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急救资源的整合之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10:56 中国新闻周刊 | |||||||||
北京急救资源的整合之辨 面对体制差异,北京急救市场“120”和“999”的整合之路不只是号码的距离 2005年5月1日,北京急救中心“120”实现部分功能转型之后,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说:“下一步是整合北京市的院前急救资源。”他的意思是,要将“120”与“999”整合
作为在北京的另一家急救机构,与“120”不同的是,“999”的体制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是中国红十字会。“999”建立于2001年9月9日。 在“120”独占北京市急救市场的1999年,在急救过程中经常出现急救担架没人抬的现象。“当时已经出现很多空巢家庭的老人,而我们的出车医生有四五十岁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身体条件本身也不好,所以就没有人来抬担架。”这是“120”党委书记汤旗的解释。后来“120”为此专门雇了民工来抬担架,每次收取40元的基本费用。 然而“999”运行伊始就免费抬担架的服务,很快终结了“120”的“担架”创收。 “999”的救护车辆以“得利卡”东南系列为主,档次没有“120”的高,但费用降了下来。“‘120’一个站虽然可能有10台车,但可能只有一台车在运营;我们车辆的数量少,比如只有6台,但我们6台车是老转着。这样我们单位时间内真正有效、即时开工的车要比‘120’多。”北京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院长邸杰说。 “999”的创收之路项目很多。“车辆抛锚了,给“999”打电话,我们马上可以跟拖车的单位联系;如果着火了,但没有人员伤亡,我们接到电话可以马上跟“119”、“110”联动;如果丢失的孩子身上带有“999”的急救卡,“999”可以根据急救卡上的信息提供家庭住址和联系人的联系方式;针对孤寡老人的情况研发的呼救器,可以让“999”提供电话和上门服务。” 邸杰说,“之前大家对急救的理解就是单纯地“拉病人”。我们利用“999”的平台,可以解决很多事情,甚至包括空中急救、国际救援、国际会诊。” “999”成立之初向银行借贷1.8亿元。“经过几年的运转,我们的贷款目前只剩下1.2亿,我们在逐渐把成本收回来。” 谈到“120”与“999”的整合,邸杰说,“北京市卫生局提出的整合只涉及紧急救援中心,急诊抢救中心作为一个医疗机构将不参与北京急救资源的整合。” “120”方面,北京急救中心党委书记汤旗也否认了“收编说”。她认为,整合北京市急救资源不是北京急救中心能力所及。要通过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红十字会协商实现。“‘999’的银行贷款我们也不可能接收,我们能做的只是行业管理。” 北京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刘燕君说,北京市红十字会还没有得到政府有关整合的通知和方案。“不管怎么说,如果北京要统一急救号码,取消“999”号码的话,我们最后也要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一个交代,“999”毕竟是中国红十字会通过信息产业部申请下来的专用急救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