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专题 > 正文

粗放型产业仍占主导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12:09 新华网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要思想和任务,也是解决前进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的根本之举。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我们还任重而道远。据报载,去年全国每万元GDP能耗为2.6吨标准煤,与2000年的2.77吨相比,5年来下降了7%。而另一组数据又告诉我们:去
年我国综合能源消耗相当于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这两组数字说明,纵比,我们同自己的过去比,“十五”期间经济增长方式有了新的进步,成绩是可喜的。横比,我们同发达国家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有10多年了,然而近年来,在许多地方、许多领域,增长方式转变依然不尽如人意,粗放的、低端的、雷同的产业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项目却屡禁难止。这一现象不仅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有,就是领改革开放之先的东部沿海也同样存在。前不久,“

长三角”经济首次出现的整体增速“滑落”为人们敲响了警钟:靠拼土地、拼劳力、拼投资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已难以再支撑经济持续高速前行。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也不允许我们继续走粗放增长的路子,否则

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这绝非危言耸听,有数据可佐证:2004年对国内500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9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119个城市超过三级标准,50个城市的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足50%,部分城市饮用水水质达不到标准。由此可见,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做法不可取,代价太沉重,得不偿失。

  要想避免和克服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以追求速度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代之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趟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保持发展的速度,更要改变发展的模式,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许多地方的经验表明,要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观、政绩观,走内涵发展之路,治本之道,则要转换政府职能,将政绩考核的重点转向加强市场监管、建设经济环境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上来。最近,东北三省提出了拒绝“黑色”GDP的响亮口号,浙江也开始从“成长的烦恼”中猛醒,探索一条低耗、高效的发展路径。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看清了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危害,正在更新发展思路。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革命来势迅猛,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实践告诉我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尤其要努力打造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强势产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从根本上说,目前体制上存在的诸多弊端,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障碍。比如,市场价格不能反映真实成本造成的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再比如,投资体制不合理导致了建设规模的盲目扩张;还有,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以及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政策,促使耕地急剧减少等,都是导致粗放型经济增长和资源浪费的根源。转变增长方式,发展集约型经济,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为其发展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

  当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还要力避一刀切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但我国地区发展、产业发展很不均衡,不可能也不应该按照一种模式“生搬硬套”。比如东部发达地区迫切需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但考虑到我国劳动力众多、整体素质还不高的基本国情,有些地方还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也要注重提高科技含量,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应坚决淘汰。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绝不会一蹴而就,也不是“另起炉灶”,要学会在“游泳中换气”,在改造中创新。惟有如此,才不会脱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正确轨道。(王永前) 来源:半月谈

  相关专题: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