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专题 > 正文

专访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22:30 CCTV-4

  在中国载人航天领域里,近来涌现出越来越多充满活力、锐意进取的年轻人,刘宇就是其中的一个,从“神五”火箭系统的副总指挥,到现在“神六”火箭系统的总指挥,年轻的刘宇被委以重任。接触过刘宇的人告诉记者,刘宇的行事作风一向谨慎低调,很少能在媒体上看到有关他的报道。记者孙宝印的经历印证了这一点,为了查找刘宇的资料,记者在网上花费了很大的工夫也只找到两则。一则是有关2000年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前火箭被误撞,文章说:“黄春平与刘竹生、刘宇一起爬到90多米高的总装测试厂房顶层,自上而下,一层一层
地查看火箭。他们或跪或趴,仔细地看着、记着,力求找准火箭伤在何处、伤势如何。”cctv4记者孙宝印采访刘宇时,问到这段往事,刘宇记忆犹新。

  [记者孙宝印]:

  神二发射之前,发生了工作平台撞到

火箭的情况,当时意想不到,当时好多人都觉得火箭发不了了,飞船发不了了,您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什么感觉,当时您是副总指挥。你当时是怎么建议的?

  [刘宇]:

  我的建议是赶紧到现场把情况摸清,我们大概就是从能够看到的这个中心台一直往下走,一直走到底下,把每段凡是被碰过的地方都看了,当时拿了这么点一张纸,也是很匆忙,当时工作服就象现在这样,带有这么一张纸,我就拿出来,我就记,一直记到下面,记受伤情况多大、多深,应该这么说,走到下边的时候,我感觉“两总”(总指挥黄春平、总设计师刘竹生)实际上心里已经有数了。

  [记者孙宝印]:

  你觉得能发?

  [刘宇]:

  他们俩心里已经有数了,他们俩也是多年工作中的默契,他们俩的这种信心,或者说这种自信也就传染给我了,我也感觉虽然是有了这么一项应该算是非正常的碰撞,但是对火箭的本身的影响还是能够在自己的控制之内的。这件事情发生以后,不论是我们,还是当时基地的同志,还是能够一条心,共同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实际上是研制过程中我们培养的大局的意识、团结的意识、协作的意识,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互联网上另外一则提到刘宇的文字同样与黄春平相联,“65岁的黄春平在实验大队拥有决策权,他的副手刘宇是一位沉稳帅气的中年男士。”

  现在,“沉稳帅气”的刘宇已经接下了他的老领导黄春平的班,担任火箭系统总指挥。

  [记者孙宝印]:

  这次您是第一次,过去是副总,这次是第一次担任火箭系统的总指挥,马上临近发射状态了,您这会心理状态是怎么样一种情况?

  [刘宇]:

  倍感压力、倍感责任,同时也倍感光荣。

  刘宇的老领导黄春平现在依然以顾问组组长的身份继续关注、扶持刘宇一步步成长,在黄春平眼里,刘宇尽管年轻,但足以胜任火箭系统总指挥。

  [黄春平]:

  刘宇同志有几个优点,比较谦虚,善于团结人,因为我们是系统工程,很重要的要善于团结、发挥大家的积极行为航天事业作贡献,待人也是很和气的,方方面面想得比较周到。

  黄春平说,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验,刘宇多次在关键时刻显示出具有解决问题的魄力和能力。

  [黄春平]:

  那时候我叫他带队,整个基地的安排,也是搞得很好,因此说在关键的时候,不管除了什么问题,还是一些规模这么大的实验,组织能力还是很好的。在桂林决定..措施的时候,他甚至说过这个话,如果不行给你撤了,我说你别说这个话,但是他还是敢说的。

  作为“神六”火箭系统的总指挥,刘宇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怎样进一步提升航天员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

  [刘宇]:

  到了神五飞行以后,火箭在飞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火箭固有的一些东西与载人的飞行不能适应,或者叫不能很好的适应。

  [记者孙宝印]:

  它表现在哪?

  [刘宇]:

  表现在飞行到130秒左右,有一个箭体结构是8赫兹的振动,在130秒左右,振动量级略有放大。

  [记者孙宝印]:

  也就是说航天员在飞船里面能明显感觉到这种振动。

  [刘宇]:

  对,这个振动让航天员有所感受,而且这个感受有将近10秒的过程,应该说感受还是比较强烈。

  [记者孙宝印]:

  这是杨利伟从飞船上下来以后,给你们讲过。

  [刘宇]:

  对,跟我们讲过,我们从数据判读也能看到这段时间,这个频率的幅值相对于千次方还是大。这种振动,因为是箭体固有的振动频率,按照以前大家的认识,认为对飞行没有影响,就认为是没有问题的,而且量级不是很大。这次载人飞行了以后,大家发现对载人的飞行是有影响的,从杨利伟的反映来讲,能够影响人的内脏。从互联网上资料来看,还可能影响到人语言的功能。所以对我们来讲,大家也觉得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下来以后,从神舟五号发射之后,到现在为止将近两年的时间,我们用了将近一年半,通过理论分析,通过地面实验来分析验证这种现象存在和发展的机理,这个理论计算的工作甚至于延续到我们进场之后,我们在家还进行了重新建模、重新计算,也请专家给我们进行了评审,来确保我们采取的措施,包括新的血压器,我们研制了一个新的血压器在内,不会产生新的频率耦合,可以确保飞行过程中航天员的安全,或者航天员的舒适。

  火箭系统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知道,在载人航天的七大系统中,火箭是最基础的部分。一旦这个系统发生了问题,所有人的努力和心血都会付之东流,“神六”发射之前,初当重任的刘宇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于火箭发射的信心。

  [记者孙宝印]:

  如何保证一个火箭让人放心?

  [刘宇]:

  我不知道这种说法科学不科学,我认为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包括火箭在内,所以当你的心血付出的足够的时候,它可能就可以闪亮地去工作也好、去燃烧也好,对于载人火箭来讲,我们说过很多,要高可靠、高安全、高质量,从工程研制的一开始我们就引入了可靠性设计这个理念,从以前的功能性设计向可靠性设计有一个转换,转换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1991年,29岁的刘宇踏足航天领域,从此与航天结缘,事实上,刘宇出身航天世家,父母都从事与火箭相关的工作,但是由于这样的工作在保密方面有严格的要求,父母在家里很少谈及工作的事情,小时候的刘宇对于火箭和航天始终一知半解,仅有一个朦胧的印象,直到工作以后才真正接触火箭。十几年里,从最初的助理员,到参与长征2号F火箭的研制、奥星的发射,再到“神五”火箭系统副总指挥,直到现在“神六”火箭系统的总指挥,一路走来,尽管辛苦、曲折,但最终留下的都是成功的记忆。也许以往这些成功的经历加上足够的心血付出让一向谨慎的刘宇也说出了这样一句不那么“谦虚”的话。

  [刘宇]:

  我经常老用一句不谦虚的话跟人吹嘘,说我参加的实验没有失败过,我希望这个好运能够一直伴着我,伴着我们

神舟六号,伴着以后每一次的飞行。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