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八十寿诞亮出镇院之宝 清明上河图亮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02:55 新京报 | |||||||||||||
《清明上河图》全卷公展,真迹发现者时隔55年重会“故友”
须发皆白的文物专家在仔细端详《清明上河图》真迹。昨天是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院方为此组织了多项专题展览。实习生 高松 摄
昨日上午,作为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活动之一,古书画研究中心、古陶瓷研究中心在延禧宫举行成立揭牌仪式。实习生 高松 摄 本报讯(记者 蒋彦鑫)昨天是故宫博物院建院80岁生日,院方为此举办了多项文物专题展览。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称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迹也在故宫的高科技展柜内向世人全卷展示。当年发现这一文物、90高龄的古书画鉴定权威杨仁恺先生,与55年前初次见面的“故友”再次重逢。 半个世纪后老友重逢 昨日,故宫东路的延禧宫内,刚刚建成的古书画研究中心展厅中正在举行“《清明上河图》专题展———宋代风俗画展”。展厅中的巨大特制展柜中,包括画卷和题跋一起的《清明上河图》真迹完整地展示着它的风采。在静谧的灯光下,这件“神品”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90岁的杨仁恺在搀扶下步入展厅,贴着展柜的玻璃仔细察看。55年前,杨仁恺在东北博物馆的一堆文物中偶然发现了这件国宝,才使它重见天日,成为故宫镇院之宝。“我专门写了本书叫《国宝沉浮录》,上面详细记录了这个故事,”杨仁恺说,“可惜这里的灯光有些暗,我的眼睛已经看不大清楚。不过我是回来看‘老朋友’的,能见上一面就已经不错了。” 高科技展柜贴身呵护 在《清明上河图》的展示大厅里,显示着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的红色数字不停跳跃着,提醒着展柜内环境的变化。事实上,为了安全地展出这件国宝,故宫与相关单位共同研制了高科技展柜。 据介绍,该展柜长14米,密封线长32米,有效容积2.53立方米,重量达到10吨,创下了世界之最。展柜内,专门设计了充氮密封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及温度控制系统,可保证展柜内实现恒湿、恒温的无氧环境。同时,根据故宫的条件,展柜的蓄能系统将保证在每天14小时的停电时间内,依然使展柜达到要求。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书画,展厅内的光线也比一般展厅要暗。观众如果要看“神品”的细节,脸必须贴在厚厚的玻璃上。不过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展柜非常安全,观众近距离欣赏也不会有问题。 七件仿制品左右拱卫 与《清明上河图》真迹同时展出的,还有6件仿本和1件临摹本。 仿本中有一件添款为“明四家”之一的仇英。这件作品纵30.6厘米,横658厘米,虽然为仿本,内容跟《清明上河图》并不一样,但笔触精细,人物和树木叶都惟妙惟肖。 惟一的临摹本为现代冯忠莲所绘。冯忠莲长期在荣宝斋和故宫从事古画临摹和复制工作,对山水、人物、佛像、仕女画很有研究。此幅临摹本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是冯忠莲历时4年所作。 据故宫博物院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全世界大约有100余幅《清明上河图》的临摹本或者仿本,此次展出的7幅是故宫馆藏的一部分,虽然它们不是真迹,但对于古代书画的研究依然有着很大的意义。 ■展览秀场 细听可闻风雷声 为庆祝自己的80岁生日,故宫博物院长袖善舞,筹办了一系列高品质展览。“此处已近天阶地,细听可闻风雷声”,通过展览,游客可从各方面品味故宫的风韵。 书画 七百件精品美轮美奂 据介绍,自1994年以来,故宫博物院新入藏历代名家书画和碑帖共计700余件。这些作品大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或历史价值。 此次的十年入藏书画精品展中,有20幅精选作品,包括宋代张先《十咏图》卷,明代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以及清代石涛《高呼与可图》卷等珍品。 陶瓷 古陶瓷中心首次亮相 本次陶瓷展是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中心成立后举办的第一个展览,包括清代御窑瓷器展和中国古代窑址标本展,此外故宫博物院还为游客设立了古陶瓷标本资料观摩室。 展品中,除了故宫御窑瓷器的精品外,还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故宫陶瓷组工作人员赴全国17个盛市、自治区调查140多个窑口,所采集的3万余件瓷片标本,另有上万件原宫廷生活中淘汰的各类瓷器碎片标本等。此次展出中,详细标明了瓷片产地、数量等。 典制 武英殿感受“盛世文治” 故宫博物院还将在武英殿举行“盛世文治———清宫典籍文化展”,这是武英殿修好后首次举办展览,也是武英殿首次开放。 三大殿西侧还将以典制为主,全面展示清代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在太和门西朝房将举办清代皇帝卤簿展,通过卤簿仪仗展示宫廷典仪场面;弘义阁将举办皇家礼乐展,通过清宫中和韶乐认识和了解清宫礼乐制度;弘义阁迤南西庑将举办清宫武备展,演示内容包括皇帝大阅、皇帝围猎及冷热兵器等;保和殿西庑及西北崇楼将举办《天府永藏》系列展,展示古建筑大修以及宫廷政务等。 数字作品 《三大殿》把玩建筑艺术 2000年,故宫博物院与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签订了第一期“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的合作研究协议书,推出了中国文博界第一部大型虚拟现实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宫殿》,展示了故宫皇家建筑艺术。 昨日正式完成的《三大殿》,详细描述了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建筑技术和工艺过程。比如在彩画过程中,工匠如何一步步的将五颜六色的涂料调试好,再一步步刷上木头等。据故宫博物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记录,可以让一些传统工艺、色彩信息得以保存,对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侧记 人和八十年前一样多 欣逢80华诞的北京故宫,与平日并无二致,一样地人流如织。只有极为细心的常客才会发现,故宫的工作人员昨天都换上了深灰色新院服,上衣翻领上,别着一枚闪烁金光的新院徽。 院徽的外形,有些像象征皇权的玉玺,也像一个“宫”字,这是故宫为庆贺建院80周年而特别设计的。从至高无上的皇宫到面向公众的现代博物院,这一历史性蜕变发生在1925年10月10日下午2时许。那天,隆重的开院典礼在乾清门前举行,随后,来宾和众多市民涌进这座几百年来的宫苑禁地自由参观。据当时的报载:建院的头两天,参观者多达5万人。“惟因宫殿穿门别户,曲折重重,人多道窄,汹涌而来,拥挤至不能转侧。” 这种局面,至今仍不时可见。刚刚过去的黄金周,故宫接待游客40万人次,是历年同期的最高值。据新华社 ■辅助措施 故宫东六宫全部开放 古陶瓷研究中心、古书画研究中心正式挂牌 本报讯(记者 蒋彦鑫)昨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古书画研究中心正式挂牌。两个中心的成立和启用,标志着故宫东六宫全部对观众开放。 昨日新诞生的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中,设立有古陶瓷成分分析实验室、工艺研究实验室、结构分析实验室和物理、化学性质检测实验室等。同时配置了产自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日本及我国的仪器分析设备20多台,主要用于对古窑址陶瓷残片的分析检测以及古陶瓷真伪鉴定。 “只要把陶瓷残片放在固定的位置,开动机器,就能看出其烧成温度、元素组成等,从而进一步分析出产地、烧制工艺、年代和真伪等。”故宫科技部副主任苗建民说。 据介绍,书画类文物的修复和复制,将成为古书画中心的重点项目之一。古书画中心的研究重点为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和散佚在世界各地的清宫旧藏,其中包括中国历代书法、绘画、碑帖等。古书画中心计划每2到3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进行国内外同行在研究方法和学术成果方面的交流,不断提高陈列和保管及修复、复制技术等,从根本上推动中国书画类文物的学术研究。 64名中外学者接受特聘 本报讯(记者 蒋彦鑫)为了让故宫的古书画、古陶瓷研究更具科学性,故宫昨日正式聘请了64名世界一流专家学者为研究员和客座研究员,并颁发了特聘证书。 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表示,研究故宫文物,必须面向中国、面向世界。为此,故宫聘请了这批专家,其中包括英国伦敦大学荣誉教授韦陀、辽宁省博物馆荣誉馆长杨仁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徐邦达等。 拿到聘书后,须发皆白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叶喆民非常兴奋:“我1962年就到故宫工作,17年后才离开故宫。如今我又回来了,感觉就像是回了娘家。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留下来,我感到由衷高兴。” 相关专题:故宫博物院80周年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