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力构建节约型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18:46 中国青年杂志

  大力构建节约型社会

  ——专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

  文-曾平 王小章

  当全球能源亮起红灯的时候,中国能源危机也已迫在眉睫。

  古语曰:“明者防患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能源的多米诺骨牌倒下,不能不让告别了短缺经济的国人感到不安和警醒。在不断看到未来中国前景将如何灿烂的描绘的时候,面对日益加剧的全球性能源危机,中国如何突破能源制约的瓶颈? 

  日前,记者采访了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主任马凯。

  这缘于不久前他在一场发展高层论坛上的发言:“早在2000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就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中国资源储量的本并不强,如果不在节用上下功夫,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为未来,竭泽而渔,竭矿而采,不仅会很快耗尽国内资源,也会加大全球资源供给的压力。”并强调中国要建设

节约型社会

  我们就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展开了深入的对话。

  记者:中国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上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

  马凯: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们就成立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专门机构, 1994年完成了《中国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国家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中。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各个领域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

  2004年与1990年相比,全国每万元GDP能耗下降了45%,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7亿吨标准煤;火电供电耗煤、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分别降低11.2%、29.6%和21.9%,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但是,我们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的,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资源产出效率较低,节约潜力很大。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八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单位建筑面积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

  记者: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是要着力构建什么?

  马凯: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其中,首先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要实现四个转变,即需求结构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增长转变。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转变。在要素资源的投入上,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更多地向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上,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增加、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在产业结构上,在巩固农业、壮大工业的同时,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并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加速信息化进程。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增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淡水、能源等重要资源,要严格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改进建筑结构,充分利用空间,把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与改善城市环境相结合,合理配置绿化用地。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和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和建设节约型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效率。大力推进城市节水、利用各种可利用水资源,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同时,要在全社会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形成崇尚节约、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

  记者: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马凯:第一,我们将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领域都要把节约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努力降低消耗,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作为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

  第二,要健全法规标准,强化监督管理。要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制定完善标准,对高消耗、高污染行业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将制定产品的强制性效能标准,修订和完善主要效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建筑节能标准等。严格管理,同时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

  第三,要完善激励机制,建立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建立健全节约型社会的财税政策体系,加快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建筑以及低油耗、低排量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出口政策。

  第四,要加快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高度重视信息、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在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应用,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重点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加快资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加大对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

  第五,要推广新机制,发挥市场引导作用。实施能效标识管理,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促进企业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要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推行节能资源协议,推动企业或行业采取资源方式实现节能目标。实施政府节能采购,逐步扩大节能节水产品的采购范围,降低政府机构能源消费开支。

  第六,要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约意识。要提高全社会对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组织开展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编写消费行为守则和资源节约公约,引导合理消费,规范消费行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