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李文手记:一个超越不惑之年的超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07:42 财经时报 | |||||||||
![]() ![]() 爱美的李文 ![]() ![]() 特立独行的李文 ![]() ![]() 李文——一个超越不惑之年的超女 ![]() ![]() 知性李文 【记者—李敖】 采访手记:一个超越不惑之年的超女 《财经时报》独家供新浪网稿件
本报记者胡劲华 “采访李敖可能都没这么艰难。”一位采访过李文的记者这样告诫《财经时报》。 已经形成“李文”现象的李敖之女——李文确实让媒体烫手,比如会记录你的详细讯息,会以第一次合作不了解而婉拒你,会要求你采访完把稿件给她“审”,她会事先提醒你如有不满她会告你,弄得很多同仁对她的苛刻表达了愤怒,但似乎也在传递一种“改良”的信息,会提醒记者去做功课,去写好的采访提纲,诚然这样,这次采访李文是我最艰难的一次采访,甚至超过采访矿难,不知是紧张还是录音笔的问题,我的手都出汗了。 与李文约采访时间就很艰难,一通“盘问”后,就要问报纸的影响力,看是否符合她的要求,一个中央台《综艺快报》记者打电话联系采访,结果被李文以我和父亲不是娱乐人物而拒绝,但在台湾好像李敖上过《康熙来了》。 与李文互通短信非常有意思,她的每次回信都是英文,不知道是她的手机限制还是她的语言习惯,但以她的“李文模式”来看,这是否也是不尊重别人呢,毕竟李文是中国人,会讲会写中文,即使你英语再好,面对国内媒体是否该变化点?也许她为了快速发短信或者让更多的人增强学习英语的能力,如果是这样倒还可以原谅。 李文也会为她没有准时按约定通话而道歉,而且每天面对没完没了的采访也会生气,但她都会放弃吃饭说两句,其实在北京,李文也不容易,又是名人之后,牛人之女,用五四时期的观点看,那可是上流社会的名门闺秀,可是原子弹出来了,一切遭到了毁灭。不过也有人怀疑这种“努力”其实是个商业行为,——迅速打开知名度,然后开拓自己的事业,也会有人说是遗传,也会有人说是必然,但在“嘻笑怒骂”中,还是兼顾了一些社会效益,现在不是流行双赢甚至多赢吗? 这次李敖来到底谁能赢,赢多少,赢什么?可能还需要时日。不过刚过不惑之年的李文可是要忙死,还要上课养家糊口,打官司千万别累趴了,就是青春活力的超女也禁不起“24小时”通告呀,千万别累趴下了,否则京城就少了另一种风景,不过凤凰台倒是少让老幼皆知了。 记者采访结束时,李文特别表示,要在和爸爸见面时,将《财经时报》的报道送给爸爸看,因为上面有很多她要对爸爸李敖说的话。 相关专题:李敖神州文化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