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度诺贝尔奖专题 > 正文

中国作家直言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在搞平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00:17 现代金报

  金报讯 (记者耿晶) 北京时间10月13日19点,诺贝尔官方网站终于公布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又爆冷门,由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平特获得。品特戏剧充满可怕的沉默,虽然他本人被认为是英国健在的最伟大的剧作家,但对于他获奖的结果,作家余/杰和评论家洪治刚等人表示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在搞平衡。而著名翻译家宋兆霖更是直言不看好他的作品。

  戏剧家获奖 是在搞平衡

  哈罗德·平特是英国的剧作家,但多数人对他只闻其名不见其文。昨天,诺贝尔文学奖的结果一公布,记者立即电话采访了著名评论家洪治刚,对于哈罗德·平特得奖,他直言又是一个冷门。“从1999年开始诺贝尔文学奖每年都要爆冷门。我只听过这个名字,但从来没看过他的书,所以不是很熟悉,而且国内对他的了解应该也不多,因为大家普遍对戏剧创作不关注。”

  但对于此次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一个戏剧作家,洪治刚表示:“这正说明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科学性。与国内文学奖项不同,一谈文学就谈小说,一提小说就是长篇。事实上诗歌、戏剧和小说是文学的三大重要门类,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结果也说明他们考虑到了一定的平衡性。”

  与洪治刚的看法相同,著名作家余/杰也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平衡的结果。“诺贝尔文学奖很强调均衡性,近几年都给了小说,所以今年给了戏剧也不意外。国内的文学奖比较片面,对文学的概念是一种狭窄化,这样不好,因为戏剧、诗歌和小说是并重的,这对文学创作也很不利,流失了很多戏剧创作家、诗人。”

  戏剧作品 中国市场不大

  

浙江大学教授、77岁的翻译家宋兆霖说到哈罗德·平特如数家珍。“他不仅搞戏剧创作,而且还写少量的诗。他的第一部成名作品是《门房》,在西方影响很大。”不过,对于这个结果,宋教授也感叹说:“又是一个大冷门,诺贝尔文学奖总是让人这么捉摸不透。这也是搞平衡的结果,这次诺贝尔候选人里有好多名牌作家在里面。”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现象,只要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必然大卖,但对于哈罗德·平特的作品,宋教授并不看好:“据我所知,在国内目前还没有人翻译过他的作品,即使这次拿奖了,有人翻译了但仍不会有很大的市场。因为戏剧本来就不太受关注,看的人很少,喜欢看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戏剧获奖 推进中国戏剧

  谈到哈罗德·平特的作品,浙江省作协主席黄亚洲表示,“他属于现代派戏剧作家,我只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没看过他的作品。我只看过《等待戈多》,作者塞缪尔·贝克特1969年也获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我看完了只能用后怕来形容,我尊重现代剧作家的审美方式,但我对他们的审美方式不敢苟同。”

  黄亚洲认为此次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戏剧家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在西方戏剧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他们的戏剧创作与中国的不同。中国戏剧创作有自己的风格,受李渔等人的影响总是有一个思维定式,必然会是一个大团圆的结果,不能说这样的风格是一种落后。但我们必须承认,现在中国戏剧的精品太少了,很难找到一个让大家震撼的作品。不过,这也需要有一个提高的过程,这次诺贝尔文学奖办给了戏剧作家,对中国戏剧创作者一定会有很大的触动,也会推动中国的戏剧创作的。”

  相关专题:2005年度诺贝尔奖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