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乡土运动论坛开幕专题 > 正文

迷失在时光中的千年古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16:59 绿色世界

  由于北京的城市化已伸展到农业地区,村庄正面临巨大的变化,不少村落已经全部消失,正因这些古老村落的留存在北京社会结构中有不可缺少的意义,于是我们给予它们一瞥正来得及时。

  北京乡村的分布从平原到山区,各有独特且互异的性格。有些起源于居民挖煤贩售而成了聚落,有些起源于居民采石或贩柴谋生,或者是充当驿站、守护坟园、山河或运河渡
口。也有些环绕着有名的寺庙或要道以及进香的途径上设立茶棚而汇成了村落,另有些则奉皇帝的旨意专门修筑碉堡、制造陶瓦。在京城四周这些形形色色的乡村景色不仅反映着各式各样的地理面貌,还反映着乡村在北京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重要性。

  在这些村庄中重要的是村民。他们保留自己的聚落直到今天。他们有自己的故事轶闻,作为口头历史,沿时代传递下来。他们不断地建造了自己的房屋,有着时代传习的手艺和特殊的谋生手段。他们在打井、修路和保护自己圣地上的树木等劳动中形成了协作,这正是村社中的最重要的传统。

  村庄也永远是它周围土地的哨卫。自然环境供给以食物、用水、盖房屋作燃料的木材、夯筑围墙基础的石方。村民以往靠一些季节性的劳动来维持生活,现在仍然是这样,如照片所表示的:晾晒在阳光下的煤球、给猪圈填上谷糠、铺开在场院地面上的金黄色的谷穗。作为一种方式表达对北京乡村及乡村文化教育的敬意,我的摄影目的是赞扬

传统文化之美并着重地指出这一文化的脆弱性和易于消失。

  在一具古老的石磨上的年久的苔痕,也照下了座座村落的鸟瞰,与此对比,又有众所熟悉的近距离的一张饱经风霜的面孔写真。有的照片在古树上的翠绿般的新叶,又有狭窄小路和窗格子一类的单调(线条)之作。我的作品既表现了劳动者休息时那种内心的恬静,又对照地记录了孩子们在农村戏台上的喧闹追逐。有些时候,一件不过是用旧了的工具,它却饱含着经年累月的艰苦和劳作。由于石头一直用作主要的建筑材料,许多村庄都保持着古时的格局。在山区,像门头沟区的爨底下和灵水这样的村子都保留了有500多年历史的石屋和石墙。不远处的双石村甚至有一座建在巨石顶上的房子。

  今天,古老的乡村和它的文化,为了生存下去,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城市的扩展、现代化、水源的匮乏、人口的减少日复一日地损害着乡村生活。今天,看到许多乡村正在迅速地消失,但是,只要这些石头建筑还在,至少从外表上还能看出过去的痕迹。我渴望我的照片能与这些乡村共存,以便保留下北京的现实存在意义。

  灵水村:穿过时光的隧道

  北京最早有人居住的地区之一,可以在永定河上游找到。这是从西向东穿越群山的重要路线,有些村庄至今已经在这里存在了1000多年。1996年的灵水村就像是一个迷失在时光中的地方。我沿着一条土路走进了一个有着石屋、破庙废墟和许多参天大树的村落。

  我沿着石阶走到这个住着700人的村子后面地势较高的地方,寻找他们的寺庙和神殿。古树带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村庄仍处在10世纪的辽代。连一根公元992年的石柱都在铭文中提到了这个村庄。当地人说,村子现在的形态与蒙古人统治的时候大体相同,许多房屋从16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着原貌。

  看到一片旧戏台的废墟时,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找到这个村子的中心。以往逢年过节的时候,也许大多数村民都会聚集到这里观看流动戏班的表演。南边是戏台,北边是作为背景的南海火龙神神龛,他们就挤在这二者之间的空场中。一扇糟朽的大门通向神殿的院落,院里耸立着一些不同寻常的树。一棵树干中空的古柏成为另一棵榆树的宿主,后者虽然年轻,但树龄也已有300年,树高达10米。当地人称之为“柏抱榆”。旁边另一对树的奇妙组合叫做“柏抱桑”,它们像一对幸福的情侣,把对方拥在怀中。当地人说,当白色的桑葚与绿色的柏树叶交织在一起时,它们是最美丽的。

  我步入一个院子。居民们仍使用着与祖先相同的器具。沿墙壁和石板房顶攀爬的南瓜藤的阴影里立着几个老式水缸和存放食物的大缸。他们把在一种特殊的洗衣石上捶衣服用的棒槌和扬谷用的碌碡拿给我看。乡邻们坐在门外的台阶上,沐浴着和暖的秋日阳光。一位95岁的小脚老太太骄傲地说,她现在还能自己做饭。

  更高处原来有座寺,以当地的一眼泉水命名,但现在只有一扇大门表明它曾经存在过。两个女孩格格巧笑着从木门后探出头来。这座寺庙如今只存在于想象中,但是,威严如家长般的树木赋予了它某种性格。庙堂一度占据的地方现在是一间曾临时用作乡村学校的房屋。一位退休教师带着我们四处走了走。“据说这棵树是建庙时栽的,但这很难说。灵水村里里外外原先挤着不下15座神殿和寺庙。”他继续讲述着村庄的历史,并把一棵罕见的银杏树指给我们看:这棵树只有一根奇怪的枝杈上能生长果实。

  远处,另一棵古树——一棵生机勃勃的巨柏——它的轮廓凸现在金黄色的庄稼地里。这是一棵“龙爪柏”,标志着另一座废弃古庙的位置。沿着曲折的石径返回时,我在村庄的入口附近看到了一对雕像般的古槐树。在它们伸展的枝叶下,一头驴子拉着原始的石磨,周而复始地缓缓绕着圈子,碾磨着新收获的谷物。这幅永恒的画面记载着灵水村的过去。

  灵岳寺村:幽闭中的生存

  沿着白铁山极其曲折的盘山路向上攀登,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这里的村庄似乎完全废弃了。在这个冬日,我走访一个又一个白雪覆盖的荒凉村庄,几乎没碰到一个人,真是令人感到好生奇怪。有一个地方还因为在村子底下开矿采煤而出现了塌方。

  这就是灵岳寺村,山上最后的村落。灵岳古寺的残余部分从远处就能望见。两棵高耸的大树——一棵松树和一棵槐树——显得格外突出。这座幽闭的古庙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依然显示出14世纪元代高超的建筑水平。

  我发现一个村民正拖着一棵死去的树走在山间的石子路上。我问他为什么其他人都走了,他却不愿多说,只说这里交通不便,工作不好找,所以只剩下三户人家了。不过他又说,至少有一口相当好的水井能为剩下的人提供足够的水源。

  荒芜的小路在一座座破败的房子间穿过,窗子大都破损了。眼前是一副非常单调落寞的景象。不时能看到丢弃的工具,显示着以前这里人们辛苦的劳作。一块磨得很光的石磨现在不再有人使用了。街坊四邻在一起谈天说地的屋子门口,如今却为一片静寂所笼罩。

  我路过一群驴子,它们占据了一个空置的院子,看起来可以很自由地走动。很快它们又开始上路了,在夕阳下排成一列越走越远。它们聚集在村子里那口水井旁,因为那里有足够的水让它们喝个够,看那样子就好像它们是这片荒芜地带的主人一样。

  尽管人都离开了,但那些驴子,那欢涌的井水,还有高高的树都留了下来。这个地方留给我挥之不去的印象就是,正是这里的偏僻造就了一座天然的乡村博物馆。

  沿河城村:永定河上游的要塞

  永定河与居住在两岸的人们总是福祸相依的。当我在它上游蜿蜒曲折的河道边漫步的时候,这条浅浅的河流似乎已经不再能构成威胁了。然而我还是可以依稀辨出两岸石壁上的印记,这是从前水流不似今日这般平缓时的水线。

  河水轻快地从一座摇摇晃晃的索桥下流过,闪着点点银光。河水清澈见底,让人很难想象控制河水源头的官厅水库是深受工业废水污染的。这里的居民仍在河中洗洗涮涮。他们还会抓了水中的小鱼用醋烹制,烧得连骨头和刺也酥烂可食。

  河岸上几乎没有自然生长的树木,几百年来它们已经被砍伐殆尽,结果地表的土都被冲到了下游。不过最近河两岸种了不少小白杨,嫩绿的新叶给深褐色的岩壁增添了不少亮色。这里有一座破损的小庙叫做柏山寺,因从前这里有过很多柏树而得名。现在只有寺院里的一棵柏树保留了下来。

  永定河到沿河城拐了一个弯儿。远远看去,沿河城就像用高墙围起来的中世纪城堡,不同的是它还兼有小镇的功能。要塞建于1578年,为的是保卫京都西北口的这条重要的沿河通路。此外,还建了许多瞭望台和信号塔,用来监视附近山谷的进口。

  我爬上了村子高耸的古城墙,将美景尽收眼底。在城墙顶上,可以看到现代的水管蜿蜒而下,将山上的一股泉水引下去作为沿河居民宝贵的饮用水。不过我听说水龙头一天只开两次,每次十分钟。

  从这个角度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河流从西北方拐个弯流过来,然后略折向北,最后从沿河城向东南方向流去。镇里较宽的主路自西门开始,之后分出诸多小巷。我向那些灰瓦覆顶的庭院望去,可以看到校园门口的一棵老树,旁边学校的旗子正在迎风飘扬。这是镇子的中心,从前是一座面向戏台的寺庙,现在成了仓库。不出所料,沿河城供奉着许多辟邪镇妖的保护神,包括龙王、黑龙、黄龙和其他神祗,它们都有自己的神殿。不过它们都是属于过去的东西了。

  我从沿河城西边的正门进入,沿着那些狭窄的小巷走着,看到路旁堆着一捆捆劈柴。一位身穿褪色蓝上衣的83岁白姓老人说,他见证了这里历史的变迁。白家祖上是经商的。他指给我看门口的一根白色大理石柱子,以及以前放油灯的一个壁龛,这说明从前这是个殷实的家庭。如今镇子里只有不到400户居民,大都靠打柴和经营果园为生。

  35岁的果农魏立新种的是红富士

苹果,他带着我们四处参观,并告诉我们为什么依山的南大门现在不通了。实际上南北大门是沿河城的水渠,“有一年雨水特别多”魏说起了村子里流传的说法,“泥石流从南大门直冲进来,差点淹了整个村子,这时一块巨石从山上滚下来,一下子把南大门撞上了。”就这样洪水绕过围墙,流进了永定河。巨石拯救了小镇。据说它现在还陷在南大门里,就埋在那天留下来的泥浆中。锯齿形的城墙也对村子形成保护。魏说:“一发大水,人们就会爬到墙上去。”

  太平庄:平和、宁静的人生

  太平庄石墙上的缝隙中开满了明黄色的野花。这个村子就位于去往北京最古老的寺庙潭柘寺的路上。多数人家都敞开着门,每家的院墙同时也是邻居家的院墙。

  村民们向我讲述了太平庄得名的缘由。最初,这里叫做下苹果园,但是有一天,乾隆皇帝在去潭柘寺的路上到这里歇脚,为了赞美此地民风淳厚,他把这里改名为太平庄。

  村里一位80岁的陈姓老人说,太平庄的村民总是乐于助人。“过去,大家总是互相帮助着盖房子、修路。村子就像它的名字那么太平。就连‘文革’期间,情况也不像其他地方那么糟糕。但是,这种互助友爱现在已经越来越弱了。”

  陈老先生曾在潭柘寺工作了16年,对当地历史非常了解。“这里有一个古老的石洞,当年潭柘寺的第一位僧人华严建寺时就住在那里。日本人刚来到我们这条山谷时,我们的村民就藏在那儿。”

  我们当时站在一座桥边,桥下是干涸的河床。我问陈老先生水都到哪儿去了。他说,起初,太平庄的水很多,水质很清,是从潭柘寺的龙泉那里流过来的。寺中茂密的竹林很自然地浸在水中。“那时,河床里的水总是满满的!”他激动地说。其实,早在8世纪时,潭柘寺也称作龙泉寺。

  陈老先生回忆道:“去潭柘寺的路旁有几个茶摊。这些茶摊都用清洌的泉水欢迎香客。村子旁边有一个茶摊特别大。”他还记得,日本兵曾在那里举行过一场盛大的庆典。“他们拓宽道路时,其他的茶摊都没了。”

  1967年,所有的水源都枯竭了。村民们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但听说是因为山那边开的煤矿让水流改变了方向。如今,他们只能靠外界供水。水源是潭柘寺挖的一口井里打上来的,通过水管送到这里。

  陈老先生力图让太平庄团结一致的精神延续下去。他还记着那些古老的故事和口头流传的历史,并且强调合作互助的传统。他说:“我们必须奉行太平庄和平宁静的人生观,这是我们这个村子的根本所在。”

  西石古岩村:要道上的石碑

  门头沟区仍然保留着很多古石道。永定河畔就有一条这样的古道逶迤盘旋。1996年,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介绍刻在山腰上的佛像的文章,于是找到了这个地方。我向附近村里人打听佛像的下落,似乎没有人知道一鳞半爪。

  我不停地打听询问,终于有一位当地人指点我到一家大型水泥厂去找。山腰凹进去的形状说明这里开山采石已有很多年头。由于积尘很厚,我几乎无法辨认出采石场上方岩壁上嵌着的四块石碑。要靠近这些石碑,必须穿过采石场,沿着一条到处是锈迹斑斑的遗弃手推车的狭窄小道爬上山去。一个陡峭的斜坡通到山腰间的一条碎石路。

  我遇到了60岁的羊倌老王,他正赶着23只山羊回西石古岩村的家。他告诉我,悬崖上刻着一些佛像。这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河水泛滥时,这条路看起来可能没那么高峻险要,可是今天这条路却十分惊险,远离宽阔的河床,如同峭壁凌空。数百年来,这是一条将煤炭运出深山的必经之道,其重要性非比寻常。路石上留下的深深蹄印证明,那些马、驴和骆驼运煤入京时负荷是多么沉重。车辙使得古老的大路凹凸不平,但它们都带着人类艰辛劳作的温度。

  站在这条河边,当然无法想象头顶上有一条古道紧贴危崖凌空而过。我后来发现村民们都知道那些石刻,只是我问得不对。他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石佛岭!

  龙泉务村:树的传说

  在永定河西岸有一座古老的村庄,名叫龙泉务。这里是1000年前烧制辽三彩的瓷窑。村南丘陵中的寺庙遗址同样古老,只是现在已经被铁路切断了。我虽然最后找到一条路穿了过去,但还是被那些没有标志的土路搞昏了头。有一条路通向一个养狗中心,另一条则通向一处军事重地。最后我只好沿着一条溪流边的铁路走。在一个无名沟壑的一片荆棘从中,居然不可思议地站立着两对树,这寺庙仅有的遗迹。

  两棵千年古柏侧对着东面的出口。一棵又高又直,树干上有一条螺旋状的花纹蜿蜒而上,直到枝顶,宛如一条蟠龙直上云霄。另一棵虎柏也恰如其名,粗壮的树干坚实地扎在地下,好像一位肥胖的相扑选手蓄势待发,树皮上的突起恰似一头卧虎巨大的脑袋。

  传说这两棵树实际上是一对守庙老人所化。有一次,他们因为珍贵的香炉被盗而号啕大哭,三天之后,邻居们发现悲号声戛然而止,那对夫妇也就此消失,而庙门前却多了两棵老树。

  另外两棵形状特异的银杏树也被看作一对古怪的夫妇。一棵挺拔超然,另一棵则好像在恭顺地低眉弯腰。村民们称它们为夫妻树。

  瓷窑外有寥寥几个黄色和绿色的碎陶片散落着。但它们并不孤独。毕竟,旁边还有一只卧虎。一条蟠龙和一对古怪的夫妻相伴。文/ 阿南史代

  相关专题:新乡土运动论坛开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