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眼中的费俊龙:懂事能吃苦不爱说话(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01:36 东方早报 | |||||||||
费俊龙(左)和聂海胜(右)在一起。IC图 懂事,能吃苦,不爱说话——这是“神六”候选航天员费俊龙家乡人对他的评价。 昨天,早报记者探访了费俊龙的家乡——江苏昆山市巴城镇东阳澄湖村13组,这个俗称“费家浜”、以费姓为主的自然村只有21户人家、60多口人,多以养殖大闸蟹为生。村支部书记徐春告诉记者:“费俊龙喝阳澄湖水、吃大闸蟹,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
父亲:“俊龙打电话来,要我们低调点” 费俊龙的家是典型的江南农家,2层灰色水泥房建在河边,约30平方米的院子栽着树木瓜果,家里简朴干净。 费的父亲费长宝今年69岁,原是巴城自来水公司的会计;母亲钱阿玲71岁,在家务农。2人身材都不高,但比较结实。“俊龙刚好1米7——如果再高点或矮点,估计就不能当航天员了。”费长宝说。 老两口说,儿子从小就懂礼貌,做事让人放心,成绩也好。因为费家3代单传,1982年,17岁的费俊龙入伍时,二老不舍得,当时70多岁的爷爷更“不开窍”,俊龙做了爷爷很多思想工作,才把爷爷说服,“这孩子从小懂事,有大局观。” 二老说,费俊龙1991年与同为航校毕业的王洁结婚,1998年成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集训队员定居北京,现有一个14岁的儿子。入伍23年来,俊龙回家探亲不超过5次,都是“悄悄地”。每次回家都忙前忙后,做饭、下河照顾家里的2亩大闸蟹,从不提及工作。 “俊龙给我们打过电话,要我们低调点。”费长宝告诉记者。 除了父母,费俊龙最关心的是二姐费美玉。今年春节,年三十到家的他,第一件事就是看望二姐。昨天,二姐夫黄建明告诉记者,他比小舅子大2岁,两人是校友。据他介绍,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前夕,家人才知道俊龙成了航天员。虽然俊龙没有随“神五”升空,但在姐夫眼里,他已经是英雄了。“大家都说这次俊龙的机会大,如果能顺利完成任务,我会感到由衷地欣慰和光荣。但不管能不能上天,我相信他都会保持平常心。”黄建明表示,现在全家天天看电视,听说“神舟六号”发射安全性很高,家人很放心。 师友:“能吃苦,从不张扬” 今年67岁的闵仲玉是费俊龙在巴城中学念高中时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闵老师告诉记者,费俊龙性格内向,不太说话,写一手好字,画一手好画,班级的黑板报都是他写的;数学、物理成绩非常好,在班级排前5名。“这孩子能吃苦——他家在农村,离学校有3里路,但不管下雨刮风,他从来没迟到过。” 闵老师印象深刻的是,费俊龙高一时迷上了打乒乓球,和同学一起偷偷跑到隔壁小学打球,闵老师严厉批评了费俊龙。 与费俊龙同岁、同为空军在昆山招录的第一批飞行员的傅惠民现在是昆山市经济开发区人武部部长。他告诉记者,他和俊龙是高中同桌,1982年一起被招录为空军飞行学院战斗机系学生,“我们是在航校预备班级上了1年学后分开的,我后来到了广州军区,俊龙以综合考核前5名的成绩留校当了老师。” 傅回忆,高二时,他们班共有21人,他、俊龙和另外6人很要好,被称为“8人小组”。后来,8人中有6人到部队服役,现在5人都已返乡,只有俊龙还在部队。回忆起“8人小组”的日子,傅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性格外向一点,俊龙则非常踏实,从不张扬,做事情有条不紊。”现在,傅还常和费俊龙通电话,10月2日,他还给俊龙打过电话,“通报”了各自家人的情况。 半月50多记者来访 “去巴城?我猜你是记者,去找那个航天员费俊龙的。”昨天7点,记者出昆山火车站后询问去巴城的路线,问了几个人,得到的是相同的答复。 记者乘坐的出租车司机严宝军说,这几天他已经拉外地记者去巴城4次了。现在,他每天看电视、报纸,了解关于“神舟六号”的事,在火车站、汽车站附近转悠,好向别人“吹”,为自己多拉客到巴城。巴城镇委副书记严建荣告诉记者,近半月以来,已有来自全国20多家媒体的50多名记者到巴城来探访费俊龙的家人。记者昨天采访时,有近20家媒体记者前脚后脚赶到费家。严介绍,政府已组织人员,专门为记者“带路”。他表示,村、镇、市三级目前都已做了准备,如果费俊龙能保持最佳状态,成功上天,将举行庆祝活动,要让当地居民都收看电视直播。“不过,不管俊龙能不能上天,他都是巴城人的骄傲。” 记者在费俊龙家采访时,邻居一个叫“费军龙”的10岁小男孩大声说:我长大了也要当航天员!(早报驻江苏记者王海平 发自昆山) 相关文章之一 人类航天活动的几大著名空间站 综合新华社电 按照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空间站—— “礼炮”号空间站 苏联一共发射了7个“礼炮”号空间站。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太空飞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礼炮”1号空间站由轨道舱、服务舱和对接舱组成,总长约12.5米,最大直径4米,总重约18.5吨,可居住6名宇航员。站上装有各种试验设备、照相摄影设备和科学实验设备。“礼炮”1号空间站在太空运行6个月,相继与“联盟”10号、“联盟”11号两艘飞船对接组成轨道联合体,完成任务后于同年10月11日在太平洋上空坠毁。 “和平”号空间站 苏联于1986年2月20日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这个空间站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多模块积木式构型的长久性空间站,它使过去的“一居室”变成所需的“多居室”,扩展了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和平”号全长13.13米,最大直径4.2米,重21吨,由工作舱、过渡舱、非密封舱3个部分组成,共有6个对接口。此外,它还可以扩充4个工作舱并同时与一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对接,形成空间大型复合设施。 天空实验室 美国在1973年5月14日成功发射一个在43.5万米高的近圆空间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这个空间站全长36米,最大直径6.7米,总重77.5吨,由轨道舱、过渡舱和对接舱组成,可提供360立方米的工作场所。在载人飞行期间,航天员进行了270多项试验,拍摄了大量的太阳活动照片和地球表面照片。 国际空间站 1984年,美国提出建立国际太空站。由于这一计划在当时受到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反对“自由”号空间站的呼声日益高涨,甚至险些被取消。后来,以美国为首的“自由”号空间站合作伙伴邀请俄罗斯加盟,在原“自由”号空间站和“和平”2号空间站的基础上,联合建造“阿尔法”国际空间站,也就是现在的“国际空间站”。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