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东珠海遭遇发展瓶颈 25年失去多少机遇(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12:01 南方都市报

  珠海率先提出发展高科技产业,事实上,高科技产业也没有形成规模。陈广汉说:"现在的佛山和东莞,因为制造业有了积累,产业配套完善,当产业需要升级的时候,也就自然把研发中心从香港承接过来,珠海当年曾经提出跳跃式直接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思路不能说不好,但难度很大。"记者在广州中山大学采访,一位负责做城市与区域经济规划的教授说,
现在他们的主要业务是在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和中山,几乎从来没有珠海的哪个区或镇请我们做过产业规划。

  正所谓,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在IT界,你一创新就会被淘汰,迟到者要有迟到者的办法,否则紧跟人家屁股后面搞什么都无法超越。"郎咸平事实上用了韩国三星公司在IT界后来居上的案例回答后来者如何居上的问题,不过对珠海城市的后来居上,他没有给出答案。

  如果先天不足,后天该如何补救?

  崭新机遇再次摆在眼前

  "正如澳门落后于香港,珠海也永远赶不上深圳。"美国

哈佛大学教授、美日关系研究室主任埃兹拉·沃格尔曾经撰文对比珠海和深圳。他说,(建特区之初)珠海没有一家公司能像中国商用蒸汽航运有限公司在蛇口那样一马当先。和深圳相比,珠海有不少地方明显不利。

  埃兹拉。沃格尔认为,珠海的海港像澳门一样是浅水港,连接珠海与广州的公路始建于1987年,那时,深圳至广州的公路已经建成。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铁路始终起最重要作用,珠海却不通铁路,珠海特区占地少,因此不具备人力物力建设大学、研究中心,或像深圳一样的财政和信息服务。最重要的,它靠近的是澳门不是香港。深圳和香港之间的人才和信息自由流动给了深圳无可比拟的优势。

  "从来没有看到过谁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分析珠海发展工业的不足。"在珠海本土,也有一位民间学者研究珠海的先天不足。"从经济地理来看,珠海市当初从中山划分出来的时候,没有赋予珠海发展经济的功能。上个世纪70年代末珠海最早设县立市的时候,主要是为了方便海防,所以把146个海岛及漫长的海岸线都划归珠海,把稍稍平坦适合农业发展的坦洲、三乡划归中山。"这位民间学者现是珠海都市企划公司的总经理,名叫张亮军,他曾经做过珠海市商业规划。他分析说,珠海没有适合发展工业的土地,主城区里都是山,沿海稍稍平坦的地方是小小的冲积平原,珠江水冲积出来的土地土质松软,在上面盖厂房的成本要比

东莞、佛山和中山等地高,这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甚至到90年代是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落户珠海的一个很大劣势。

  张亮军问:"从拱北入关到上冲出关,车程不到二十分钟,你还见过哪个城市有这样狭窄的空间?"在条件不如人家的时候,非要和人家比拼,客观上导致了珠海后来被迫选择政府举债,大搞命运工程。先天不足还有一个后果就是找不准和澳门合作中的角色位置,珠澳合作没有深化,优势没有互补。相反在机场建设、横琴岛开发、商业贸易和旅游合作等方面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为此,埃兹拉。沃格尔认为:"事实上,珠海与深圳香港的联系比与澳门更加紧密。"先天不足注定珠海只能等待后发优势?在珠江东岸城市迅速崛起之后,在东岸城市的土地紧张和运营成本增加之后,珠海的后发优势终于开始显现。当广东省提出要把横琴确立为"9+2"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开发区的崭新机遇再次摆在眼前,珠海又作何种选择?

  "还是要因地制宜。"张亮军最后点题。

  -官方反思

  不再拥有当初的闯劲

  仲秋的珠海,天高云淡,偶尔清凉的秋风掠过,给人惬意和清爽。珠海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正在来临。

  在8月的最后一天,新任市委书记邓维龙出席在度假村酒店举行的纪念珠海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理论研讨会。这是一个珠海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们集体反思过去、展望未来的会议。会上不乏真知灼见,大胆建言。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珠海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刘福祥在讲话中直言:"近年来经济特区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有创见的成果不多;时光荏苒,特区既不是备受呵护的宠儿,也不再是国内关注的热点和模式上追捧的偶像;更令人担忧的是特区本身,受大环境影响和自身发展极限的困扰,似乎已不再拥有当初的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冲劲和干劲,以及作为一个特区人所具有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开始满足于小富即安,小进则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创业初期的艰苦奋斗、发奋进取精神逐渐退化,夜郎自大、随遇而安的苗头出现,不注意以国内外之长努力补己之短,也不在乎标兵和追兵的阵容越来越大。僵化的、不合时宜的意识和条条框框,脱离实际和形式主义的东西,甚至比内地的一些地方还多。留恋以往的成就和既得利益,工作上狠抓落实的韧劲,敢抓敢管的负责劲,解决新问题,打开新局面的勇气和魄力则相对不足。"刘福祥说,这些倾向和问题并非经济特区社会价值取向的主流,但确实存在于一部分人身上,表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特区不断改革创新,增加发展新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无疑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从出席此次理论研讨会的人数与规模看,珠海市决策层相当重视。会议结束时,主持人市委副书记王广泉肯定了研讨的成果,并要求媒体在会后大力宣传,要用专版刊登论文。

  -民间反思录

  1998年。珠海一位普通市民胡水松在深圳《特区经济》杂志10月号上撰文《让市场撑起珠海的优势》,批评珠海走入了误区。学术界认为这篇文章是珠海民间质疑珠海向何处去的第一炮。

  2000年。一篇题为《珠海调转船头》的文章反思珠海经济特区20年时称:"一个中等城市对自己发展路向进行全方位的检讨,也许并不应成为我们这样一家全国性财经周报关注的焦点,但珠海完全值得。在中国,没有哪个城市能像珠海那样,同时是一座最美的城市、最适宜人居的城市、最爱出新闻的城市、最富争议性的城市。" 2003年。广州《新经济》杂志发表樊荣强采写的反思性报道《珠海歧路》,次年初,《中国改革》发表其姊妹篇《珠海梦与痛》。

  2004年。北京作者居易的一篇网文《珠海:别再浮躁》在两会期经人大代表宣读后受到市委高度重视。

  2005年。《经济日报》发表记者李茹萍题为《山好水好为何没发展好?珠海:后来居上的机会有多大》的报道,珠海本地媒体全文转载。

  -专家谈珠海

  找准症结才能更好把握机遇

  在回顾珠海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并展望珠海未来发展之时,我们只有冷静思考,切实找准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发展中的差距,前进的目标以及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珠海才能跨步发展。

  对于珠海落后的根源,归纳出来大致有这么几点:一是认为珠海和深圳在改革开放之初,尽管同是经济特区,但条件、思路、政策不同。如深圳毗邻的香港是国际海运、空运、贸易、金融、信息等中心。珠海毗邻的澳门是以博彩业闻名。其实,这也是由于香港、澳门的地位与作用不同,也使得深圳和珠海在大家眼中也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再加上深圳被列入计划单列市,珠海与深圳在政策、条件及税制等方面的差异也就明显起来。

  二是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填海造地建桥铺路。不可否认,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发展,必须有良好、先进的基础设施。也不可否认,上世纪80年代珠海建设的超前的基础设施目前在珠海的经济发展中也是作用凸显。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是一个非常现实、棘手的难题。政府独家举债融资、贷款,由此带来的资金匮乏也给珠海的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三是20世纪80年代,珠海没有把握住外资外企进入时机,没有抓住发展实业经济的基础,失去了赢得第一桶金的机会。90年代珠海全国首创重奖科技人员,为珠海吸引科技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启了一扇门。这一创举,为珠海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为"经济特区"的示范作用注入了浓彩之笔,这在全国造成的影响和震动,在珠海发展中的作用,是深远的、重要的。但又由于当时对"三来一补"企业的偏见,又失掉了第一次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机会。

  四是城市发展定位摇来摆去。25年过去了,珠海的发展定位一直摇摆不定,没有方向或方向不明确或常变化的城市定位,使珠海处于尴尬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珠海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找出真正的问题所在,根源所存。或许我们会在珠海定位上,在珠海未来的发展上,能更客观、更现实、更准确、更有前瞻性地来确定。也能使我们更易把握机遇,再创辉煌了。(李解放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副教授)

  (采写:本报记者 蓝维维)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