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巴金逝世缺乏关注 显示中国文学缺乏推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15:04 国际先驱导报 | |||||||||
西方世界对巴金老人关注的“缺失”是中国文学推介工程现状的遗憾 【作者】马若芸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17日晚上7点,年逾百岁的我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先生在上海去世,国内各大媒体和民众予以深情哀思,那么,来自海外的声音如何?世界对于这样一位见证
那一片“沉寂” 在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巴金老人逝世的报道。在“今日美国”网站,也没有什么报道。继续搜索美国的《纽约时报》,英国的《卫报》及BBC,唯一在一个很小的角落里看到一则关于巴金老人去世的简讯——“巴金,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周一于上海逝世……” 打开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在里面键下巴金先生的名字,首当其冲出来的是国内中华网、新华网的英文报道。尝试着去打开一些来自国外媒体的链接,也会发现那些也都是完全来自国内的转载。 零星的几个纯粹外媒的内容,但都是作家以及作品的简介,至于去年的百年华诞,根本没有提及,至于过去的“老资料”,也基本没有。 即使在一个世界各国学者研究巴金先生的学术论著列表中,除了中国学者对巴金先生的研究,最多地就是日本学者对巴金先生的评论。但要说到西方学者,关注巴金先生的寥寥无几。 巴金是这样,那么其他经典作家呢?在对其他中国老一辈文学家(例如老舍先生、朱自清先生)的搜索中发现:结果也和巴金老先生差不多,世界对其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我们的估计。而那些新一代的优秀作家,如余华、苏童等,情况比这些老先生要好一点,搜索的内容多了一些,但也远远没有达到被“关注”的程度。 但若在搜索栏中键入的是张艺谋时,就会发现数也数不清的各种国际报道与评论:关于他本人的,关于他作品的,包括大量的细节性报道,形形色色,什么都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但现在连“识”都没有完全做到,又谈何去找寻知己呢? 文化推介中的“文学缺位” 在文化融合、资源共享、信息飞速传播的社会里,外国文化越来越多地打入中国市场。孩子读的是《哈利·波特》,年轻人看的是《老友记》,中年人看的是《绝望主妇》,在世界走向我们的同时,我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成功地走向了世界。问题不在作家身上,而在我们的文化推介上。 必须看到,现在中国的文化推介已经形成某种体系,我国甚至提出了“文化出口”的概念,但在这些文化推介活动中,文学都被有意无意地冷落了。 这些推介活动很多是在推介中国的文化“产业”,以及开发文化商机,比如在今年的第八届华商大会上,就明确提出“21世纪是精神产品产业化的世纪,也是文化激烈竞争的世纪。但要把丰厚的文化遗产变成巨大财富,一定要投入巨大力量进行资源裂变和资本运作”,与其他文化领域相比,文学的商机自然要弱许多。 许多人还在对韩国的文化推广津津乐道,但他们成功的也只是电视剧以及网络游戏,文学也难见踪影。 至于举办的国外的文化年和文化节,比如“阿姆斯特丹中国文化节”,引来数十万荷兰民众参加,内容很丰富,包括中国民乐、戏曲、舞蹈、电影、摄影、建筑、雕塑、流行音乐,而文学也难见踪迹,荷兰民众最终谈论更多的也只是京剧、电影和流行音乐。 虽然文学在文化推介上有许多劣势,但正如某出版界人士曾提出的:“一个经济增长势头迅猛的国家和地区,其文化也会成为相对强势的文化。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也与日俱增。中国文化应该借经济快艇走出去” 在这样的大氛围下,中国的文学已经具备了被世界认识的良好时机,况且,在所有文化领域中,文学最能反映中国人精神气质乃至气度,比如巴金,他能够让西方世界看到《激流三部曲》中中国早已有的人的解放,以及随想录中的中国人的“自我反省精神”。 一个经典作家,也许就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精神的代言。问题是,如何让他的声音被全世界听到。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