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民委介绍中国政府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情况(3)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11:21 中国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记者]:

  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几年来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杨健强]:

  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跟我们全国的整个发展,和全国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发展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刚才介绍的云南西双版纳州的布朗山和基诺山的布朗族、基诺族的群众,发展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修了路,通了电,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二是帮助他们建了学校、建了医院,还添置了很多设备,群众的社会事业发展条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三是把一些缺乏生存条件的,特别是在泥石流滑坡的地段,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把他们搬迁到山下来,搬迁到安全的地方,给他们建了新的村寨。除了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以外,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依托当地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的收入。比如那个地方最适宜种茶叶,我们就帮助他们发展茶叶,而且是不施化肥、不施农药的生态茶,还把外面的企业请到那里搞茶叶加工。最近,西双版纳基诺山的同志告诉我,他们的茶叶现在供不应求。

  所以,通过这样一些措施,使两个民族的群众解决了脱贫的问题,现在的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从“两山”的变化,两个民族的变化,就可以看到我们整个国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们各地积极支持,特别是加上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几年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知道前些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说兴边富民行动,还有对口帮扶,来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这些措施实行这么多年,效果如何?还会继续推进下去吗?谢谢。

  [杨健强]:

  你刚才提到的兴边富民的措施、对口帮扶的措施,确实对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扶持作用。

  比如兴边富民行动,也是我们国家民委提出来的,目的就是帮助边境地区加快发展,来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的稳定。我们人口较少民族很多都是居住在边境地区的,所以兴边富民行动实际上也是对人口较少民族扶持的一个重要措施。

  兴边富民行动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国家投资加上地方筹措,总的资金超过了150亿,为群众发展了2万多个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上碰到的最困难的问题,比如饮水的问题、通路的问题、通电的问题、孩子上学的问题,都是帮助群众解决了最困难的问题,可以说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现在我们已经把原来兴边富民的17个试点县扩大为37个重点县,重点对边境地区的群众给予支持,在扶持资金上也有较多的增加。下一步我们要把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个宗旨,就是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促进民族团结,促进边防的巩固,促进我们国家的发展。

  [西部时报记者]:

  请问葛司长,人口较少民族大多都在西部地区,在实施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发展规划后,国家在政策上是否会减少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投入?国家未来五年有多少资金将要投入到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

  [葛忠兴]:

  西部开发实际上就是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因为,全国一共55个少数民族,有50个民族分布在西部,少数民族人口75%都居住在西部,因此说西部的开发和发展也是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大部分也都在西部。这些年来,随着西部开发,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推动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这次五个部委专门制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实际上也是和西部开发的政策结合在一起,只能是加大对他们的扶持力度。

  这次五个部委制定的规划的特点可以用“一少三大”来概括,“一少”就是人口较少民族,“三大”就是大政策、大扶持、大发展。

  国务院各部委对人口较少民族也加大了扶持力度,

国家发改委每年拿出2个亿,五年10个亿支持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财政部
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当中今年增加了七千万,用在人口较少民族的资金现在已经达到了1.12亿,未来五年,包括今年,能有6个亿,这样两部分的资金加起来有16亿,来支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国务院扶贫办把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的345个村纳入了扶贫规划当中给予支持,人民银行从金融角度也加大了支持力度。谢谢。

  [郭卫民]: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