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特区重新布局(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14:01 中国新闻周刊

  新区新路

  相形之下,浦东新区报批“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则顺利得多。浦东方面的权威人士透露,浦东是在获悉深圳已经申报之后,抢到了“先行权”。

  但在2005“改革年”的夏天,和浦东新区同样吸引眼球的,却并非深圳,而是成立11
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滨海新区。

  6月初,中共天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随后,天津市委机关报《天津日报》连发7篇文章,论述滨海新区对天津、环渤海地区乃至中国的巨大意义。6月24日~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天津,并专程前往滨海新区调研,更激发了天津人的热情。随后,天津市的一些主要领导纷纷发表讲话,强调滨海“先行”。

  与天津方面的高调不同,浦东方面一直非常低调。他们只在今年4月浦东新区成立15周年前后接待了一批媒体访问,而6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浦东“先行”之后,浦东政府再未就此事接受媒体采访。

  15岁的浦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滨海新区拥有大量土地且地价相对便宜不同,浦东每亩土地的开发成本已在60万元以上,在这方面,浦东和深圳类似”,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杨周彝说,“滨海新区可以继续发展制造业,但浦东只能走服务业的路子”。

  但是,“上海方面也很担心,前些年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居然开始下降了”。曾于2003年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一同前往浦东调研的石小敏说,“我们当时得出的结论是,行政垄断领域的改革没有跟上” 比如金融体制。

  症结何在?此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清泰(原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在一次研讨会上对本刊说,表面看来,中国加入WTO后最大的压力在产业和企业,而实质最大的挑战则是体制转轨和政府改革。浦东、以至未来中国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从体制改革和创新上寻找动力。

  改革的逻辑不难理顺,上海方面的试点方案中,就明确提出“一分钱不给,一个项目不给,一条财税优惠政策不给”,把重点放在体制创新上。

  具体到怎么改,据媒体报道,浦东方面已经给出了10条意见,其中最核心的三条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金融体制改革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除了沪深两地的改革思路,制造业突出的其他新区也有不同的改革方案。例如,滨海新区就在试行产业投资基金试点,把社会资本变成产业资本,让众多百姓成为“小老板”。

  学界早已指出,改革应转入“深水区”。因此,新一代“特区”或“新区”可谓重任在肩。新一轮试点布局,不仅是在空间上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延伸,更为重要的,它的发展动力不再重点来源于政策或财政倾斜。

  中央提供给新区的,更多在于体制创新空间的扩大。★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