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专题 > 正文

内蒙古神六回收现场正在紧张备战(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17:12 内蒙古晨报
内蒙古神六回收现场正在紧张备战(组图)

搜寻“神六”的直升飞机正在待命 内蒙古晨报记者胡红波 孙立摄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内蒙古神六回收现场正在紧张备战(组图)

内蒙古四子王旗政府发出“神六”回收通告 内蒙古晨报记者胡红波 摄影


  内蒙古晨报报道(特派记者 陈光)金秋10月,神舟六号为全国人民所瞩目。作为回收地的内蒙古四子王旗也被世人所关注。10月11日,本报特派记者再次驱车数百公里赶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及回收部队所在地红格尔苏木,感受即将回收神舟六号飞船的四子王旗。

  距“飞天”时间不到30个小时。记者在四子王旗乌兰花镇的街道上不时看到有军警车
辆穿梭,据当地人讲,由于离“飞天”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所以最近几天忽然多了许多军车。

  上午9时左右,记者在镇上的海星大酒店看到不时有穿着标有航天标志服装的人员进出,9时10分左右,几名穿橘黄色服装的医护人员抬着一个白色的箱子走出酒店。据一位工作人员讲,他们是从北京来的,专程负责航天员的安全。这次将带一些急救设备到

呼和浩特市的指定地点待命。

  下午3时左右,记者离开乌兰花镇开车去驻红格尔苏木的回收部队时,看到前几天还空荡的直升飞机停机坪现在就停放着几架直升飞机,飞机的机头用苫布遮盖着。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些飞机都是用来搜寻神舟飞船的。

  下午5时左右,当记者从红格尔草原腹地返回红格尔苏木时,看到红格尔苏木派出所的民警正在挨家挨户做登记工作,对所有的住户都发放了蒙汉两种文字的通告。许多住户看完通告后及时将通告贴在玻璃上或醒目位置。一些营业场所开始关门,部分旅馆也停止营业。记者看到当地政府所发的通告上写着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将于2005年10月中旬发射,返回舱将再次在我旗境内主着陆场着陆,为确保神舟六号回收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航天员返回地面后的绝对安全,按照主着陆场安全警卫组的统一部署,此项工作由四子王旗公安局抽调警力配合部队担任警戒任务。现将安全警戒期间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主着陆场区域内的所有牧户,在返回舱着陆期间一律不准私自留无关人员,包括记者和一切非常住人员。届时公安机关将组织人员进行清查,希望各牧户配合公安机关的清查工作,自觉清理无关人员;二、本次回收任务不组织观摩活动和欢迎仪式。除中心保卫工作人员(部队人员)外,任何人不得前往回收现场观看;三、在执行任务期间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进行实弹射击、打猎等活动,不得在主着陆场区域内实施爆破作业;四、主着陆场周边居住的牧民在飞船回收时要离开建筑物,发现不明飞行物要及时报告,认真看护,不得围观、搬动,不得私自回收;五、在主着陆场外围由内蒙古公安厅警卫局和四子王旗公安局共同配合设立22个堵卡点,严格控制通往主着陆场区域内的人员和车辆,没有总装备部统一印发的通行证件,任何人、任何车辆不得进入主着陆场。

  以上各项工作由公安机关组织实施对不听劝阻或故意违反通告规定事项的行为,公安机关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第七款规定,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处罚。

  记者从红格尔苏木返回乌兰花镇时了解到,为了确保神舟六号着陆后的绝对安全,目前由治安、刑侦、交警等部门组成的数千警力已做好了执行任务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专门成立了安全指挥部。并在当地公路便道设卡,疏散闲散无关人员。在警戒区域内,此次共布卡22个。同时为保证飞船和设备的运输畅通,在一定时间内,部分险要地段还将限制交通。

  另外记者获悉,担任神舟飞船主副着陆场保电任务的内蒙古电力公司也及早制定保电预案,以确保“神六”飞船成功发射后顺利回收。据了解,由于本次“神六”飞船发射不仅将四子王旗作为主着陆场,还启用副着陆场,确定乌兰察布电业局、呼和浩特供电局、阿拉善电业局和乌海电业局为保电重点单位,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保电措施和应急预案。同时,各抢修小组及备品、备件在“神六”飞船回收前2天到达四子王旗保电现场,确保随时可投入抢修。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