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李连杰:关于武术我已经讲完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14:24 中国新闻周刊 | |||||||||
“整个生命就是一个游戏、一部电影。我要学懂的是,知道生命过程就是演戏,这样我就没有痛苦。”——李连杰 ★ 本刊记者/唐磊 陈晓 李连杰又回来了。他主演的新片《霍元甲》已杀青,这是继2001年的《英雄》之后
10月13日,李连杰在下榻的酒店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李连杰穿一套黑色麻质休闲装,脖子上挂一串乌黑的佛珠。因为拍完《霍元甲》不久,剃了光头的脑袋上刚长出凌乱的短发,和以往的形象有些不同。李连杰回答记者的问题时一般都能直对主题,但总落在自己修行了近8年的佛学感受上。 “在好莱坞,我们还只是一道配菜,” 1998年,李连杰将事业重心转向好莱坞,进军国际影坛。8年间只交出了6张成绩单。 与另两位前往好莱坞发展的周润发与成龙不同,李连杰戏路较窄,又没有一个足够熟悉他的团队为他量身定做剧本,在好莱坞虽然依旧保持利落的身手,可8年间,角色和票房都乏善可陈。 中国新闻周刊:在好莱坞,你演的多是打手或反面角色。你喜欢这些角色吗? 李连杰:不是你喜欢不喜欢,是你没有办法去主导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因为你很弱小。 中国新闻周刊:所以你做出妥协? 李连杰:对。刚开始,我(对他们)说,你给我个机会,让别人了解我。 我面对的情况是,我演一个反派,他们就接着给我一个正派(角色)。我要去面对这个挑战,去打开一道门,进去,让别人了解我。通过美国电影,我才会有一个平台去讲我要讲的东西。用他们一句很熟的话就是:你没有那个资格,就只能做一个汉堡,做大家都能吃的东西。 其实,我们中国人在好莱坞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很多不同的导演演员进到了美国主流的电影圈,但是我们还只是一道配菜,没有办法作为主人在这个圈里掌握自己的命运。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看来这种妥协值得吗? 李连杰:值得,非常值得。如果不去经过这些年的磨练,不会了解电影在一个工业电影的王国里是怎么样运作的,中国人也不可能有钱去拍3000万美元的电影(指《英雄》)。以前香港电影最大的市场是香港本土、台湾、东南亚和韩国,这个市场能够维持我们拍电影。但现在这个平台基本上垮掉了。而这几年得来的新经验和新市场,可以允许我们融到那么多资金去拍《英雄》这样(高成本)的电影。也就是说,用(在好莱坞的)经验,我们能拿到全世界的钱,做一些中国人想做的作品。 中国新闻周刊:你去好莱坞之前就想好自己要什么了? 李连杰:不是。我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当初)只是想要把市场打开得更大一点,让我的观众更多一点,让中国的动作电影或李连杰的动作电影不仅仅是在每个国家唐人街租录影带的地方才能看到,而是在巴黎所有的电影院都能看到。这也是每个演员的愿望。 通过几部电影,我做到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美国电影人、投资人在想什么。我不能永远站在自我的角度,想要什么,想达到什么。你一定要知道原来这个游戏并不是这样玩的,要慢慢地学会游戏的规则 这是全世界的电影游戏。 中国新闻周刊:这些就是你在好莱坞8年的收获? 李连杰:(好莱坞的经历)使我了解了人类的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市场是大家共同的,你要有一个很大的胸怀才能容忍下整个大家庭。我的目标不是拍专门给中国人看的电影,而是希望给全世界看。和以前相比,这个目标达到很多了。 我修行这七八年,最主要想了解的是整体的思维方法是什么样的,我能做些什么,我不去比较任何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中国新闻周刊:怎么评价自己在好莱坞的经历? 李连杰:没有评价,一有评价就有痛苦。这只是一个人生的过程,因为整个生命就是一个游戏、一部电影,你在不同的阶段去演绎不同的角色,不管你是被动还是主动的,都是角色的转变。 作为我来讲,要学懂的是知道生命过程就是演戏,这样我就没有痛苦。 “我不希望给自己设定坐标” 小学时因参加学校习武班被武术队教练相中,李连杰开始专业习武;连续五年夺得全国全能武术金牌,至今没有人打破这一纪录。1982年,张鑫炎执导的《少林寺》相中17岁的李连杰,影片上映后,李连杰一炮走红。 1991年,李连杰主演了徐克执导的《黄飞鸿》,很多人认为这是为李连杰量身打造的角色 正气浩然、武打飘逸。那个开打前双手展开的架势,被无数人模仿,仿佛成了中国功夫中重要的架势。 凭借这个角色,李连杰打开了一条通往巨星的道路。之后,他又出演徐克影片中的方世玉、令狐冲等角色。李连杰的演艺生涯和徐克的新武侠电影同步进入了颠峰时期,并成功带动了港台两地武侠电影的潮流。 中国新闻周刊:你的相貌、动作和性格被中国观众认为最符合传统的武侠义士形象,你也因此在国内影坛留下了许多经典,为什么在最巅峰的时候选择离开香港? 李连杰:啊……这是一个(想了一会儿)很简单的问题,(马上纠正)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正常的发展。中国的文化有很多的精华,并没有太多人知道。我们当然希望这个精华给亚洲人、欧洲人,给全世界的人知道,那么就要走出去。 对于我来讲,面对的是已经在亚洲的成功,重复自己是毫无意义的。就像我拿了5年(武术)冠军,再拿第6年第7年时,总有结束,被人干掉的时候。人最大的敌人是自我,要挑战自我。我从一个很熟悉、自己已经控制了一切的环境,走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挑战自己,这是人生的一个过程。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自己演艺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是在香港吗? 李连杰:我不看,我不理(这些过程)。我们可以说人生是一个圆形的,也可以说是一个波浪型,高高低低,都很正常。你要去比较,什么是辉煌什么是不辉煌,必须有一个坐标,但我没有这个坐标。我不希望有,因为如果心里有一个坐标的话,就是痛苦的开始。 中国新闻周刊:但是观众都会给一个坐标。 李连杰:观众有坐标没问题。全世界的观众,不同的文化、宗教、年龄都会对同一件事情给出不同答案。有人最喜欢方世玉,有人最喜欢黄飞鸿,我不可能满足所有个体,我只能做到我问心无愧。 中国新闻周刊:许多人认为你的辉煌和徐克分不开,你怎么看待和他的合作? 李连杰:从起步来讲,《少林寺》是一个很大的转折,不能不提,因为我从武术行业跨进了娱乐行业,这是一个坐标。 徐克是一个天才,他从西方读书回来,把中西方文化混在一起的思维方法,带领了几段的电影潮流。这几次合作,我在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拍出了很多不错的作品。 中国新闻周刊:徐克是最了解或是最适合你的导演吗? 李连杰:……这个要看观众的定义。我们合作了六七部电影,但我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也不了解我在想什么。 在电影上我们可以擦出无限的火花,但在内心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彼此都不了解。 中国新闻周刊:很多人看到你回国拍《霍元甲》,认为是李连杰要把重心移到国内的信号。 李连杰:我没有说专门回来要拍什么,我已经筹备了二三十个题材,有很多都在酝酿。拍《霍元甲》,是我在一个报道中看到了在2003年中国有28万人自杀的消息,很震撼,让我决定拍霍元甲。 我想把一个做人的理念放到这部电影里:人虽然无法选择生命的开始,但是做人一定要坚强,要有勇气走到底。别人给我戴了一些帽子,正面地说,我来拍熟悉的电影,负面地说,我在好莱坞混不下去了。随便人家怎么说,我都开心地接受。 “根本没有所谓的大师大家英雄” 在所有的电影形象中,李连杰都是“一介武夫”。采访结束时,有媒体请他为杂志留言,他说,我只读过一年级的书,字太难看。 中国新闻周刊:有媒体报道,《霍元甲》是你最后一部功夫电影? 李连杰:可能传媒不了解,动作、功夫、武术,这三个是不同的定义。比如,《太极张三丰》是武术的电影——一个人通过武术悟到另一个境界的电影。动作电影,是用动作的形式,任何一个商业电影里都能包装出来。而像《霍元甲》,我想讲的就是我个人40多年来人生的经历,和通过武术对待人生的一种自我的观点。 我喜欢《英雄》,是因为它看问题的角度,个人的武力在整个城市民族国家里到底是不是……(起决定作用的) 我说的是,不再拍武术的电影,因为我已经把我在42岁这个年龄要通过武术讲的内容都讲完了,武术已经无话可讲了,我没有办法再有一个高度讲武术。但是动作电影、功夫电影我还会拍。 中国新闻周刊:有很多练武的人为你惋惜,说如果不进娱乐圈,你很可能真的成为一代武术宗师。你同意吗? 李连杰:在我看来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大师、大家、英雄。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有多少皇帝、科学家、武林高手、哲学家?在历史上你算哪根葱。 要是把自己膨胀在这个里头,就是一个最大的傻瓜。 中国新闻周刊:你的经历中最痛苦的阶段是什么时候? 李连杰:我从来不用“最”。我认为生命是圆的,不是直线的。 你在那一刻很痛苦,过了不久就会忘掉,第二个痛苦来的时候,又会觉得比第一个大。每一个物质、生命都在运动中,所以年轻时的梦想和痛苦和30岁的时候是不一样的。 最大的打击我也可以跟你讲。那时刚拍完《少林寺》,全世界都认为李连杰是一个功夫天才的时候,我的腿(摔)断了。住在医院里三个月,医生告诉我最好的结果是可以走路,给一个三级残废证,将来可以在社会上领到因公受伤的补助。(笑) 中国新闻周刊:你这种淡定的态度是后来从学佛中领会到的? 李连杰:对。其实我们中华文化里有很多东西,我们只了解了字面,没有了解到它真正的含义。佛教、道教、武术本身都有很深启发,我积累了很多儒家道家的思想,在最近的七年里,佛教的思想是给了我一个突破性的思维方法。 中国新闻周刊:你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吗? 李连杰:没有。但有一个大的方向。我只能说,我用一半的时间拍电影,一半的时间做慈善事业,两边都是我的修行,是寻找内心平衡的过程。(这些)都是帮别人做,我自己已经无事可做了,因为我已经很知足了。★ 独家声明:本稿件为《中国新闻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网络转载,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