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陆地边界已勘定294公里共竖258块界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10:57 国际先驱导报 | |||||||||
中越陆上勘界的“硬骨头”还在后面,包括双方有争议地区、边民过耕地等,还有排雷问题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跃萍报道 中越边境云南麻栗坡天保口岸雄伟的国门旁,一块长方形的花岗石界碑引人注目,界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红色的“中国”两个字醒目耀眼。界碑旁,两国商人与货物你来我往。
日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越南时,中越双方一致表示,要确保如期实现最迟于2008年完成两国陆地边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并签署新的边界管理制度文件的目标,把两国边界建成和平友好和长期稳定的边界。中越双方自从2002年开始正式启动两国陆地边界云南段勘界立碑,到目前为止,勘界工作进展如何? 294公里边界竖258块界碑 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负责中越勘界事务的干部介绍,国家赋予云南省的中越陆地边界云南段勘界任务是,首先在实地完成勘定498个号564块基本界碑和必要的若干辅助界碑位置及相应的边界线,并对界碑进行竖立和精确测量的野外勘界工作,尔后完成业内整理工作。 这位负责人介绍,中越陆地边界云南段共分六个联合勘界组,具体负责江城(绿春)段、金平段、河口段、马关段、麻栗坡段、富宁段的联合勘界工作。中方参与中越陆地边界云南段联合勘界的工作人员超过200人,与越方勘界人数大体对等。 为高质量地完成这次勘界任务,国家测绘局向云南派出了19位测绘专业技术人员,他们被分派到6个联合勘界组。 经过全体勘界人员3年多的艰苦努力,截至2005年10月31日,中越陆地边界云南段共确定296块基本界碑位置,占总预设基本界碑564块的50%,增设45块辅助界碑,竖立了258块界碑(含辅碑7块),精确测量了188块界碑(含辅碑2块),勘定了294公里边界线。 在中越边界“失身”“失足” 中越两国的勘界者们就在边界的崇山峻岭间默默无闻地工作着。杨晓东是勘界组里的医生,就职于江城县曲水乡卫生院,是土生土长的哈尼汉子。 他向记者介绍说,测量7号界碑那天,苍蝇蚊虫特别多,每个人头上就像绕着一团黑云,走到哪里,跟到哪里,挥之不去,撵它不走,抽烟熏也无效。更可恶的是蜜蜂,也许是人们身上的汗味吸引了它们,在人不动的时候它们就从领子、袖口、裤管爬进身子并随时准备蜇你一下。那几天,几乎每个人都被蜜蜂蜇过,多的一个人身上被蜇过三四次。 云南省外事办干部何尚被编在中越陆地边界联勘第一组。他对记者介绍说,在江城段的时候每天上界爬山,他的上衣都被汗水浸湿,于是他便自嘲“只要上界他就常常湿(失)身”。不想到了绿春段,山更高,坡更陡,路更险。从新寨到大马角再到牛龙,几个寨子都能看见,似乎相互间喊话也能听见,但走起来却要三四个小时,而且让你领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坡。先是一直向下,哪里低就往哪里走,一直到河沟,你也别奢望能有一段平路走;跨过河沟,又一直向上,哪里高往哪里走。一趟下来汗水不仅打湿了他的衣裤,而且打湿了鞋袜。于是他自嘲,“到了绿春不仅湿(失)身,而且还要湿(失)足”,“真应该多多加强锻炼,不然就会落伍”。 麻栗坡县外事办副主任廖维敏是为数不多的参与中越陆地边界云南段勘界工作的女性之一。她说,自从参加勘界工作就远离了霓虹灯、时装、高跟鞋,经常是穿着迷彩服在原始森林里转悠,风餐露宿已成家常便饭。 “硬骨头还在后头” 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负责中越勘界事务的官员表示,中越陆地勘界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中越陆地边界云南段六个联合勘界组全体人员有信心完成两国领导人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这位负责人介绍,中越勘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陆地边界条约》为主要依据,同时参考实际地形、历史管辖状况。由于勘界工作是本着先易后难原则进行,目前中越陆地边界云南段已经确定的296块基本界碑位置和已竖立的258块界碑,都是在双方无争议地区,可以说勘界工作的“硬骨头”还在后头。 这些“硬骨头”将涉及双方有争议地区、边民过耕地等,在这些地区勘界难度将增加。另外,确定基本界碑位置只相当于有了“房屋设计图”,还得盖“房子”——竖立界碑。而由于中越边境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发生冲突,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边境地区经过几次排雷,边境口岸、主要通道已为无雷区,但仍存在“封闭雷区”,如在雷区立碑还涉及到排雷问题。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