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日本众议院大选专题 > 正文

分析:从强势小泉看中日关系三大变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00:20 华夏时报

  大规模清党、派遣美女“刺客”、拉拢公众人物……一系列戏剧化的举措和强烈的个人色彩,刺激到了日本公众的兴趣点,选民们“如欣赏音乐般情绪高涨”。在所谓“小泉人气”的带动下,日本执政联盟的主体自民党,在第44届众议院选举中获得了1990年海部俊树内阁以来未有的大胜,获得了全部480席中的296席,单独超过半数。

  制衡自民党和小泉的力量式微

  昨天这场日本政坛决战的结果,大大改变了日本的政治生态。温和的日本社民党和日本共产党,被边缘化的趋势越发明显;有相当号召力的最大在野党日本民主党,在议席突降60多席和党代表冈田克也黯然辞职后,也被迫面临修订政党纲领等重大问题。不但各党的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自民党内部的政治力量也重新洗牌。拥有小泉和安倍晋三的森喜朗派在党内一马当先,其他派系都有式微之象,桥本龙太郎派的一名干将在选后立刻对森派壮大表示了沮丧和担心。

  在某种程度上,这次选战与其说是自民党的胜利,不如说是小泉个人的胜利。成功清洗了党内反对力量的小泉在没有“开山立派”的情况下,获得了日本政坛的超强地位而摆脱了派阀的钳制,这在日本非常罕见。有报道说,小泉将在20日组建第3届小泉内阁,并在明年9月按期离职。无论小泉内阁的寿命几何,事实上在今后一段时期,小泉都已获得台前幕后左右决策的权威,这一态势将对中日关系发生重要影响,而中日关系的走向,集中在三大变数上。

  变数一:小泉是否会第5次参拜

  昨天获知大胜的消息后,小泉很快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他就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表态说:“将适当地做出判断。”

  一意孤行的小泉已经4次参拜靖国神社,并极大地损害了日本与中国、韩国等国的外交关系。参拜曾是小泉用来强化自己政治地位的一张牌,并以此博得了偏右势力的赏识和支持。但正如硬币的两面,参拜也是他的“政治软肋”,反对力量一直对他的“参拜情结”猛烈抨击。在政治地位加强后,阻挡小泉参拜的内部力量越来越小,他第5次参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昨天的表态看,“将适当地做出判断”可能表露了两层含义:一是目前组阁和通过

邮政改革方案是小泉的首要课题,参拜与否尚无暇考虑;二是小泉并没有对参拜本身检讨的打算,他要考虑的是参拜的技术层面:时机及政治外交后果。

  只要小泉和日本其他政治人物参拜的可能存在,历史问题上的纷争就不会结束,中日关系实质性改善的可能性就不存在。

  变数二:日美安保机制的走向

  自民党大胜后美国迅速表示欢呼。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说,小泉继续执政有利于保持两国稳固的同盟关系,希望美日两国今后能够继续紧密合作。

  日美同盟关系的核心内容就是日美安保机制。近年来,在

伊拉克战争、朝核问题的作用下,日美安保机制的内容大幅度充实,而且将台海也纳入了“关注”之中,并以中国领土
钓鱼岛
所在的“东南方向有事”为名,以中国为假想敌,不断地通过联合军演耀武扬威,日美安保机制已对中国的核心利益构成一定程度的挑战。作为日美同盟的积极推动者,小泉今后会不会以担心日本安全为名,通过日美安保机制进一步对台海问题表示不应有的兴趣,将东海划界等问题引入日美同盟的关注内容中去,都值得观察。

  在遏制中国的影响力和发展势头上,日美都有一些人想法一致、态度狂热。而日美安保机制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走向对中日建立政治和军事互信的影响极大。

  变数三:“和平宪法”是否修改

  在经济不具有活力的情况下,日本寻求成为“正常”国家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这表现在以“入常”为最大外交任务和“修宪”两个方面。由于“入常”受阻,修宪就成为可行的选择。

  小泉昨天就是否准备着手修改宪法表示:“目前还不行。这不是自民党与公明党就可以进行的,需要包括民主党在内的各党的合作。我作为自民党总裁的任期还有1年,这不是在1年之内可以完成的。但我准备深入地进行讨论。”

  修宪的关键是日本战后和平宪法第9条。该条规定日本不得拥有军力,并否定其“国家的交战权”。这条规定对日本实现“大国梦”的战略制定者们来说始终是一个障碍。尽管修宪兹事体大,非一时可成,但日本要求修宪的力量随着政治气候的进一步右转势必增强,这将引起亚洲国家的忧虑,并可能对中日关系产生新的负面影响。

  小泉在获胜后谈及中日关系时,再次表明了对这一“日本最重要的外交关系”要努力修复之意。但是,日本内部和小泉本人修复中日关系的动力有多大,能否在一系列干扰两国关系的问题上有所修正,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徐立凡)

  相关专题:2005年日本众议院大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