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还有多少伟大的父母等待拯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01:18 新京报 | |||||||||
社论 11月25日晚8时,22岁的青年顾欣因白血病恶化抢救无效,病逝于中日友好医院。此前,顾欣写下了一篇题为《谁来拯救我的父母》的遗书。 为了挽救顾欣的生命,他的父母卖掉了房子,欠下了30万元高额债务,甚至提出卖器
顾欣是不幸的,他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奔向自己的美好前程。然而,病魔击碎了这一切,一个年轻的生命过早地陨落了。但同时,顾欣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父母如此地爱他,他们为救孩子耗尽了自己的心血,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让人们见证了“父母”这两个字的伟大。 顾欣的遗书贴上互联网后,多家媒体对此做了报道,网友纷纷向顾欣的父母捐款。这样的结果让人感到欣慰。然而,联想到新华社曾报道,我国约有75%的人口没有任何形式的保险,来保障他们的基本健康;全国有近三成的家庭因病致贫,每个人都会因此心情沉重。 在有些时候,人的生命的确太脆弱了,白血病、肿瘤、尿毒症……这些重大疾病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将一个人推到死亡的边缘,把一个家庭推到崩溃的边缘。 长期以来,我们见证了太多身患绝症而无力自救的个案,每次,我们都会为生命的无声消逝而痛惜不已;然而每次,我们对个案的关注,又都基本到此止步。但这次,顾欣用他微弱的呐喊,提出了一个现实新命题———谁来帮助那些伟大的父母? 那些为患病儿女倾其所有、四处举债、心力交瘁的父母,他们常常被社会忽视,被医疗保障制度忽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生存的艰辛与困苦,总是被儿女的绝望与无助遮蔽。当儿女离开了人世后,他们却常常被遗忘,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独自咀嚼着丧子之痛,被庞大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此时,“伟大的父母”是罩在他们头上的光环,又何尝不是压在他们背上的大山?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代表弱势群体的名词,农民工、流浪乞讨者、上访者……其实,这些伟大的父母,何尝不也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弱势群体需要帮助,同样,伟大的父母们也需要拯救,也应该得到拯救。这不仅因为他们地位弱势和生存艰辛,更是因为,这是对亲情之爱———这一社会伦理基石的坚守和捍卫。在任何一个社会,如果仅仅是为了拯救儿女的生命和亲情之爱,却要付出一生的代价,这种现象无论如何都值得深刻省思。 拯救伟大的父母,需要社会的爱心,但更需要一个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也许帮得了顾欣的父母,却帮不了更多和顾欣父母有同样遭遇的人。只有尽快建立一个将全体国民纳入社会保障的制度,才是根本之策。人的同情心会疲惫,但制度永远不会疲惫,也只有这样的医疗保障制度,才能为每个家庭筑起阻挡惊涛骇浪的大堤。 顾欣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在临终前,用已经全部溃烂的口,发出“谁来拯救我的父母”的呼喊。这是现实中无数“顾欣们”的心声,我们不该让他们失望,更没理由让他们失望。 摄于11月4日的顾欣全家福。新华社发本报讯身患白血病的黑龙江小伙顾欣离开人世前的28小时,以口述的方式托朋友在网上发表了一封绝笔信———“谁来拯救我的父母”。 该绝笔信中称:“我想通了生死,所以我不遗憾。 只是感恩于父母,心里反复想,没有了我,他们该怎么继续活下去。“”谁来帮帮我的父母,让他们能无牵无挂地活着,别为了几辈子都还不上的债务(担忧)。“今年5月8日,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搜房网工作了仅仅两个多月的顾欣,因鼻腔突然流血不止,在中日友好医院查出患有白血病。接到儿子患病的消息后,父亲揣上家里仅有的8000元钱匆匆赶到北京,母亲随后又揣着从亲戚那里筹集到的8万元钱,也匆匆赶到北京。 随后,在治疗过程中,全家背上了20万元的债务。据了解,顾欣的父母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下岗工人,他们通过经营一家小废品收购站供顾欣在北京读完大学。 在顾欣的病情不断出现反复时,主治医生要与病人家属讨论新的治疗方案时,顾欣称:“不必找我父母,我来做主。”在骨髓移植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案中,他选择了后者。对此,顾欣对一位病友说:“我打听了,骨髓移植没有50万元下不来,而且手术中有突然死亡的风险,这两样我父母都受不了。保守治疗虽然复发可能性大,但费用少得多,即使慢慢死去,父母也不会感到太突然。”接下来,在保守治疗中是用对病情缓解率达60%的进口药,还是用缓解率只有30%的国产药,他再一次选择了价格便宜的后者。 11月24日下午,顾欣将好友潘磊找来,让父母等在门外,单独与其谈了很久。 第二天,搜房网站上挂出一个帖子:“顾欣绝笔:谁来拯救我的父母?”11月25日晚8时,顾欣病逝。 新华社等媒体供稿 |