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青年》杂志专题 > 正文

一个养猪农民的城镇化进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17:14 中国青年杂志

  文-李媚玲

  “十一”刚过,31岁的河北沧州献县养猪农民王新岗就开始期盼下个月早点到来了,因为他MBA(工商管理硕士 )高级研修班课程的第二期就安排在11月里。王新岗是作为中国农业大学从各地农村中选拔出的农牧业骨干来接受培训的, 他读的是中国农业大学首届农牧企业家MBA高级研修班。他讲义上的第一章是:《中国三农问题和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
》。

  北京对他来讲并不陌生。15年前,刚刚初中毕业的王新岗从老家来到北京通县的一个养鸡场打工,每个月的工资只 有400块钱,那个时候他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做养殖恐怕没什么前途了。

  在京打工十年发现知识价值

  1991年,刚来北京打工的王新岗,除了每天喂喂鸡,几乎没有什么事可做。但后来,他被安排做其他的工作,这 时候,年轻的王新岗遇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自己学的知识太少了,领导安排的一些工作,自己根本就完成不了,有的甚至都 理解不了,比如“如何协调大家一起来做事”等等。

  于是他去报了一个成人教育的培训班,学的是企业管理。1995年,王新岗担任了养殖厂的厂长,每个月的薪水是 1000元,一年后,王新岗获得了成人教育的中专学历。更重要的是,王新岗发现自己管理起20多人的小厂子已经很得心 应手了。

  “我通过学习中专的课程知道了该如何协调员工之间的利益以及如何根据员工不同的情况、意见需要来调整决策。” 他说。从那时开始,农民王新岗意识到了知识的价值。

  加盟北农大

  王新岗觉得自己真正的人生转折点是在2002年,因为就在那一年,他看到了北农大集团招募饲料经销商的广告。

  他按照广告上的地址找到了公司,当年4月,王新岗正式成为北农大的一名经销商。由公司出技术,与王新岗一起合 作,在河北献县当地办厂。他说,要办养殖厂,信息和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两条。

  王新岗觉得这份新工作很有干头。理由有两个,一是在收入上,大家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二是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因为这个小小的厂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养殖户的致富。

  今年8月份,王新岗得到北农大集团的通知,说在9月初将有一个免费的MBA培训班,为期一年,共六次课,每次 四天。但如果决定参加,就必须交5000元押金,目的只是保证学员按时上课和最终结业。

  王新岗说,他毫不犹豫就把这钱交上去了。“我觉得我肯定能按时上课,就等着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多学点东西呢。” 他笑道。

  想做“最值得尊敬的企业家”

  在王新岗的课堂笔记上,有一行字被他打了个着重号: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改变自己的命运,更重要的是要能改变周 围人的命运。他说,这是这次培训中让他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农民要有社会责任感,通过自身从无知 到有知的转变,带动周围农民的提升。”

  尤其是听到有位授课的教授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带动其他农民富起来,那你们都是中国最值得尊敬的企 业家”时,王新岗说,他觉得自豪极了。

  第一堂课讲的是“升起的民族”,晚上,大家一起去看了《太行山上》。“这是开学的爱国主义教育,”王新岗说, “用教授的话来说,那就是‘农民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农民也要有民族意识,为国家分忧。”

  由于课程排得很紧,王新岗和同学们每天晚上也要上课。但回到宿舍,累了一天的王新岗,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跟另外三位同学聊天。

  大家最大的感受是:兴奋和感激。从来没上过大学的农民能来北京读MBA,这份兴奋是不言自明的。

  第二天的课让王新岗觉得很有收获,上午是“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竞争优势提升与名牌战略”,下午是“学习企业家与 企业家学习”。

  “我的收获是,作为一个农村的小养殖厂厂主,也要站在企业家的高度来看问题和定策略。”他说。

  四天的时间过得很快,在第一期课结束的时候,所有的学员被要求填一张意见调查表,王新岗郑重地在“授课内容方 面的意见”栏填上了“希望能开设更多领域的内容”,而在“授课地点”那一栏,他很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小心地写道:“ 如果将来有机会,真希望能去我们河北农村正式租个场地,把这个课堂搬到那儿去,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听。”

  “其实现在很多农民对知识是渴求的,”他说:“如果真能把这个课堂搬到我们那儿,就算交点钱,他们也是很乐意 的。”

  打造中国农村经理人要就地取材

  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付文阁说,这次培训主要解决农民个人成长与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中国农大的三农 服务办公室、经济管理学院对这次培训期望甚高,不但配选了包括两院院士和“三农”问题专家在内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还 针对农牧企业者在实践中的问题精心设计了课程。

  “我们中国农业大学的很多教师都觉得农村缺资金、缺信息,但更缺的是人才,尤其是农业中的高级管理人才。”付 文阁说,“但这种管理人才要是靠培养大学生回农村就业,再带动周围的农民致富,不仅流失率很高,而且所用的时间周期也 太长,不如就地取材,从正在农牧业中从事工作的人中选拔出骨干,对他们进行培养,显然,后者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付文阁说,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高级教育来看,农业管理是很重要的一块,比如美国就有很多农场主接受这方面的 培训。但在中国,农业MBA还是很新鲜的,农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刚刚起步。实际上,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提高对农牧 经济的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每年农民因为信息的缺乏,对宏观经济缺乏了解所造成的亏损也很多。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扎 根在农村,所以会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能带动整个农村跳出缺乏信息和管理的生产模式。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