力量和苏联红军的联合打击下,所谓的“东方马其诺防线”变成一片废墟。由于不甘心失败,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军进行着最后的抵抗,东宁的胜哄山要塞就曾经爆发过激烈的战斗。 韩茂才: 那么第一天,(苏联红军)打胜哄山要塞的时候,落下的炮弹就有七千吨。当时据那些(日本被虏)老兵回忆,他们走出要塞的时候,这片山上八月份已经是不见绿了,一片焦土和黄土。 解说: 胜哄山要塞入口处树立着日本侵略军最后投降碑,将永久记载着无法抹去的历史。面对战争的失败,所谓的“东方马其诺防线”并没有派上预期的用场。直到抗日战争结束,除去东宁、海拉尔等重要工事展开过拼死抵抗外,有些要塞甚至没有放上一枪就被移为平地。 何理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 一个战争的胜负,并不是一条所谓的防线就能够决定的,它的决定因素是战争的性质,人心的背向。日军侵华战争本身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所以它的失败是注定了的。 主持人: 被侵华日军吹嘘为“东方马其诺防线”的要塞群,在正义面前不堪一击。当初日本侵略军退败的时候把和要塞群相关的历史资料焚毁,企图掩盖他们修筑要塞时犯下的累累罪行,后人通过大量的踏查、采访和取证,让这段历史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提供了又一铁证。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