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位军嫂老师送大漠航天子女上大学(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17:13 北京考试报 | |||||||||
中午放学,说说笑笑回家吃饭。 课间10分钟,军嫂老师在答疑。 北京考试报特派记者作为北京市属媒体惟一记者、总编,10月8日至10月13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采访。在问天阁,泪送两位航天员冒雪出征;在弱水河畔,亲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发射成功精彩瞬间。并作为此次惟一走近航天人后代的记者,带着北京考试报读者的特别关注,采访了东风航天城里的东风中学。 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太空时,尽管突降雪花,但身着单薄校服、
“神六”发射前两天,记者走进戈壁大漠弱水河畔的东风中学。校门简陋,校园狭窄,但朗朗读书声从惟一一栋4层教学楼飘出,显得格外整齐、有力,给“神六”发射前的紧张气氛抹上了一缕温馨,一丝人文。 教学楼前橱窗里,展示着“光荣榜”。“榜”上显示,今年东风中学刚毕业的高三学生全部为理科生,共89人,其中79人被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录取,558分以上学生有28人,录取率为88.8%,其他10名学生有两名是上线考生没被理想大学录取而主动选择复读。 这些孩子大多是大漠航天人的子女。当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大学时,正是他们的父辈日夜坚守在“神六”发射任务岗位的时候。一纸录取通知书,成了告慰父母、支持“神六”的最好回报。 校长陈应生说,今年高考升学率不算好,近几年每年都保持在95%,有40%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人民大学等重点高校。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惋惜,在东风航天人这里几乎成了绝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说,过去学校因为教学质量不好,干部因子女教育问题犯难留不住,现在是因为教学质量好,干部要求转业的少了。 让人想不到的是,送大漠航天子女上大学的教职员工有76名,其中56位是军嫂,她们随军人丈夫从五湖四海来到偏僻戈壁教书。 小升初初升高,所有孩子连锅端。高一生源成绩高的五六百分,低的二百来分,军嫂老师教书不比上天易 走在戈壁绿洲东风航天城大街上,只见到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的校牌。这里的学生上学没有择校问题,所有学生上完东风小学,不管考试得多少分,都能连锅端,直升东风中学的初中和高中。目前东风中学初一至高三有487名学生,无一例外都是按部就班升上来的。 学校生源无选择,学生没有升学压力是好事,但成绩参差不齐,高的五六百分,低的二百来分,给军嫂上课增加了难度。进度快了,200来分的学生像“听天书”;进度慢了,五六百分的学生“吃不饱”。 每个走上讲台的军嫂看着有的学生眼神懵懂,有的不屑一听,都有过一段特别苦恼的日子。一位军嫂说,一名高一学生上了一星期课了,说他没听懂几句话。什么是判别式,什么是密度,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区别在哪里,不知道!这些可是在初二就应掌握的知识。而几个学生上课还看武侠小说,是因为课堂上讲的内容早就倒背如流了。 军嫂感叹,在通天路上的发射中心教航天子女,可不比上天容易。 单个教学水平不一定一流,可团队敬业奉献能创一流教学质量,军嫂老师说这是跟自己的军人夫君看齐呢 怎么办?书还得教,更得教好。56位军嫂部分毕业于大专,后来靠边教书边进修提高有了本科学历,最近每年有两名到北京西城区名校听课。依单个军嫂的学历和教学水平,把学生送进大学太难了。 军嫂不服气,一个老师教一个孩子教不出一流的,几个老师教一个孩子总能创造点奇迹。再怎么说,教书还是没有载人航天难,军人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把一颗颗卫星、一艘艘飞船都送上了太空,难道咱就不能也凭这股子精神,教好孩子? 军嫂们拼了。课间十分钟,记者走进高一至高三年级组办公室,想不到,每个教师跟前都围着三两个学生在问问题,老师都拿着笔在草纸上边画边讲,化学老师讲过,物理老师再点拨。生物老师讲过,数学老师再提升。最终学生各门课都通了。这情景可是罕见的。记者问一名学生是否考虑过让刚讲了45分钟的老师喘口气儿?学生说:“想过,但大家都问,老师也有耐心,就这样习惯成自然了。”原高三二班班主任袁海萍说,课间给学生答疑经常顾不上去厕所。 航天城的人说,戈壁第一缕朝阳照在两种人身上,一是上早操的军人,一是起大早的军嫂老师。当执行任务的丈夫几个月几个月不回家时,军嫂老师照顾完自家孩子又到学校迎接学生。戈壁最晚熄灯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刚刚批改完100多份作业的军嫂老师。老师太累了。军人家长说,东风中学老师的教学水平不一定一流,可心很齐,敬业、乐业、勤业、精业,奉献精神绝对一流。 2005届高三年级组荣立了集体三等功。军嫂说,这是向自己的军人夫君看齐呢。 对每个孩子精雕细琢,老师的期望值比家长还高,军嫂说拱也要把每个孩子拱进大学去 发射中心总师的儿子陆兮,今年以616分的高考成绩,提前被第二军医大学录取。给了爸爸妈妈超出期望的惊喜。总师一直忙“神六”,儿子的学业很难过问,妈妈觉得儿子能随大溜有大学上就行了。可陆兮的任课老师、全国优秀教师刘桂云觉得,陆兮跳一跳,应该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于是,刘老师主动与陆兮妈妈联系,共同做工作,让陆兮晃晃荡荡的成绩稳定下来,并直线上升。 中考时成绩低于360分的廖云汉,今年高考考了551分,被长沙理工大学录取,成了进步最大的学生。刚上高一时,小廖还时不时地不完成作业,抄同学作业,班主任徐彩虹老师苦口婆心找他谈心,辅导他功课。终于让廖云汉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军嫂们对每个学生都精雕细琢,用校长陈应生的话说,像带“研究生”。今年,崔严光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他的妈妈是第513医院的妇产科主任,妈妈说她在“神六”中忙于专家保健组的工作,愧对孩子,但军嫂老师对孩子比她还到位,替她偿还了母爱。朱思莉考上了复旦大学,赵乙镔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屈荔婷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提起军嫂老师,他们都有一两件难忘的事情,那都是针对他们具体情况所做的“雕琢”。而考了554分没被理想大学录取的李默严选择了仍在东风中学复读,他说,也是因为军嫂老师“很崇高,她们了解每个学生并因材施教”。 不少航天人家长周末会接到五六位军嫂老师的电话,内容几乎都是告诉孩子最近出现了什么好现象需要鼓励,什么坏苗头需要消灭在萌芽之中。走在大街上碰见了,军嫂也是嘱咐家长孩子哪部分学习内容没太掌握,回家要帮帮。 军嫂说,每个孩子对每个航天人家庭都意味着100%的成或败,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教好他们才能稳定军人,拱也要把每个孩子拱进大学去。(北京考试报特派记者 戚海燕 文并摄影)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