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油田职工为能重新上岗 近70对夫妇办离婚手续(3)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13:42 时代人物周报

  当婚姻成为筹码

  从来没有一次采访让我觉得这么艰难。在经过种种努力成功找到当事人之后,我的心情依旧无法轻松。

  采访李芳的时候,她一直在哭。这个刚过三十岁的下岗女工从2000年买断工龄后一直
没有工作。孩子还没上小学,未来的花费是个未知,28岁就买断的她也没拿多少钱。至于再就业,只能用艰难来形容:单位驻地在一个小县城,就业岗位极少,而且之前在油田当保洁员的她没有任何技术。

  惟一的指望就是能在油田系统重新找个工作,这也是年轻的她宁愿拿婚姻去作筹码的原因。遗憾的是,这次赌博似乎没有起到作用,更糟糕的是她现在反而处在一个更危险的境地中:如果同样年轻的丈夫变心,把假

离婚变成真离婚,李芳没有任何办法。

  与李芳相同,张玉芬也面临着没有技术和单位驻地就业机会少的问题。不同的是,她的女儿马上就要上高中,之后是大学,即将到来的“巨大”花费和家庭可能的预期收入严重不成正比。至于那笔买断费,还要留着交自己将近十年的养老和医疗保险。

  知道了上述情况,或许就能明白为什么“神圣的婚姻在423块钱面前不堪一击”的原因:对她们来说,一个上岗的机会不仅仅是缓解了家庭经济的窘困,更重要的是带给一种心理上的希望。“哪怕一个月100块钱都好,”张玉芬说,“对于我们来说,攒钱就是从一块一块的,攒到一百一百的,再到一千,攒到一万就是孩子将来上大学一年的学杂费。”

  事实上,张玉芬们代表的是一个“无奈”的群体:这些买断了工龄的人大多是妇女,年龄基本上在30到50之间。她们一般是技校或者职高毕业,在石油系统干着相对边缘的工作,依靠过去的照顾性政策生存,除此之外再无任何技能。当国企改革启动,要减员增效时,她们也第一批被理所当然的被要求下岗。

  应该说,这批吃惯了“体制饭”的下岗

  职工从技能到心理都没有作好再就业的准备。相当一部分买断女工从此找不到工作,就这样待业了5年。对她们来说,这次离婚上岗的机会无疑是个重返“体制内生活”的契机。这也可以解释当希望破灭时这些买断女工为何反应如此强烈:8月29日,一些买断女工聚集在华北石油管理局门口“讨说法”;而她们所在的小区也被严格限制出入,包括记者在内。

  也许,按照严格的市场逻辑,她们确实是一批应该“精简”的人。对于整个国企改革来说,一部分人做出牺牲再所难免——从更宏大的层面看,一个国家的命运,总比个体的呢喃要重要。

  作为一个记者,客观冷静应该是基本的职业操守,我也力图保持这种操守,不被那些事实之外的因素所困扰。只是,让我气馁的是,我实在没有办法在她们痛哭的时候,仍然冷静地硬起心肠。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