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体解读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15:37 新华网 | |||||||||
在报道中,海外媒体集中关注了“消除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这一贯穿本次全会的热点话题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于漫报道经过4天时间的热烈讨论,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闭幕后仅仅数小时,Google新闻网站上就出现了超过400条的英文报道,足见其举世瞩目的程度。
关注中国致力消除贫富差距 海外媒体的报道,集中关注了“消除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这一贯穿本次全会的热点话题。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结说,十一五规划更加重视社会不均,可以从会议公报突出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看出,包括要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物价,改善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条件。 报道注意到会议本身强调了资源再分配的理念,称公报一口气使用了六个“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海外媒体普遍认为,“中国已经认识到了一些潜在的危机”。据官方研究机构测算,中国东部最富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人均GDP差距已扩大至十多倍;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不到2%,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则占40%以上;实际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五到六倍。“德国之声”引述中国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元竹的话说,社会危机通常在社会最繁荣的阶段形成。可能造成这一‘戏剧性’变动的负面因素,包括扩大中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大量失业人口和生态危机等。 报道说,中国的应对之策,就是“未来五年,中国政策和资金将向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重点倾斜”。 增长并非总是“硬道理”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中国将继续追求高速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通过改善社保体系、医疗体系和最底层人民的生活收入来抵消高速增长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分析人士说,经济的增长不等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增长不是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的新观念将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得到鲜明体现。高层领导人近年在多种场合批评了一些旧的观念和误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不等同于“增长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等同于“以速度为中心”。分析人士说,在十一五规划中,经济增长的目的将被强调为注重人文本质,为提高以生活质量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不断积累物质条件。 海外媒体普遍认为,本次全会不仅强调了人与人的协调发展,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纽约时报》评论说,“胡锦涛先生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虽然(对西方人来说)仍有些模糊,但还是表达了一种创新试验的意愿,比如‘绿色GDP’的概念就是为了让中国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取得一种和谐。”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说:“可以预见,在未来五年,中国将不懈追求公平的增长、均衡的增长和可持续的增长。”他还认为,会议还关注到近期国内企业纷纷走出去的动态,并且做出了相关的指导。一段时间以来,包括中海油和海尔等中国知名企业一直奉行“走出去”的原则,虽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公报仍然表示出了对这一行为的支持。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十一五规划将会极力控制过度依赖外资、过度依赖外部资源和改变过度倚重出口的局面,避免发生频繁的国际经济贸易摩擦,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和安全。 政治改革也被提及 海外媒体注意到,全会公报强调,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事实上,在本次会议进行当中,外电对此问题也多有关注。 路透社报道说,中共内部讨论多时的“以党内改革带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正在试行。目前江苏几个乡镇的党委选举办法,将在四川和云南等地推广。拟议中的镇一级行政选举还将由目前四川、云南、重庆等地的十个乡镇扩大到其他地方。 海外媒体还注意到在本次全会召开之时,延续了多年“五年计划”二字被改称为“五年规划”。分析人士指出,规划取代计划,是政府工作方式转变的一项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由过去的指令性计划,转向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规划;由过去注重产业发展、指标分配的规划,转向强化公共资源、公共产品、服务配置和空间定位的规划;由过去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规划,转向政府、社会、企业全方位合作的开放型规划。 链接: 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是中国新的领导集体诞生后制定的首个发展计划。规划的实施日期恰好处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间,这将使由“加速发展”向“协调发展”方向转换的政策结出果实。——日本时事社五中全会的公报明确中国今后几年经济发展的方针。新的五年规划基础是国家发展的新的科学构想。中国领导人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决定改变航向,他们将新方针统称为和谐发展。新的五年规划的起草者建议在工业发展速度上“稍微刹车”,特别关注采取措施消除社会和地区差距。——俄罗斯《独立报》中共领导层打算为中国在今后五年制定有节制的增长路线。根据这一路线,经济力量的增长不应以环境恶化和社会动荡为代价。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尼古拉斯·拉迪说,“计划在过去五年中并非经济的推动力”。而这次没有“计划”,只有“规划”。——《德国金融时报》中共全会是中国重要的决策论坛。虽然四天的闭门会议几乎没有公开细节,但据估计会议主要是为今后五年政府的工作制定政策,与会代表就如何改善社会服务等内容进行了讨论。新的五年计划要求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并实行一系列“战略调整”以避免经济摇摆不定。——英国广播公司在五中全会一个如此重要的会议公报上,具体而微地谈到人民群众生活,并且承诺给予改进,反映施政“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反映的是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越来越成熟稳定和目标清晰、方向明确的阶段,实现科学性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将会逐步得到实现。——《大公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文汇报》“十一五”规划犹如未来发展路径图,给力图扮演中国内地与世界中介桥梁的香港带来了巨大机遇。所以,只要读透“十一五”规划,就会发现对香港来说,无异于一幅内地的“寻宝图”。——《香港商报》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010—63073377)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相关专题: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