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CCTV《面对面》专题 > 正文

矿工讲述矿难背后生存故事:冒死救出63名工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17:58 央视《面对面》
矿工讲述矿难背后生存故事:冒死救出63名工友

重庆南桐矿业公司鱼田堡煤矿掘进103队的队长张前东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央视《面对面》11月5日播出节目《一份矿工生存现状的真实记录》,以下为节目内容。

  导视:一次罕见的煤矿透水事故

  井下穿水就太危险了,说实在就是会很快把井下所有的一切巷道都淹没了。

  一名普通矿工的生死选择

  张前东: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亲自通知才能通知得到。

  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

  张前东:就感觉到我们在前面跑,后面的水好像跟着我们哗啦哗啦追起来。

  一份矿工生存现状的真实记录

  张前东:家庭生活每天都靠他一个人工资的支撑,贫困更可怕。

  王志专访矿工张前东,披露

矿难背后的生存故事

  人物:张前东 1966年出生

  四川省营山县人

  1988年来到重庆南桐矿业公司当矿工

  现任南桐矿业公司鱼田堡煤矿掘进103队队长

  精彩对白:

  记者:2002年6月13号那次透水事故,事先一点征兆都没有吗?

  张前东:会很快把井下所有的一切巷道都淹没了。

  记者:你当时为什么做那样的选择呢?

  张前东:那些也是我的工友,我们一块的。

  记者:他们为什么不走?

  张前东:他需要把工作完成了,他才有工资。

  记者:贫困和危险到底哪个让你更害怕?

  张前东:贫困更可怕。

  记者:你后悔选择当一个矿工吗?

  张前东:现在感觉是后悔了,现在当一个矿工确实太难了。

  记者:你认为出现那么多

安全事故是什么原因?

  张前东:每一个人做工作,只要有责任心,做法就不一样。

  正文:

  解说:

  张前东是重庆南桐矿业公司鱼田堡煤矿掘进103队的队长,负责煤矿巷道的开挖和掘进工作。在2002年6月煤矿发生的一次严重透水事故中,张前东主动放弃了逃生的机会,冒险返回矿井深处营救工友,挽救了63名矿工的生命。随后他入选2002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在人们对煤矿安全和煤矿工人生存现状越发关注的今天,矿工张前东的生活是否发生了改变?2005年10月,《面对面》的记者来到重庆南桐矿业公司鱼田堡煤矿见到了张前东。

  记者:当了先进了这两年,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变?

  张前东:工友他们觉得我跟原来是差不多,在更多的时候有些方面比原来要严格一些,严格一点了。包括安全的话,要求要严格的多。

  记者:那你现在在工友的眼里是不是英雄?

  张前东:在他们眼里头,在我自己眼里头我自己认为我不是英雄,我仍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矿工。

  记者:那你救了那么多人。

  张前东:我跟工人接触的时间比在家里面接触妻子和女儿的时间还长,你想我们那儿,从早晨出来晚上才回来,有时候值班是24小时,我跟工人天天在一起,打交道的时间更多,所以那个感情,兄弟之间、工人之间的感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记者:你能感受到这两年矿工的生活和安全状况有什么变化?

  张前东:我总觉得还没有原来的好。

  记者:这几年的市场情况很好的

  张前东:真正效益好了,不是我们煤矿工,更多的是私人老板、个体老板,他们的效益好了。

  像我们的煤价不是我们想卖多少钱就能卖多少钱的,我们是电煤,是受到控制的,价格不允许我们随便涨,其它的物价像钢铁,我所接触的,我们所用的材料是在涨价,所以我们的生活工资没有提高,我想应该在很大程度上的基础上最多是保持平衡。

  解说:重庆南桐矿业公司是一个有着60多年开采历史的国有煤矿企业,而张前东所在的鱼田堡煤矿是公司较大的一座矿山。每天,张前东和他的工友们就是在这里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

  [同期]:澡堂换衣服;下井的路上;看见安全标语;乘坐绞车下井;

  记者:这些都是工友,你们一个班多少人?

  张前东:一个班八九个人。还有,你那个衣服虽然好看,但是不能穿下去。

  记者:为什么?

  张前东:你这个不是纯棉的,我们煤矿工人下去必须都是纯棉的。

  记者:你这个都是纯棉的。

  张前东:这个都是纯棉。

  记者:就这样穿上不行吗?

  张前东:把里面的衣服也要脱掉,因为你这个衣服都不能穿下去,包括衣服全部都要脱光。

  记者:为什么?

  张前东:因为井下不需要穿这种衣服,底下有瓦斯,产生净电都不行,包括烟,都不行。

  记者:我看这地方有人抽烟。

  张前东:这里可以抽烟,但是等一下不可能抽,穿上衣服就不能抽烟了。

  记者:井下绝对不能有火?

  张前东:不能有火、烟。每一个煤矿工人这是下井之前必须的事情。

  记者:都脱吗?

  张前东:全部都脱。

  记者:你们每天都要这样?

  张前东:对,我们每天都要这样。

  记者:几点下井?

  张前东:三班倒。

  记者:谁来监督

  张前东:我们也有安全部门。

  记者:安全负责什么?

  张前东:检查我们这些,我们下井之前有安检,怕有火柴、烟火之类的。

  记者:你们每天下井的时候有没有一点担心?

  张前东:肯定有一点。

  记者:一般都担心什么?最担心什么?

  张前东:最担心的是安全。

  张前东:拿矿灯。

  记者:放在里面吗?这就全副武装了,一直开着吗?井下全靠这个照明吗?

  张前东:基本上靠矿灯,主要是矿灯。

  记者:这个灯作业就可以?

  张前东:这就是矿工的眼睛了。井下没有这个就无法行走了。

  记者:我上面有一个,应该这样可以挂起来的。

  张前东:再戴在后面。

  记者:这样不能碍事。你拿在手里怎么干活?

  记者:但是很多矿工都喝酒、抽烟的,这个标语也是安全方面的。这条还是,保平安。都跟安全有关系,可能你们想得最多的也是这个。

  张前东:对。

  记者:你们每天都从这儿下?

  张前东:对。

  记者:如果说真的有情况,停电了怎么办?

  张前东:上不来了。

  记者:是唯一的通道?

  张前东:还有其它的通道。

  记者:下去有多深?

  张前东:430米。

  张前东:这是正常上下班的通道。

  记者:如果这个井不能用了怎么办?

  张前东:那面还有并的通道,应急的平时不用的。

  记者:现在这个矿上就摇晃的要命。

  张前东:对。

  记者:耳朵还有一点耳鸣。你们现在没有感觉吗?

  张前东:没有,因为我们天天都习惯了。

  [同期:]到达井下巷道;走路;

  解说:张前东经历的透水事故发生在2002年6月,当时连续几天的大雨让鱼田堡煤矿西侧的刘家河河水猛涨。13日上午10点多钟,刘家河河床在洪水的压力下突然坍塌,洪水顿时灌入紧邻的矿井。当时南桐矿业公司共有973名工人在井下作业,作为鱼田堡煤矿掘进103队队长的张前东当时也正在井下检查工作。

  张前东:我事先是一点没有感觉的,我们井下经常透水肯定会有个前期预兆,经验嘛,岩石有点湿润,但那次是突然发生的事情,都不晓得,我检查完工作的地方之后,走到那个我们地面下面三四百米的地方,发现那个地方有水,我们当时还想,怎么会有水呢?

  记者:什么样的水?多大?

  张前东:比我们井下正常的水,大得大多了,因为整个巷道都淹没了,而且水是浑浊的。

  记者:当时你第一反映是什么?

  张前东:我当时感觉是水管爆了,但是走过来一看不对头了,因为是水管爆了水很清,但是那个水是很混的,浑浊,就感觉不对了,有很多杂物,我就打电话给调度室。

  记者:通了吗?

  张前东:通了,调度师就马上讲是穿水了,叫我赶快撤人。

  记者:穿水了,多危险?

  张前东:井下穿水就太危险了,这就是我们煤矿工人井下所害怕的。因为井下穿水跟其它不一样,一会就把巷道淹没了,淹到你了你才晓得水来了,等你晓得水来了,就晚了,就跑不出来了。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CCTV《面对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