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专题 > 正文

凿育栋梁 求索无疆——关于复旦精神的讨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12:03 新闻晨报

  什么是复旦精神?在过去两年里,广大师生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在《百年校庆专刊》和《复旦》报上刊登了有关文章百余篇,他们或从思想理论高度进行探讨,或从个人感性认知加以阐述。这些真知灼见无疑为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复旦精神提供了思考路径。

  不同历史时期,对复旦精神,先贤们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从马相伯提出的“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义”的办学宗旨,到李登辉倡导的“牺牲与服务”精神,从“博学而笃
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到颜福庆所倡导的“正谊明道”校训和“为人群服务”的办学宗旨,无不体现了复旦精神。

  时至今日,复旦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复旦精神必将在传统意义上赋于新的内涵,这种内涵难以一言以蔽之,然而,它已在这场大讨论中得到了弘扬。现特辑录几篇代表性的言论,以飨读者。

  复旦精神

  秦绍德

  所谓“复旦精神”,其实就是复旦人在近百年的奋斗中凝炼形成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判断,就是复旦大学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活的灵魂,就是经过百年积淀而成的复旦历史底蕴和品格特征。“复旦精神”并不是一经提出便被固定下来且恒久不变的东西,而是不断与时俱进地审视自己、总结自己而作出的概括。

  “复旦精神”是深深地扎根于复旦百年历史之中,深深地扎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之中的精神,历史的传承和未来的发展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且通过这一结合使“复旦精神”既体现深厚的积淀,又体现生机勃勃的活力。唯有依靠这种“复旦精神”,我们的事业才能持之不堕,方兴未艾。

  (校党委书记)

  校训三解

  吴晓明

  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一校训中,究竟有什么可属此种由过去泛入今日的精神呢?依我之陋见,或许有以下三端:

  第一,求知识,求学问。“博学”就是大其学,广其学,就是求知识。这一点,无论如何总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在我们的校训中所谓求知识同时也就是求学问,所以说要“切问”。知识与学问有什么分别呢?一般说来前者是既与的,被给予的;而后者是探索性的,由问题引领着前来照面的。

  第二,注重学问的精神性品格。学问实有两种品格,即知识性的品格和精神性的品格。时下的潮流,大抵是完全遗忘其精神性的品格。但若求知在于“切问”,则便提出了思的任务———要思,要能思,要“近思”。

  第三,社会关怀和天下关怀。学问的精神性品格一则出自以思,一则出自以社会关怀或天下关怀。故于博学、切问、近思而外,还要求“笃志”。志有大小:小志者,一己之志也;大志者,天下之抱负也。

  (哲学系教授)

  不仅敢说我不知道

  葛剑雄

  19年前,在

哈佛大学访问时,曾问过一位教授:“你认为哈佛大学的教授与其他教授最大的差别是什么?他稍想了想后回答:“Wedareto

  sayIdon'tknow.”(我们敢说我不知道。)当时感到很大震动。回国后与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谈起,他很有感慨。他说:“只有没有本领的教授才不敢说自己不懂。”

  以先师为例,还是在燕京大学读研究生时,他对导师顾颉刚先生(也曾任复旦历史系教授)开设的“《尚书》导论”上的说法提出质疑,否定了他有关汉代州制的论点。而作为导师的顾颉刚先生非但未加斥责,还鼓励他写成书面意见作公开讨论。

  正是在这种传统的激励下,当我根据读书笔记发现由我们所教师写的《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分册》样条中“北京”条所收内容不全时,就大胆地向先师提出。当时我竟没有注意,这一条就是先师写的。他非但不以为忤,反而亲自给《中国历史大辞典通讯》编辑部写了一封信,肯定我的意见。

  多闻阙疑,甘为人梯;兼容并蓄,力求卓越。或许这就是百年复旦史所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就是复旦精神的生动体现。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复旦特色:“草根精神”

  陈思和

  复旦在创立之初就是植根于民间的,并且是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的新型民办大学。

  因为复旦大学有着私立大学的传统,所以与庙堂的关系比较疏远,而与民间动荡的革命思潮却息息相关。复旦精神中的草根气息于此亦扑面而来。

  “草根精神”在复旦学人对学术的献身态度和对学术传统的承传自觉中也充分显示出来。在复旦的教授中,自诩为大师或以大师自居的似乎很少,但在平凡的治学和为人中却体现出知识分子的本色。教育的传统主要体现在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对老师是否真诚地出于敬仰和爱戴,全力维护和发扬老师的学术成果;对学生无论其贤愚,是否尽力帮助其走学术的道路,使学术得以弘扬传播。这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素,也是教育上的学术承传的主要体现。

  草根精神可以说是复旦精神的突出特点。正是这种虽平凡、质朴但却坚韧的精神传统,推动着复旦人在百年的艰辛开拓中走出了自己的独特道路。虽然草是最软弱最贱卑的东西,它看上去微不足道,绝不鲜艳夺目,但草之根却是最坚韧最易于生长的,象征了顽强的生命力。

  (中文系教授)

  茶壶、茶垢与复旦精神

  王德峰

  你看今日之复旦,固然已有种种日新月异之处,但却还是一把老茶壶,大家都还珍惜着这把茶壶,这是有证据在的。

  你看复旦每晚的各色讲座,教室里人头攒动,演讲者与听众交流着对于时代突出问题的不同见解。

  你看复旦的讲课,总是不断地有来自外校的“蹭课者”,他们逃了本校的课,或在单位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来听复旦的“高头讲章”。

  你看复旦的丰富多样的学生社团,理科的偏要研讨、辩论人文的话题,文科的偏要考察自然科学的前提与前景。

  你看复旦学生对教师的“苛刻要求”:不能照本宣科,不能以权威自居,不能不让学生发表不同观点。

  你看复旦学生的自办刊物,其话题有时大得惊人,只有大师级的思想家才敢问津。

  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自然地嗅到了一把老茶壶中的独特茶味。茶味自然首先来自茶叶本身。但茶味之独特,则不能不归诸茶壶,不能不归诸茶壶中的茶垢所造成的泡茶叶的那个水的环境,不能不归诸茶垢中的“茶精”。(哲学系教授)

  不同时代的复旦精神

  龚向群

  什么是复旦精神?这是一个见智见仁的问题。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度,对精神的体验与阐释都不尽相同。

  其实,对于这一问题,在复旦历史上曾有多人作出过回答。从年代上看,最早关于复旦精神的表达要算1925年的《校歌》。歌词第一段写道:“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

  刘大白所创作的《校歌》体现了复旦大学的立校宗旨、学术精神及其价值取向。但是,“复旦精神”这一提法,就现存的校史资料来看,却是由李登辉先生首先提出的。

  1943年12月,李登辉先生在为毕业纪念刊写《序》时,明确指出“牺牲与服务”是复旦精神:“诸生当切记复旦之精神为牺牲与服务,出校以后务须发挥复旦之此种精神。”

  曾任我校校长的吴南轩先生在其晚年也曾进一步阐释过复旦精神。从4个方面论述了复旦的传统精神,即由无变有的精神、向前开路的精神、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精神和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

  于右任先生对复旦精神的提法是———“勇往迈进,复旦精神。”

  (校史研究室主任)

  相关专题:复旦大学百年校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