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东珠海遭遇发展瓶颈 25年失去多少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12:01 南方都市报

  编者按  为了和谐的反思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决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25年来,珠海经济特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边陲小镇,初步发展为今天美丽的海滨城市。

  然而,从横向对比来看,从人民群众对特区更高的要求看,从时代赋予给经济特区的责任看,从珠海市民的实际收入看,从珠海的经济总量看,从国家和省里对珠海的期望看,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珠海能不能发展得更好?珠海能不能发展得更快?珠海能不能成为珠江西岸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具备辐射和带动效应?在不远的将来,能否成为珠江西岸新的"深圳"?

  珠海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是没有机遇吗?

  不,在过去的25年里,珠海有过太多的机遇。

  在庆祝珠海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纪念活动结束之后,在"

十一五"计划出台之前,有必要让我们静静地思考,珠海过去的25年都有过何种重大机遇,有多少机遇可以重来?珠海的特区之路究竟走向何方?珠海的城市定位能否更加明晰?眼下,珠海需要解决的最突出矛盾是什么?

  全面系统地反思过去,也许是对特区成立25周年最好的纪念。

  曾经有大把的发展机遇摆在珠海的面前,但珠海没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珠海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珠海人会对那些机遇说三个字:抓住它。

  如果非要在这种把握上加上一个期限,珠海人希望是:就这一两年!

  如果失去环境,还剩下什么?

  环保模范城的环保压力

  在所有后发优势中,最让珠海人津津乐道的可能是环境优势。国家环保城的金字招牌一直让珠海人自我陶醉。因为珠海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相比,没有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而是保留了"青山绿水". 2005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张家港、昆山、常熟、青岛、威海、中山和厦门等7座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这些城市成为首批通过复查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这里面居然没有了珠海!

  4月20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顺生紧急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他说:"这个会本来要在五一之后开,但现在形势紧迫,各部门要尽快动起来,确保珠海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这是一场环保保卫战。市环保局环境规划与科技科科长梁玉昭说:"现今评定的区域还包括金湾区、斗门区,珠海市环保的多项指标都跌至环保模范城市标准合格的临界水平。"过去的25年,珠海市最值得自豪的收获可能就是环境了。中科院以及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的有关专家于 2004年底出台的《广东各地市2003年绿色GDP的估算》研究报告显示,珠海以人均绿色GDP30443元居全省第一,深圳和广州则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这项研究每两年发布一次估算结果,2005年的结果要到明年底才能出台。

  9月6日,负责《广东各地市2005年绿色GDP的估算》研究的主要作者,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匡耀求告诉记者,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2004到2005年珠海人均绿色GDP第一的位置可能受到较严峻的挑战,因为深圳和珠海的差距本来就很小,如果珠海不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保护环境,珠海将难保实际人均绿色GDP全省第一的位置。

  到底是工业出了问题还是环境出了问题?珠海如果丢掉了人均绿色GDP全省第一的荣耀,还剩下什么?

  如果失去人才,还如何发展?

  曾经有多少人来了又走

  《珠海大事记》记载:1990年11月28日,珠海市各界群众约万人欢聚在九洲城楼前,参加珠海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庆祝大会。江泽民、杨尚昆、田纪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庆祝大会。当天,珠海市板樟山隧道、电视大学、正大康地公司、玻璃纤维厂和直升机场等五个重点项目举行剪彩仪式。

  2005年8月26日的珠海大街,没有张灯结彩,没有庆祝节日的花坛,似乎与往常没有差别,同样宁静而舒适。

  项宇,这位从广州外国语学院一毕业就到珠海打拼,做过珠海著名企业联邦制药行政总经理,在珠海居住十多年的珠海人,特意在一大早赶到九洲城参观《珠海的昨天、今天、明天》大型图片展。

  对比15年前,他明显地感受到眼下这种冷清与平淡,他说:"珠海落后了。"事实上,他曾经服务过的联邦制药,正是他们这一批创业者从零开始,把企业销售额做到10亿元人民币,联邦制药也是中国第一个通过GMP认证的中国著名制药企业。如今,联邦制药行政总部从南油玻璃楼搬出珠海。和项宇同时来到联邦制药的年轻大学生,早在几年前就陆续离开珠海。项宇也曾在广州发展,中间又折返珠海创业,两年后,再度失望而去。接受记者采访这天,是他离开珠海,飞往上海的前一天。

  特区25年来,不知有多少企业搬出珠海,但广东省统计局一份根据2003年至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统计信息和市企业调查队的相关调查资料所作的报告称:"因停产、迁出珠海和转为规模以下等情况而减少的规模以上企业有81家,工业总产值减少23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量的9.2%。"另据珠海市企业调查队的调查资料显示:"近两年来一些企业因珠海产业配套、经营成本、出口退税和运输成本等多方面原因外迁的企业未见明显减少,这对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仅有近 800家的城市应引起高度重视。此外,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珠海的知名企业目前正在积极寻求向广州南沙、中山和东莞等城市拓展。" 1980年,珠海特区原址只有10人在技术方面达到大学水平。1986年一年就有1700名这样的人员来到珠海。1992年珠海首创百万重奖科技人员之后,震撼全国科技界,大批有技术有理想的中青年科技人才来到珠海求职。

  特区25年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来了又去了。既有迟斌元这样憾逝的受珠海重奖的高科技人才,也有史玉柱这样败走珠海后东山再起的"传奇人物".更多的是项宇这样默默无闻却大有潜力的企业中层白领。

  说到人才珠海,珠海著名的软件企业金山总裁求伯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国软件人才最丰富的是在杭州、长沙、西安、成都,事实上珠海很难招到优秀人才。"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本良教授概括了很多人才在珠海的感受:"刚刚来的时候非常激动,觉得到珠海可以大展拳脚,但几个月之后,发现难有作为,只好离开珠海另觅新主。"

  机遇一再失去,以后怎么办?

  产业转移大潮中的迟到者

  珠海不适合创业,只适合养老。这居然正在成为对珠海这座城市公认的评价。"企业和人才流失的最大原因应该是珠海的产业没有集群效应,没有形成规模,缺乏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配套。对企业而言,运营成本高,对人才而言,一家单位呆不住,很难在珠海找到另一个东家,只好离开珠海了。"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时平博士分析说。

  那么,珠海的产业选择又存在什么问题?

  8月27日,香港著名的经济学教授郎咸平第一次到珠海讲学,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在产业转移大潮和经济发展中,珠海就是个迟到者!

  匡耀求肯定了珠海可持续发展道路,但他说,在做《广东省21个地级和地级以上城市现代化水平测评》专题研究时考评过珠海的各项指标,"全部10项指标中,珠海有5项没有达标。其中,生态环境领域的发展相对超前,而经济发展领域则明显落后。经济发展领域和社会发展领域各有2项指标没有达标,尤其是人均GDP 的达标率只有79.14%,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的达标率只有63.14%。另一个指标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标率只有81.71%,比总体现代化进程滞后10个百分点。" "这就说明珠海市不但经济发展水平与现代化标准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而且产业结构水平也还有待提高。"匡耀求说。

  翻阅珠海近五年政府工作报告,不同的市长在报告中都会提到共同的问题:"经济总量不足".但经济总量不足是现象还是实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珠海的经济总量不足?

  暨南大学经济学博士张耀辉教授分析认为:"除了GDP比珠三角周边城市少,珠海的资源、人口、消费总规模,工业产出和经济总规模都不够大,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在动态方面,前期的总量不能为后期作贡献,说到底,经济总量不足是增长的问题,是经济缺乏活力的问题。"匡耀求指出,在过去的25年里,珠海失去了很多机遇。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认为:"珠海的企业没有做大做强,是经济总量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产业上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没有集群效应,没有规模效应。"他认为,相比珠三角其他城市,为何经济总量上去了,就是抓住了第一拨国际产业转移,香港制造业大批向珠三角城市转移的时候,珠海错失了这个机遇。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